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物組成及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2018-10-26 08:06陳作志王新星
海洋漁業(yè) 2018年5期
關鍵詞:漁獲烏賊站位

粟 麗,陳作志,張 魁,張 俊,王新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農業(yè)農村部外海漁業(yè)開發(fā)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300)

南海北部海域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沿海重要漁場之一,魚類資源豐富[1]。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水域污染等人類活動的影響,漁業(yè)資源開始衰退,資源結構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有研究發(fā)現(xiàn)該海域大型底層優(yōu)質種類數(shù)量大幅減少,小型低值魚類和頭足類數(shù)量明顯上升,優(yōu)勢種更替明顯,魚類的漁獲率呈現(xiàn)隨水深增加而增加的分布趨勢[2]。目前,關于南海北部漁業(yè)資源狀況的報道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上升流對漁業(yè)資源影響[3]、資源量的估算[4]、漁獲組成分析[5-6]及漁具漁法對漁業(yè)資源的影響[7]等方面,其中漁獲組成分析方面,關于燈光罩網漁獲組成分析僅楊吝等[8]對南海北部50 m以淺海域有過報道,對南海北部深海區(qū)(>100m水深)燈光罩網漁獲組成分析還未見報道。本文根據(jù)2015年3-4月和9-10月2個航次燈光罩網探捕數(shù)據(jù),對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物組成、優(yōu)勢種及漁獲率空間分布等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南海北部深海區(qū)漁業(yè)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基礎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漁船與網具

本次調查作業(yè)漁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的“桂北漁 68209”,鋼質,船長 43.6 m,船寬7.6 m,型深 4.1 m,雙主機,每臺功率為 201.0 kW,總噸位400 GT;漁船配金屬鹵化物集魚燈220盞(×1 kW),漁獲冷凍保存。

調查船使用的燈光罩網網具尺寸為290 m×85 m,即罩網沉子綱長290 m,拉直高度85 m,網衣最大網目為36 mm,網囊最小網目為20 mm。

1.2 作業(yè)時間與海域

燈光罩網漁業(yè)調查于2015年3月15日至4月22日(春季)和2015年9月8日至10月8日在海南島以東的南海北部深海區(qū)進行,作業(yè)分別歷時38 d和30 d。調查海域經緯度范圍為18.5°~20.5°N、111°~120°E,共設置調查站位 20個,調查海域及站位布置詳見圖1,其中春季C11站和C17站未作業(yè)。

圖1 燈光罩網作業(yè)海域及站位Fig.1 Sea area and stations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1.3 調查方法與數(shù)據(jù)分析

調查從距離海南島最近的C1站位開始,每次作業(yè)均對所得漁獲物進行現(xiàn)場分類和稱重,并記錄各種漁獲物的總質量,同時進行漁獲物胴長(叉長)、體質量等基本生物學參數(shù)的測定,其中鳶烏賊(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鲹類及小型金槍魚類采用按比例隨機抽樣測量。

優(yōu)勢種評價采用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IRI(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9-10],當 IRI大于等于1 000為優(yōu)勢種,1 000>IRI≥100之間為重要種,100>IRI≥10之間為常見種,10>IRI≥1為一般種,小于1為少見種。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某種漁獲物在總漁獲物中所占的尾數(shù)百分比;W為某種漁獲物在總漁獲物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F為某種漁獲物在采樣站位中出現(xiàn)的頻率。

采用漁獲率(CPUE)來衡量相對資源量,即單位光誘時間的漁獲量(kg·h-1),其計算公式為[11]:

式中:f表示光誘時間(h),即每次作業(yè)時開燈與關燈之間的時間;C表示該段時間內的漁獲質量(kg)。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16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采用ArcMap 10.3繪制采樣站位圖及各站位漁獲率、種類數(shù)分布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漁獲物種類組成

本次調查捕獲的漁獲物分別隸屬于15目44科92種,其中魚類11目38科84種,頭足類3目4科6種,蟹類2種。其中春季漁獲10目27科40種,秋季漁獲13目35科72種,兩季共有種類20種。各站位平均漁獲種類數(shù)春季9種,秋季10種,兩季漁獲種類水平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圖2),春季漁獲種類最多的站位為C9,捕獲16種,其次為C1,捕獲15種,最少為C20,僅1種;秋季捕獲最多的站位為C18,捕獲19種,其次為C19,捕獲17種,最少出現(xiàn)在C9和C14,僅5種。

