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010018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獸醫(yī)學院 010018
內(nèi)蒙古是一個奶牛生產(chǎn)地帶,近幾年來奶牛的數(shù)量不斷增長,使奶牛生存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日益惡化。常年發(fā)生蚊和蠅等雙翅目昆蟲的侵襲,誘發(fā)奶牛應激反應,導致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和重大疾病流行,使奶牛業(yè)的發(fā)展受到很大制約[1]。
雙翅目昆蟲作為奶牛場中的主要應激源,侵襲強度過大或作用時間過長時,奶牛機體就會逐漸失去應付能力,出現(xiàn)病理狀態(tài)。當機體遭遇冷、熱和饑餓刺激時,會同時引起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腎上腺機能增強,表現(xiàn)出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亢進,髓質分泌大量腎上腺素(E)和去甲腎上腺素(NE),引起應激反應[2.3]。有研究表明,奶牛受到長時間的冷熱應激后,血清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皮質醇(COR)含量與非應激期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甚至有低于非應激期的趨勢[4]。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應激對免疫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應激和免疫之間的關系還受性別、年齡和心理因素等個體因素影響[5]。應激時,機體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系統(tǒng)協(xié)同作用下,進行一系列的免疫調(diào)節(jié)[6]。所以,應激影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網(wǎng)絡。
本試驗通過研究奶牛受到雙翅目昆蟲的侵襲時,奶牛內(nèi)分泌激素及免疫力的變化規(guī)律,論證雙翅目昆蟲侵襲時奶牛的應激反應。為進一步緩解昆蟲對奶牛應激的技術措施提供理論依據(jù)。
(1)試驗動物及管理。按胎次、產(chǎn)奶量和年齡相近的原則,以舍飼奶牛場飼養(yǎng)的9頭健康荷斯坦奶牛作為試驗對象。 牛群擠奶時間為上午 5∶30,下午 17∶30,日擠奶 2 次。飼料給予時間為上午 7∶00~9∶00,中午 13∶30~15∶30,晚上 19∶00~21∶00,共 3 次。 自由采食青干草和飲水。其余時間牛在運動場自由活動或休息。
(2)血樣的采集與預處理。每個試驗月采1次血液樣品,在雙翅目昆蟲活動最頻繁的時間段,用普通真空采血管和抗凝真空采血管頸靜脈采集血樣,離心分離血清和血漿,帶回實驗室-20℃保存待檢測。
(3)主要試劑。 一抗:CD3 Moab Ascites fluid Ig G1 isotype;CD4 Mo Ab Ascites fluid Ig G1 isotype;CD8 Mo Ab Ascites fluid Ig M isotype;CD21 Moab Ascites fluid Ig M isotype。 二抗:Fluor escein(Fitc)Anti Mouse Ig M;Goat Anti Mouse Ig G1,Iluman ads FITC(一抗與二抗都是PO Box 502,Pullman,WA 99163 USA 公司提供)。
(4)試驗器材。離心機(型號為Multifuge)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 Heraeus公司,酶標儀 (型號為Thermo NANODROP 2000c)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 Heraeus公司,恒溫生化培養(yǎng)箱(型號為ZXSD-B1090)購自上海智城公司,流式細胞儀(型號為FACSSalibur)購自美國BD公司,移液槍(型號為TopPette)購自北京大龍興創(chuàng)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雙翅目昆蟲侵襲時奶牛內(nèi)分泌激素水平的影響。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試劑盒法,測定血清中的內(nèi)分泌激素相關指標。測定的激素指標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生長激素(GH)、皮質醇(COR)、泌乳素 (PRL)和去甲腎上腺素 (NE),試驗步驟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試劑盒均購自北京城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雙翅目昆蟲侵襲時對奶牛免疫機能的影響。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奶牛外周血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影響。
測定方法:每個管中用移液器移取40uL抗凝血,迅速加入10倍稀釋后的800uL溶血素,輕輕震勻,靜置12分鐘,1500rpm離心400秒,棄上清;加入300μL PBS緩沖溶液,清洗2次,離心后棄上清;加入200uLPBS稀釋,然后按(50uL/份)分成 4等份,分別加入淋巴細胞熒光標記CD3/FITC-IgG1、CD4/FITC-IgG1、CD8/FITC-IgM和CD21/FITC-IgM,避光低溫孵育30分鐘后離心棄上清,再加入200uL PBS,漩渦震蕩使細胞懸浮,流式細胞儀上獲取10000個細胞,檢測其中 CD3+T、CD4+T、CD8+T和 CD21+B細胞的所占百分數(shù)。
(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Excel和SAS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使用方差分析對試驗結果進行顯著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P>0.05表示差異不顯著。
