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梅
摘 要:班會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題班會。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堅信這是精細得上帝都需要輕輕呼吸的工作。為此,該如何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換以及如何發(fā)揮主題班會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本文簡要闡述了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主題班會 教育 溝通
班會的召開不僅僅是為了處理班級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為了促進學生對學校、班級事務的參與,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學生學會思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責任感、可信賴感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他們成為班級的主人。特別是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感到自己能夠參與到對自己有重要影響的決策中來??傮w上有三種類型的班會。
一、趁熱打鐵,鼓舞學生的士氣
第一種以解決學生的社會行為為主要目的,重點是學生在學校里的行為問題以及違規(guī)情況。這種班會常出現(xiàn)在各種大型活動、比賽之后。例如,為期一周的?;@球賽過后,同學們仍然沉浸在比賽的亢奮情緒中,課間談論不休,我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便迅速組織了這樣一個主題班會。在班會上,我首先向同學們呈現(xiàn)了我的日記內容:
第一天比賽下來,我喊得嗓子干裂,嘶啞,我發(fā)誓,第二天一定要“靜靜地”看完比賽,結果到了第二天就忘了一切。除了“加油”,我最愛喊的口號是“沖??!”我喜歡看著他們一邊運球一邊往前奔跑的動作,我喜歡看著他們臉上那副拼命和當仁不讓的決絕,我喜歡他們在罰球投籃時正在做準備的深呼吸,我喜歡聽滿場的“二班!加油!”和“××!威武!”我甚至喜歡看他們和裁判爭執(zhí)時的據(jù)理力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從教室里的文弱書生變成了籃球場上斗志昂揚的戰(zhàn)士,都讓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暫時忘卻了學習的壓力而變得熱血沸騰。這是許久以來因為緊張的學習生活而快被我們忽略掉的班級力量的一次華麗展示,也是班內每一個成員的豪邁之情的體驗之旅!
接著,我為班內的運動員及候補隊員頒發(fā)了獎狀,并帶領全班同學向運動員的精彩表現(xiàn)鼓掌喝彩。
最后我給出了國內一名運動員在其自傳中所說的一段話:
在球場上,我始終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在生活中,我始終在尋找自己的價值。我覺得,要做一個無愧于世的男子漢,他的自尊與自豪,在于面對困難與挫折,能昂起頭來,不斷拼搏,這樣,才能去塑造和完成一段精彩的人生。
送給同學們,與同學們共勉。
此后我明顯感到,同學們把敢拼敢闖、永不服輸?shù)倪\動精神帶入了課堂,尤其是個別平時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運動員也明顯改變了學習態(tài)度。
通過這次班會,我感受到自己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把學生的恥辱當作自己的恥辱,把學生的光榮當作自己的光榮,與學生榮辱與共,學生就會視你為最密切的伙伴,會把你看作生命中情感一心靈的呼喚者、引領者。
二、借題發(fā)揮,撥動學生的心弦
第二種是開放性討論班會,重點是對一個有意義的、具有啟發(fā)性的話題進行開放式的討論,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和升華。任何對學生的心智發(fā)展能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話題都適合討論。在開放式討論的班會上,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發(fā)言被大家所重視,可以準備一個像話筒一樣的小棍,輪到誰講話,誰就手持小棍,其他人不得講話,直到小棍被傳到自己的手中。
例如,在一次考試監(jiān)考中,我發(fā)現(xiàn)一名女生在作弊,就在她的座位的前排桌子上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你把答案全部寫一遍,只寫算式和結果,還有選擇和填空,求你了,我不會做??荚嚱Y束以后我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緊接著,她寫了檢討,發(fā)了短信給我。我立刻萌生出開主題班會的想法,很快,我組織了《說說我們的心里話》的主題班會,首先,我呈現(xiàn)給學生不同情境下的心里話:
1.考場上的心里話
你把答案全部寫一遍,只寫算式和結果,還有選擇和填空,求你了,我不會做。
點評:多么懇切的請求啊,可謂肺腑之言,然而如果能把這句話換成:你把過程全部講一遍,我不會做,謝謝你了,老師。你愿意嘗試嗎?
2.班主任的心里話
我的愿望是全班48個人,三年后每個人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地面對中考,六年后,每個人很理性,很有思想地和老師談及自己的人生藍圖和理想抱負。若干年后,依然在我那個小小的辦公室,依然忙碌地不可開交的我,忽然聽到關于你們的消息,那時候,老師也會像你們的父母家人一樣,為你們感到高興和自豪。
接著,由同學們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心里話,裝入提前準備的文件袋,經(jīng)過分類后,將其中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能觸動學生心靈的“佳話”取出與同學們共同分享。
通過這次班會,我感受到作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的時候,便會發(fā)現(xiàn)很多困擾我們的教育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
三、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靈
第三種是針對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和年級進行的激勵教育的各種主題班會。班會主題忌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我的做法是:初一開學初的《父母為我取個名》用來學生自我介紹,相互了解;《個人才藝展示》有助于挖掘學生除學習以外的另一面素質與修養(yǎng)。初二的《學法指導》針對兩極分化,位于瓶頸部位,學習出現(xiàn)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讓我們舉起手來》針對學生發(fā)言從小學的“小手如林”到初一的“逐漸稀疏”再到初二的“寥若晨星”的現(xiàn)狀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每一次發(fā)言都是自己為自己爭取到的一次機會。初三的《理想篇》幫助學生確立目標,規(guī)劃人生;《請把你的微笑留下》針對畢業(yè)班對老師多些感恩之心,對同學多些寬容惜別,對自己多些自信自省。例如,這就是在初三一節(jié)班會課上一名同學的精彩發(fā)言:
對手已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目標已不在遠方似觸手可及。我以一種極為平和的心境看待如今的自己,我漸漸明白,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失敗比成功更深刻,未來比過去更美好。闊步而行,仰視天宇,那星光與明月永遠照亮我的前程,讓生命之火燃燒不息。雖然歲月易逝,但理想一定萬古長青。
班會主題定位不要太高太大,脫離學生的實際,距離學生的生活太遠,像空中樓閣一般給學生云里霧里的感覺,往往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應該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入手,從他們的日常生活著眼,把學生的感同身受升華為班會的主題,這樣,班會成了一個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絕佳途徑和場所。
總之,班會課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平臺,是師生情感溝通的橋梁,是鼓舞士氣的催化劑,是凝聚班級的“集結號”,是學生心靈的“療養(yǎng)院”。班會的形式與內容應該有機統(tǒng)一,服務于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觀念,班會后我們還要總結經(jīng)驗,不斷改善我們的班會,使其真正發(fā)揮班會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