2.2 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本次調查總漁獲量春季為41 732 kg,秋季為15 574 kg。春季為秋季的2.7倍;平均漁獲率春季為 460.73 kg·h-1,秋季為 152.45 kg·h-1,春季約為秋季的3倍。從圖3可以看出,南海北部外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率水平分布存在較大的區(qū)域差異。春季漁獲率最高站位出現(xiàn)在C20(5 815.38 kg·h-1),其次為 C8(395.21 kg·h-1),最低出現(xiàn)在 C1(9.00 kg·h-1);秋季漁獲率最高站位出現(xiàn)在 C1(1 806.04 kg·h-1),其次為 C2(293.49 kg·h-1),C17(0.92 kg·h-1)最低。春季除C20站外,漁獲率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于鄰近菲律賓海區(qū),秋季則主要集中在海南島東側站位。

圖2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種類數(shù)分布Fig.2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圖3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率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3 漁獲物的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

從表1可以看出,本次調查IRI值春季鳶烏賊 (5 459.79)最 高,秋 季 圓 舵 鰹 (Auxis tapeinosoma)(4 920.33)最高。根據(jù)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IRI的評價標準,春季優(yōu)勢種為鳶烏賊和圓舵鰹,占漁獲總量的94.84%;重要種為日本烏魴(Brama japonica)和鱗首方頭鯧 (Cubiceps squamicepoides),占漁獲總量的 2.55%;常見種為扁舵鰹(Auxis thazard)、長體圓鲹(Decapterus macrosoma)和菱鰭烏賊(Thysanoteuthis rhombus),占漁獲總量的1.52%,其余種類均屬少見種和稀有種。秋季優(yōu)勢種為圓舵鰹和鳶烏賊,占漁獲總量的93.06%;重要種僅日本烏魴,占漁獲總量的4.05%;常見種為白點叉鼻鲀(Arothronmeleagris)和黃鰭金槍魚(Thunnus albacora),占漁獲總量的1.20%,其余種類均屬少見種和稀有種。

表1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主要漁獲種類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Tab.1 IRI ofmajor species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4 優(yōu)勢種胴長或叉長分布

2.4.1 鳶烏賊

鳶烏賊為本次調查優(yōu)勢種之一,春、秋兩季分別隨機抽樣866尾和774尾測量其基本生物學參數(shù),并對其胴長分布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春季鳶烏賊胴長范圍為74~295 mm,平均為132 mm;秋季胴長范圍為57~272 mm,平均為114 mm。以10 mm為組距對鳶烏賊胴長分布進行分析(圖3),發(fā)現(xiàn)春季優(yōu)勢胴長組為110~150 mm,占70.20%,其中最大胴長組為120~130 mm,占23.56%,其次為 130~140 mm,占 20.90%;秋季優(yōu)勢胴長組為80~130 mm,占77.00%,其中最大胴長組為110~120 mm,占20.28%,其次為90~100 mm,占14.73%。從圖3也可以看出,春季鳶烏賊胴長分布較秋季偏大。

2.4.2 圓舵鰹

本次調查圓舵鰹也為優(yōu)勢種之一,其漁獲質量甚至高過鳶烏賊。春、秋兩季分別隨機抽取243尾和109尾進行基本生物學的測定。結果顯示,其叉長范圍春季為126~234 mm,平均為200 mm;秋季為203~254 mm,平均為222 mm。以10 mm為組距對圓舵鰹叉長分布進行分析(圖4),發(fā)現(xiàn)春季優(yōu)勢叉長組為 200~230 mm,占72.02%,其中最大叉長組為 210~220 mm,占28.81%,其次為200~210 mm,占25.51%;秋季優(yōu)勢叉長組為210~230 mm,占68.81%。

圖4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物鳶烏賊胴長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mantle length of 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圖5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漁獲物圓舵鰹叉長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fork length of Auxis tapeinosoma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5 優(yōu)勢種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2.5.1 鳶烏賊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本次調查鳶烏賊的漁獲概率很高,春季調查的18個站位中有17個站位有出現(xiàn),其中漁獲率較高的站位春季主要集中在北緯18.5°鄰近菲律賓海域的站位,秋季則主要集中在該緯度鄰近海南島海域的站位。春季,最高漁獲率站位出現(xiàn)在C8,漁獲率為391.30 kg·h-1,其次為 C4,漁獲率為225 kg·h-1,C7和 C9也相對較高,分別為192.96 kg·h-1和 193.54 kg·h-1。秋季,最高漁獲率站位出現(xiàn)在 C2,漁獲率為202.50 kg·h-1,其次為 C7,漁獲率為 131.47 kg·h-1,其它站位漁獲率均低于100 kg·h-1。

