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勇
【摘 要】 信息化條件下如何進行高效的教學是當前相關(guān)研究的重難點。以液壓技術(shù)中的進油節(jié)流調(diào)速回路仿真實驗教學為例,介紹了信息化條件下如何高效的進行仿真實驗教學,對其他專業(yè)教學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guān)鍵詞】 信息化;仿真實驗;教學
一、信息化條件下教學的技術(shù)準備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智慧教學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讓師生互動更多、教學更為便捷。由于其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得到了眾多學校的運用,本文微課教學也將利用雨課堂。
二、信息化條件下老師實施教學
(一)課前預習。(1)在雨課堂教師電腦端將課前預習課件,包括雨課堂三個預習PPT,運用Focusky動畫演示大師軟件制作的3個微課動畫視頻和應用Corel VideoStudio Pro繪聲繪影專業(yè)編輯軟件制作的教學實驗實錄微課視頻4。(2)及時通過手機端批改學生提交的預習作業(yè),并和學生及時溝通。(3)通過雨課堂課前預習一、二、三的檢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教師能準確及時了解學生對前期預備知識,利于后期課堂學習中的差別化教學。
(二)課中學習。(1)利用雨課堂教學授課PPT展示學生預習成果,并且根據(jù)預習檢測反饋的情況,差別化教學。(2)對學生反應較困難的知識,重點講解,通過雨課堂授課PPT布置任務一仿真回路、任務二組裝實物回路。(3)結(jié)合回路仿真視頻和預習2、預習3的反饋數(shù)據(jù),展示、指導學生完成仿真回路模擬。(4)結(jié)合講解視頻及預習三反饋數(shù)據(jù),對于組裝過程的要點,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觀察指導學生完成組裝實物回路,檢查回路。(5)在學生展示任務成果的同時,利用雨課堂完成即時考核。(6)引導學生回顧本次課的重點、難點。通過課程平臺布置發(fā)放課后拓展作業(yè)。
(三)課后拓展。(1)通過教學平臺推送“愛液壓論壇”等液壓知識學習平臺,加強學生與企業(yè)實際的聯(lián)系。(2)利用雨課堂教學平臺,和學生課后也能實現(xiàn)實時溝通交流、作業(yè)布置收集。能夠完整、準確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3)展開教學反思,總結(jié)教學效果。
三、信息化條件下學生學習流程
(一)課前預習。學生在接到預習通知后,進入雨課堂學生手機端,學習預習課件、微課等信息化教學資源,自主學習,完成并且提交預習檢測。學生預習工作可以在教室、宿舍、圖書館、甚至操場,隨時隨地進行,拓展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二)課中學習。(1)展示講解預習作業(yè)。聽取老師典型問題梳理,進一步理解重點和難點。(2)學生小組為單位,實施完成任務一仿真回路模擬和任務二組裝調(diào)試實物回路。(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任務成果。(4)回顧講解回路組成、原理、仿真主要步驟、組裝主要步驟。
(三)課后拓展。(1)通過網(wǎng)絡(luò)課程平臺完成課后作業(yè)并對感興趣或有疑惑的問題進行提問。(2)利用FluidSIM液壓仿真軟件嘗試組裝沒有學過的回路,讓學生將學會的知識舉一反三。
【參考文獻】
[1] 蘇小兵, 管玨琪, 錢冬明. 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