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是一門技術,同時也是拍攝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以下是諸多攝影師總結的十二條較經(jīng)典實用的攝影法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會幫助我們應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
“陽光十六法則”,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shù)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才適合使用。假如將光圈設為F/16,快門要與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設為100時,快門應該設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jù)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時應使用F/11光圈。
如果想拍攝月亮,那么可遵守以下法則:當快門與ISO同步的時候,拍攝滿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時候用F8光圈,新月則使用F5.6光圈。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于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么抖動時就可能會降低圖片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60秒以上為宜。另外,只有當環(huán)境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支撐物上預防抖動。
18%中灰板是拍攝的利器??墒侨绻麤]有帶灰度板,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其進行測光,然后加一檔曝光。
以后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為例,當被攝物體較深的時候,對焦點應該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請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如果要把作品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照片的尺寸不能大于數(shù)碼圖片的長寬像素各除以200;當然,如果作者對作品要求很高,那么至少得除以250。
在處理數(shù)碼照片時,最普遍的法則是保證高光區(qū)曝光準確。可是當處理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的時候,最好增曝一檔。
圖1
當相機不能自動輸出控制的閃光燈時,可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膠卷的2倍。如果對主體測光,機身選擇光圈整檔,那么,閃光燈要設為同樣的光圈。這樣,照片的陰影區(qū)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圖2
圖3
這個法則很簡單:距離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閃光燈在ISO100時,有效距離為20米。如果想要閃光燈的距離達到40米時,則需要提高感光度到ISO400。
如果要使數(shù)碼相機的分辨率增倍,很簡單,就是將像素翻兩番。
這條法則是根據(jù)角度與速度的經(jīng)驗公式得來的。如果物體沿著鏡頭的軸線運動,而拍攝者能夠用1/125的快門捕捉下,那么它追至于鏡頭軸線的運動能用1/500秒捕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呈45度運動,只需要1/250的快門速度即可。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xiàn)在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則可在曝光補償中減1檔。
以上就是12條經(jīng)典攝影技巧,關于相機抖動法則、捕捉動態(tài)法則、日落法則應用不熟練的朋友,可以利用三腳架輔助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