2.5.2 圓舵鰹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本次調查圓舵鰹出現(xiàn)頻率雖然不高,但漁獲量很高,其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66%以上,春、秋兩季均有7個站位有漁獲,但出現(xiàn)站位稍有差異,其中春季漁獲率最高的站位出現(xiàn)在C20,漁獲率為 5 815.39 kg·h-1,其次為 C3和 C2,漁獲率分別為 75 kg·h-1和54.90 kg·h-1,其它站位漁獲率均低于20 kg·h-1;秋季最高漁獲率站位出現(xiàn)在 C1,漁獲率為 1 792.71 kg·h-1,其次為C19,漁獲率為 139.42 kg·h-1,其它站位漁獲率均低于 10 kg·h-1。

圖6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鳶烏賊漁獲率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of 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圖7 南海北部深海區(qū)燈光罩網圓舵鰹漁獲率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of Auxis tapeinosoma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3 討論

燈光罩網是20世紀90年代初才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漁具漁法,具有結構簡單、捕撈效率高等特點,目前是南海外海漁業(yè)發(fā)展的主要作業(yè)方式[11-12]。本次調查春季漁獲40種,秋季72種,相比底拖網(337種以上,268種以上)[1,13]而言,燈光罩網捕撈種類相對較少。主要漁獲種類組成存在較大的季節(jié)差異,本次調查春季為鳶烏賊、圓舵鰹、日本烏魴、鱗首方頭鯧、扁舵鰹、長體圓鲹和菱鰭烏賊等,秋季為圓舵鰹、鳶烏賊、日本烏魴、白點叉鼻鲀、黃鰭金槍魚和劍尖槍烏賊(Uroteuthis edulis)等。與其它調查研究結果相比,楊吝等[8]對南海北部近海海域調查發(fā)現(xiàn)該海域燈光罩網漁獲種類主要為槍烏賊(Loligo sp.)、帶魚(Trichiurus haumela)、藍圓鲹(Decapterus maruadsi)、康氏馬鮫(Scomberomorus commerson)、刺鯧(Psenopsis anomala)、烏賊類(Sepia sp.)、赤鼻棱鳀 (Thrissa kammalensis)、烏 鯧 (Formio niger)、杜氏棱鳀(Thryssa dussumieri)和竹筴魚(Trachurus japonicus)等;晏磊等[14]春季采用燈光罩網對南海中南部進行調查得出主要種類為鳶烏賊、長體圓鲹、鮪(Euthynnus yaito)和鰹(Katsuwonus pelamis)等;張鵬等[15]也采用燈光罩網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西、中沙主要捕撈鳶烏賊類和大型金槍魚,而珠江口外大陸架海域(111°E以東、19.5°N以北)則主要捕撈鯵科、槍烏賊和帶魚;趙繁等[16]對溫臺漁場以及閩東漁場的調查,發(fā)現(xiàn)7-8月主要漁獲種類為日本鯖(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藍圓鲹,兼捕少量槍烏賊類等,9-12月主 捕 舵 鰹 (Auxis sp.)、七 星 魚 (Channa asiatica),兼捕少量帶魚??梢?,作業(yè)海區(qū)不同、作業(yè)時間不同,其漁獲物種類組成存在明顯的區(qū)域差異和季節(jié)差異。

燈光罩網是利用魚類(頭足類等)趨光的習性,夜晚用燈光將其誘集到漁船附近進行捕撈,因而,該種作業(yè)方式具有較強的選擇性。本次調查也表明,春、秋兩季的優(yōu)勢種均僅為鳶烏賊和圓舵鰹。其中,鳶烏賊為暖水性較強的大洋性種類,本次調查優(yōu)勢胴長組春季為120~140 mm,秋季為90~120 mm;春季與晏磊等[14]等對南海中南部的調查結果110~130 mm稍有差異。鳶烏賊胴長春季普遍較秋季大,這可能與鳶烏賊的生長、繁殖特性有關,鳶烏賊壽命約一年左右,一年中多次產卵,其中以夏季為主[17]。圓舵鰹為熱帶或亞熱帶暖水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其經濟價值較高,主要分布于水深100~200m的沿岸附近和島嶼周圍,南海幾乎全年可捕撈[18]。而本次調查圓舵鰹沒有明顯的此種分布規(guī)律,因此,進一步調查圓舵鰹的分布規(guī)律對深入研究該海域圓舵鰹的分布、洄游及繁殖等行為習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圓舵鰹春季叉長范圍為126~234 mm,均值為200 mm,而張衡等[19]的研究其叉長范圍為88~322 mm,均值為136 mm,本次叉長范圍明顯偏窄,這可能與本次測量的樣本量相對偏少有關。另外,圓舵鰹秋季叉長相比春季大,這可能與圓舵鰹的繁殖習性有關,在南海圓舵鰹產卵期為 5-7月份[18]。

