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外語課程同思想政治課程一樣在高校是受眾面最廣的公共基礎課程,發(fā)揮高校公共外語課程的思政教育能力,為實現“大思政”格局提供必要的助力。但目前,公共外語的“課程思政”功能遠沒有得到發(fā)揮,在主觀上和客觀上存在著教育目的功利性、文化傳播單向性等問題。因此,樹立“課程思政”理念,明確課程定位;改革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和考核方式,是實現高校公共外語“課程思政”功能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公共外語;課程思政
【作者簡介】王曉瑩(1980-),女,漢族,浙江寧波人,碩士,寧波大紅鷹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寧波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校公共外語課程“課程思政”的特征與實踐路徑研究—以寧波大紅鷹學院為例》(2018YGH055)研究成果。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課程思政、構建全課程育人的課程發(fā)展和改革目標日益明確。公共外語課程在高校以培養(yǎng)學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促進人文素質發(fā)展為主要目標,以外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重在為學生今后進行較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學術交流和終身學習打下一個較為堅實的基礎??梢?,公共外語課程不僅是語言基礎課程,也是素質教育課程和文化傳播課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課程。因此,在高校公共外語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是便利和可行的,可以實現語言課程與“課程思政”雙贏。
一、相關概念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并不是語序調換、功能對等的兩個概念。“思政課程”在我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關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一套課程體系。在高等教育教學課程體系中,長期以來思政課程肩負著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大學生集體力量、推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職責,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體責任。而“課程思政”是一種貫穿于各門課程中的一種教育理念,即大學所有課程都具有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雙重功能, 承載著培養(yǎng)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
高校公共外語課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是大學生在校期間課時最多的一門課程,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最突出的課程,同時它與思政課程都具有涉及面廣、專業(yè)區(qū)分度不明顯等特點。因此,挖掘公共外語課程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有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廣泛而有效地開展,通過外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批判意識和愛國情懷,培養(yǎng)一批具有一定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能夠通曉本國歷史文化和外國歷史文化,既具有全球視野又充滿中國情懷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
二、高校公共外語課程思政的現狀與分析
從主觀方面著手,教學目的的功利性是影響公共外語課程教學的關鍵因素。公共外語課程是高校的必修課程,且教學的主體為教師和學生,因此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導向決定了公共外語課程思政的程度和深度。就學生而言,公共外語課程對象為來自不同專業(yè)(外語專業(yè)除外)且已有一定的課程基礎(如大學英語的教學對象)的學生,通過既定的考試(如期末考試、CET等)為主要目標。此外,在以往所接受的教育中,外語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彼此獨立,無明顯聯(lián)系。因此,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公共外語課程中的思政與否對自身學習并無直接影響。就教師而言,高校公共外語課程的任課教師多出身于外語專業(yè),部分教師有海外留學背景,均有過硬的外國語言知識和外國文化知識,但在對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國情發(fā)展等缺乏一定的敏感度,表現在政治意識、人文知識、文化底蘊等方面的缺失。且部分教師認為,外語教學與思政教學并無實質聯(lián)系,兩者并行,難上加難。
從客觀方面著手,教學內容上文化交流的單向性也是影響公共外語課程思政狀況的開展的主要原因。語言本身是一種工具,語言教學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目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和教學資料多以原生態(tài)的外語篇章為主,給予學生各種各樣的機會去了解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也就是說,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實現單方面的文化輸入與輸入能力的培養(yǎng),而教學資料中中國文化的缺失則導致對文化輸出和輸出能力培養(yǎng)的忽視。
三、課程思政視閾下高校公共外語課程優(yōu)化建設
課程目標定位要明確人文素質目標的培養(yǎng)。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要清晰認識到公共外語課程和思政教育兩者的兼容性。教與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精神的傳播。外語教師除了不斷提升自身的中國文化素養(yǎng),在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中要不斷強化“課程思政”理念,注重中國文化極其外語表達的培養(yǎng)。在以往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課程育人標準。高校公共外語課程的素質目標可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層次來明確定位:在宏觀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從中觀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微觀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能夠基于所學知識進行中外的制度比較、文化比較、價值比較、道德比較、信仰比較等。
優(yōu)化教學內容,使課程思政貫穿于日常教學。依據課程目標的定位,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使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更有效地融為一體。例如,在教材內容的選取上,可以整合教材內容,按模塊進行分類重組。以《新視野大學英語1》為例,書中八個單元涉及新的開始、家庭關系、數字校園、時代英雄、勝利、校園兼職、誠信、友誼的內容。經過整合可以劃分為三大模塊,即校園生活(包括新的開始、數字校園、校園兼職)、溝通在線(家庭關系、友誼)和核心價值觀(時代英雄、勝利、誠信)。教材內容的重組不僅為課外參考資料的選取提供了便利,縮短信息篩選時間,更有助于學生教學內容和思想的層層推進和深入挖掘。此外,可結合網絡教學資源,利用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輸入相關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價值觀等資料,進行中外經濟、文化、教育等比較學習和研究,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和加深對中國元素的探究。
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實現“課程思政”的隱性化,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教學設計是關鍵,要做到精準。在教學案例選取和教學素材準備上,除了豐富的外國語言文化知識的輸入,可以融入相關專題的中國文化內容,形成比較研究,使學生更能深刻體會知識點的要義和延伸思維;在課程作業(yè)布置上,要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學生文化輸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融問題討論、項目研究、主題辯論、情景重現等教學手段為一體,在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同時,增強學習的驅動力,同時這些教學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的一種手段。
優(yōu)化課程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核要兼“術”和“道”的考核。對于“道”的考核要更側重于過程性考核。由于對于學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養(yǎng)和道德情懷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對學生日常參與的有關外語類活動和競賽給予一定的考量和評估,如外語誦讀比賽、辯論賽、寫作大賽等。諸如此類的比賽本身就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團隊合作以及意志力的綜合考量,因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四、結語
高校公共外語課程較大的課時量保證思政教育的延續(xù)性,教學內容和思政內容的融合使學生在語言文化認知學習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產生影響,不僅可以防止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穩(wěn)定的行為和心理模式。同時,對于教師而言,要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并具有文化傳播自覺,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變革教學手段,提升“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探索出符合大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具有課程思政視野的高校公共外語課程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中國教育報,2016,12,09.
[3]安秀梅.《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1):84-85.
[4]劉勇.“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yōu)化建設研究[J]. 新課程研究,2017(1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