劉永國 ,陳 宏 *,肖 云 ,王 竣 ,陸明祥 ,黃 萍 ,趙塘頡
(1.文山州林科所,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市林業(yè)局,云南 文山 663099;3.富寧縣油茶研究所,云南 富寧 663400)
杉木是我國南方的主要用材造林樹種,福建、廣西、湖南等省非常重視高世代種子園的營建和組培繁殖技術(shù)的研發(fā),杉木種子園建設(shè)已經(jīng)進(jìn)入第三代,所生產(chǎn)的良種苗木和組培苗在福建、廣西、湖南、四川等省的造林試驗表明三代種子園良種和組培苗具有非常優(yōu)良的表現(xiàn)[1-13],杉木是滇東南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樹種,為探討這些良種在我省滇東南造林的適應(yīng)性,在文山州廣南開展了對比試驗,以為當(dāng)?shù)氐挠貌牧纸ㄔO(shè)提供指導(dǎo)作用。
不同來源苗木在滇東南的栽培試驗設(shè)置在廣南縣壩美,屬亞熱帶高原季風(fēng)氣候,年均日照1875.7小時,年平均氣溫16.5℃,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無霜區(qū)305天,年均降雨量1 056.5mm,5月至9月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8%,10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試驗地海拔1160m,土壤為山地黃壤,土層厚度60cm以上。植被有狗脊、菜蕨、班茅、馬耳朵草、刺泡、木荷、泡桐、櫟類等。試驗材料與方法
供試種子分別來源于馬關(guān)種子園、福建洋口林場杉木第3代種子園及文山當(dāng)?shù)氐纳唐贩N子。2014年10月分別在馬關(guān)種子園、福建洋口林場杉木第3代種子園中采摘成熟的果實晾干,取出種子,去掉外殼、雜質(zhì)后,置于陰涼通風(fēng)處保存?zhèn)溆?。商品種子則于2014年12月在當(dāng)?shù)刭徺I。
2015年1月,取出備用種子直接點播于育苗容器內(nèi),每袋3~5粒種子。播種后立即澆水,之后據(jù)天氣情況,適時澆水,并保持育苗基質(zhì)濕潤。出苗后幼苗生長期的管理按照常規(guī)容器苗培育措施進(jìn)行管理。苗木苗高5cm左右時進(jìn)行間苗,每袋保留健壯苗木1株。組培苗為福建洋口林場培育。
以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福建洋口林場杉木第3代種子園種子苗、福建洋口林場組培苗(061和020)及文山當(dāng)?shù)氐纳唐贩N子苗(對照)為研究對象,采用單因素隨機(jī)區(qū)組設(shè)計設(shè)置試驗小區(qū),3次重復(fù)。共設(shè)置5種不同種類杉木苗木栽培試驗小區(qū)15個,每小區(qū)試驗面積600m2。2016年2月定植,定植株行距1.5m×2m,定植前進(jìn)行造林地清理,開挖40cm×40cm×30cm的定植塘,造林后每年進(jìn)行2次除草、松土,施肥1次。
2016年1月造林前對5個不同來源的杉木苗分別抽樣30株(重復(fù)3次),測定苗高和地徑,2016-2018年2月對每個小區(qū)設(shè)置的15株觀測株進(jìn)行定株觀測,測定其樹高、地徑和冠幅。
應(yīng)用Excel2010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與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
變異系數(shù)CV=標(biāo)準(zhǔn)差/平均值 ×100%。
不同來源杉木苗木的生長狀況及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1、表2。由表可見:不同種類杉木苗木間在苗高和地徑生長量上差異極顯著,生長最好的是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其苗高和地徑平均值分別達(dá)48.9cm和0.42cm,對照的商品種子苗苗高和地徑平均值分別為28.5cm和0.36cm,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苗高和地徑分別大于對照71.58%和16.67%。其他種類的苗木在苗高和地徑生長上不一,福建組培苗061和020,苗高平均值分別為45.6cm和39.4cm,均高于商品種子苗,而地徑平均值分別為0.33cm和0.31cm,均低于商品種子苗;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苗高和地徑平均值分別為26.9cm和0.38cm,苗高低于商品種子苗而地徑高于商品種子苗。
地徑的生長變異大于苗高,在苗高生長變異上,福建組培苗061的變異最小 (變異系數(shù)14.64%),其次是福建組培苗020(變異系數(shù)18.04%),商品種子苗的變異最大 (變異系數(shù)27.41%),其次是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變異系數(shù)25.13%);在地徑生長變異上,商品種子苗的變異最?。ㄗ儺愊禂?shù)20.15%),其次是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變異系數(shù)22.16%),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的變異最大(變異系數(shù)32.05%),其次是福建組培苗061(變異系數(shù)28.45%)。
不同來源杉木苗木2年生幼樹的生長狀況及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表4。由表可見:不同來源杉木苗木幼樹在樹高和冠幅上差異顯著或極顯著,在地徑上差異不顯著。在不同的坡位上杉木幼樹的樹高、地徑和冠幅差異均不顯著。
表1 不同種類杉木1年生苗木的生長變異
表2 不同種類杉木1年生苗木生長量方差分析
表3 不同來源杉木苗2年生幼樹的生長變異
表4 不同來源杉木苗2年生幼樹的生長量方差分析
2年生幼樹生長表現(xiàn)最好的是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樹高、地徑和冠幅分別達(dá)225.1cm、3.89cm和107.1cm,對照的商品種子苗幼樹樹高、地徑和冠幅分別為195.1cm、3.43cm和100.1cm,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幼樹樹高、地徑和冠幅分別比對照提高15.38%、13.41%和6.99%;生長其次的是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幼樹樹高、地徑和冠幅分別為219.1cm、3.70cm和109.1cm,幼樹樹高、地徑和冠幅分別比對照提高12.30%、7.87%和8.99%;福建組培苗061幼樹生長也高于對照,而福建組培苗020幼樹則低于對照。
在樹高生長變異上,福建組培苗020的生長變異最大(變異系數(shù)26.37%),而其他種類苗木的生長變異較小,變異最小的是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變異系數(shù)15.70%);在地徑生長變異上,福建組培苗020的生長變異最大(變異系數(shù)為30.92%),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和福建組培苗061的變異較小,生長變異最小的是福建組培苗061(變異系數(shù)15.70%);在冠幅生長變異上,福建組培苗020的生長變異最大(變異系數(shù)24.60%),生長變異最小的是福建組培苗061(變異系數(shù)12.00%)。
通過5個不同來源苗木在廣南壩美的栽培試驗,表明其定植后生長差異極大,在苗期生長最好的是福建三代種子園種子苗,苗高和地徑均為最大,但幼樹生長不如馬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當(dāng)?shù)伛R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苗高最小,地徑排名第2,但定植后2年生幼樹生長表現(xiàn)最好的是當(dāng)?shù)伛R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樹高和地徑分別達(dá)225.1cm和3.89cm,2個性狀分別比對照提高15.38%和13.41%,福建組培苗061和020定植后生長表現(xiàn)不是很好,福建組培苗020的幼樹生長甚至低于對照的商品種子苗,外來的三代種子園種子苗和組培苗生長不如當(dāng)?shù)氐鸟R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可能與滇東南處于杉木栽培區(qū)的邊緣地帶,中心區(qū)的種源不適應(yīng)這一地區(qū)的立地環(huán)境有關(guān),因此在滇東南種植杉木宜選用當(dāng)?shù)伛R關(guān)種子園種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