漁獲率春、秋兩季存在較大的時空差異,這種差異主要由鳶烏賊和圓舵鰹漁獲量引起的,其中兩者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93%以上。春季C20站位出現(xiàn)最高漁獲率主要由圓舵鰹引起,其漁獲率高達5 815.38 kg·h-1,占該站位總漁獲率的100%;秋季C1站位出現(xiàn)最高漁獲率也是由圓舵鰹引起,其漁獲率高達1 792.71 kg·h-1,占該站位總漁獲率的99.26%。與南海中南部[11,14]及南沙海域[17]相比,該海域圓舵鰹漁獲率、漁獲質量比及出現(xiàn)頻率均相對較高。除C1和C20站外,其它站位漁獲率差異主要由鳶烏賊漁獲量引起的,但相較于中、西沙海域(91.10%)[15]、南 海 中 南 部 海 域 (96.15%、48.35%)[11,14]及南沙北部海域(67.57%)[20]而言,該海域鳶烏賊漁獲量所占比例相對偏低。

本次調查鳶烏賊出現(xiàn)頻率最高,漁獲量也相對較高,位居第二。有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鳶烏賊在南海分布廣泛,在 108°~118°E、9°~20°N之間的359個漁區(qū)內,資源量估算為204.94×106t,總可捕量為 99.40×106t[21];張俊等[22]結合漁業(yè)聲學和燈光罩網采樣方法對南海外海鳶烏賊資源量也進行了評估,得出南海外海鳶烏賊資源量至少在2.00×106t以上。這表明南海蘊含著豐富的鳶烏賊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是未來南海外海漁業(yè)開發(fā)的主要種類之一,而且鳶烏賊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因此,也是南海外海燈光罩網漁業(yè)生產的主要捕撈對象。圓舵鰹為本次調查漁獲量最高的種類,其春季在C20站出現(xiàn)最高漁獲量,秋季則在C1站出現(xiàn)最高漁獲量,這與趙傳絪等[23]得出的圓舵鰹生殖洄游路線存在差異。趙傳絪等的研究認為圓舵鰹于每年的11月從西沙群島一帶,向海南島東南沿岸及廣西、廣東沿岸生殖洄游。其2-4月到達海南島東南岸一帶,8月達雷州半島東岸至陽江,8月后離開近岸向汕頭外海越冬場洄游。然而本次調查春季海南島東側漁獲量并不高,相反位于汕頭附近的C20漁獲量最高,而秋季則在海南島東側出現(xiàn)一個最高點。出現(xiàn)這種偏差可能與近些年來氣候條件及海洋環(huán)境變化有關,溫度、水流和鹽度等對于魚類洄游具有重要的影響[24]。由于影響燈光罩網漁獲的因素很多,如月相[25]、網具沉降性能[26]及海況等,因此對于該海域圓舵鰹和鳶烏賊的資源量及分布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小結

1)燈光罩網具有較強的選擇性,捕撈種類主要為趨光性魚類和頭足類,漁獲種類相對較少,本次調查春季漁獲40種,秋季72種。

2)本次調查優(yōu)勢種類組成存在較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優(yōu)勢種春、秋兩季均為鳶烏賊和圓舵鰹2種;重要種春季為日本烏魴和鱗首方頭鯧2種,秋季僅日本烏魴1種;常見種春季為扁舵鰹、長體圓鲹和菱鰭烏賊3種,秋季為白點叉鼻鲀和黃鰭金槍魚2種。

3)總漁獲率兩季存在明顯的時空差異。其中平均漁獲率春季為 460.73 kg·h-1,秋季為152.45 kg·h-1;最高漁獲率春季出現(xiàn)在 C20站(5 815.38 kg· h-1),秋 季 出 現(xiàn) 在 C1站(1 806.04 kg·h-1)。

4)鳶烏賊高漁獲率主要集中在18.5°N的海域站位,春季最高漁獲為 391.30 kg·h-1(C8站),秋季為 202.50 kg·h-1(C2站);而圓舵鰹主要出現(xiàn)在陸架、島嶼近岸海域,其最高漁獲春季為 5 815.38 kg· h-1(C20站),秋季為1 792.71 kg·h-1(C1站)。

猜你喜歡
漁獲烏賊站位
承諾并收購非法捕撈水產品行為定性
提高政治站位 對標國內一流
建黨百年說“站位”
農業(yè)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
2億年前“烏賊與魚”的戰(zhàn)爭
首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廣西唯一入選名額落戶南漁港
人大建設(2019年5期)2019-10-08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擔當作為 以從嚴要求開創(chuàng)人大工作新局面
東海北部桁桿拖蝦漁獲組成分析
被誤解的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