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琳
一、法律與宗教
從起源上看,無論是宗教、文化甚至政治都是先于法律而發(fā)生的,當我們問到法律之上是什么的時候,會想到神、民族性以及普遍的道德觀,因而無論現(xiàn)今的法律與他們有著何種的關系,他們都或多或少是法律的源頭。
首先,《摩西十誡》作為早期律法就是上帝意志的表達,人之所以去遵守就是因為這是神的旨意,可以說人們守法的起源來自對神的崇拜。無論是圖騰崇拜、自然神論或者中國的“天道觀”,其教義最終都變成了法律一樣的存在,可以說,在法律出現(xiàn)之前,宗教代替法律行使了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其次,宗教的認知觀念對法律有著深刻的影響,諸如平等觀和權(quán)威觀對法律,宗教的平等觀直接影響了西方法律的基本理念——人生而平等,正因人類生而平等,那么當人類為自己為自己立法之后,就必須始終遵守。
再次,宗教信仰為法律提供了超驗性的基礎,不需要任何經(jīng)驗來肯定法律的正當性,你只需要去遵守即可。如契約是自由的,因此合同需要死守。宗教觀念已經(jīng)成為一種精神守則存在于人們的理念之中,此時的法律已經(jīng)不需要任何的經(jīng)驗來支撐,宗教作為精神守則就給了法律存在的基礎。
最后,西方中世紀神學與古希臘、古羅馬法律一起為現(xiàn)代西方法律文化的三大來源,并提供了現(xiàn)代法治觀的歷史政治淵源??v觀西方法律發(fā)展脈絡,在中世紀宗教幾乎代替法律的存在,而在其后,雖然由于中世紀封建教會的黑暗統(tǒng)治與壓迫,但因其自然法理念的影響,這種否定并不是全面的,其矛頭指向大多是教會本身而非基督教,并且其自然法理論中就包含了自然神論的理念。
鉑爾曼說:宗教與法律是辯證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法律有其自主性但這種自主性卻非常局限,并且其致命的缺點就是無法自證,當法律無法證明自己是正確時,就需要外界諸如法律、道德、文化甚至政治的保護,從這一點來看,宗教為法律提供終極意義的正當性。
二、法律與歷史
法律會被一個國家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左右,人在解釋理解法律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這個民族文化的前結(jié)構(gòu),不同文化對不同法律的塑造非常重要,在討論法律的時候,必須要把其放置于文化的大前提之中。而歷史法學派邏輯前提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法律與民族性緊密相關,因而某種程度上,法律就是一種文化,他包括了人類歷史發(fā)展中所積累起來的有價值的法律文化遺產(chǎn),但它又不止于法律傳統(tǒng),是一種集歷史與現(xiàn)實、主觀與客觀、過去與現(xiàn)在的人類法律實踐和活動文化狀態(tài)。衡量一個國家的文化,法律及法律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系。
既然法律在開始是便帶上了本民族文化的前結(jié)構(gòu),有著本民族的倫理性的特征,甚至可以說只符合本民族社會的基本要求,從這個角度上講,法律不存在普世性。
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分析了中西方集團意識的差異,西方人集團生活偏勝,中國人家族生活偏勝,正是分向兩方走去,由此開出兩種相反的文化。特別要強調(diào)的是西方人集團生活的基本規(guī)則是宗教,而中國人家族生活的基本規(guī)則是家法。由此分化出不同的文化。同時,正如孟德斯鳩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中國與西方文化根植的經(jīng)濟、政治因素完全不同,其法律同國家自然條件相適應,同國家政體的性質(zhì)以及其政治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相適應。因而中國的法律是根植于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的產(chǎn)物,沒有必要也不可以完全按照西方的法律理念限制中國法律的發(fā)展。
因此從法律與歷史與文化的關系完全可以得出結(jié)論,并且這一結(jié)論立足于西方法律思維的語境中,即民族政權(quán)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妥當性。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為法律在一個民族的存在找到了法理學意義的重要依據(jù)。
三、法學理論的意義
康德將世界劃分為物自體與現(xiàn)象界,物自體即是實際的世界,但人類可以認識到的只有作為物自體的映射——現(xiàn)象界,換句話說,人只在人們框出來的世界去行為,這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此并非是單純客觀的。
從法律與宗教、歷史的關系可以看出,法律作為一個概念體系,絕對不僅僅是實踐出真知,而是始終用其高度抽象的理論性去指導實踐。因而從這個角度講,法學理論的意義在于用理論框架實踐。
法學理論探討的核心問題在于法律的性質(zhì),法律是需要被解釋的,法律具有解釋的性質(zhì),解釋是需要用到語言的。哈特認為,疑難源于對語言的模糊性,不過盡管日常語言會給法律帶來問題,作為內(nèi)在參與者是沒有問題的,這個內(nèi)在參與者就是指對法律擁有前理解的人,法律的權(quán)威性也是由內(nèi)在參與者維持的。而法律前理解中必然包含了法學理論,因而從哈特“內(nèi)在參與者”理論出發(fā),法學理論的意義就在于為內(nèi)在參與者提供法律的前意識和解決法律實踐問題的方法論,從而維持了法律的權(quán)威性和社會的穩(wěn)定性。
同時法學理論要解決其核心問題時,必然會與很多周邊學科有所交融,經(jīng)濟、歷史、社會、文化甚至宗教等方方面面,而此時學科的偏見或者說某種學科自身的前意識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當提到法律的時候,一定會有這些學科的前意識包含在內(nèi),而此時問題就轉(zhuǎn)向了立場的問題。因而在回答法學理論是什么時,先回答的必然是“你的立場是什么”。從不同的立場出發(fā),無論什么樣的法律實踐活動,都被打上了法學理論的烙印,法學理論都為實踐活動提供了抽象的理論基礎。因而德沃金說,任何法官的意見本身就是一篇法律哲學,即使這種哲學隱而不露,即使顯而易見的推論充滿了條文印證和事實羅列。法學理論是審判的一半部分,是任何法律判決的無聲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