(1)雙翅目昆蟲侵襲時對奶牛內(nèi)分泌激素水平的影響。雙翅目昆蟲侵襲對奶牛血清激素水平的影響見表1。從表1可見,雙翅目昆蟲活動期,奶牛血清中的ACTH含量6月極顯著高于7月,顯著高于8月和9月,6月和 10月間無顯著差異(P>0.05);血清中 COR含量各試驗月間差異顯著(P<0.05),但是從6月以后,至7月和8月份有下降趨勢,9月開始回升;血清中GH含量6月極顯著高于7月和8月,顯著高于9月,但與10月差異不顯著(P>0.05);血清中PRL含量6月顯著高于7月和8月(P<0.05),但是9月和10月無明顯差異(P>0.05);血清中NE含量7月顯著高于6月、9月和10 月(P<0.05),與 8 月間差異不顯著(P>0.05)。
表1 雙翅目昆蟲侵襲時奶牛血清中激素水平的變化
(2)奶牛血液淋巴細胞的變化。奶牛血液中淋巴細胞(%)水平見表2,奶牛血液淋巴細胞(%)分析圖見圖1~圖4。由表2可知,雙翅目昆蟲的侵襲對荷斯坦奶牛血液CD3+T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規(guī)律是從 6月 74.63±7.21%顯著下降至7月55.29±1.76%,一直持續(xù)到 10 月 50.82±1.49%的水平(P<0.05);血液 CD4+T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規(guī)律是從6月59.21±2.10%顯著下降至7月40.75±2.14%,一直持續(xù)到10月33.87±3.46%的水平(P<0.05);血液 CD8+T 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規(guī)律是從6月13.05±0.89%顯著提高至 7月35.73±1.14%,一直持續(xù)到9月21.09±1.19%的水平(P<0.05),10 月下降至 15.07±1.65%,與 6 月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奶牛血液 CD21+B 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規(guī)律是從6月29.44±1.22%顯著下降至8月23.64±1.59%,而從9月顯著提高至34.45±2.15%的水平(P<0.05),持續(xù)至 10 月。
表2 奶牛血液淋巴細胞變化(%)
圖1 奶牛血液CD3+T淋巴細胞(%)的二維點陣
圖2 奶牛血液CD4+T淋巴細胞(%)分析圖
圖3 奶牛血液CD8+T淋巴細胞(%)分析圖
圖4 奶牛血液CD21+B淋巴細胞(%)分析圖
(1)雙翅目昆蟲侵襲對荷斯坦奶牛血液內(nèi)分泌激素水平的影響。應激時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加強是通過下丘腦-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軸(HPA)相互作用而實現(xiàn)的。大量研究表明,機體發(fā)生急性應激反應時增高HPA軸興奮性,從而促進ACTH釋放,引起長時間的皮質醇水平升高,使有生物學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有充分的時間作用于靶器官,增強或抑制靶器官的功能[7]。但是隨著應激時間的延長,皮質醇濃度會逐漸降低,甚至低于基礎濃度,說明皮質醇的合成在逐漸減少。皮質醇在體內(nèi)參與機體的應激反應,并調(diào)節(jié)三大代謝,是維持許多組織器官正常活動所必需的,具有抗炎和抗免疫等作用[8-9]。西伯利亞鱘熱應激初期時血清皮質醇含量迅速升高,之后快速回落[10]。本試驗結果表明,雙翅目昆蟲開始侵襲的6月,奶牛血清中ACTH和COR水平較高,而在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的7月,奶牛血清中ACTH和COR水平下降,一直持續(xù)至9月,與上述研究結果較一致。由此認為,在雙翅目昆蟲活動期,特別是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奶牛時期,對奶牛內(nèi)分泌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長期昆蟲侵襲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對奶牛血清中ACTH和COR的水平具有抑制作用。
GH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進物質代謝和生長發(fā)育,還參與機體的應激反應。運動、饑餓及應激侵襲均可引起GH分泌增多。PRL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進乳腺的發(fā)育并維持泌乳。應激狀態(tài)下,血液中PRL與ACTH和GH的濃度同時增加,共同參與應激反應。呂曉偉[4]的研究表明,冷熱應激期間奶牛血清中GH和PRL的含量顯著低于非應激期。本試驗結果也證實,雙翅目昆蟲開始侵襲的6月,奶牛血清中GH和PRL水平較高,在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的7月,奶牛血清中GH和PRL水平下降,一直持續(xù)至9月。由此認為,在雙翅目昆蟲活動季節(jié),特別是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奶牛時,對奶牛內(nèi)分泌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長期昆蟲侵襲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對奶牛血清中GH和PRL的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當機體受到強烈侵襲時,就會出現(xiàn)以交感神經(jīng)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的一系列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反應,以適應強烈侵襲,提高機體抗病的能力。應激可以促使交感神經(jīng)和腎上腺髓質活動的加強,使血液中NE水平升高[11]。本試驗結果表明,在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的7月和8月,奶牛血清中NE水平明顯提高,9月開始下降。由此推測為,在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奶牛期間,昆蟲侵襲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對奶牛血清中NE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2)雙翅目昆蟲侵襲對奶牛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力的影響。研究者認為,一些動物實驗及人體觀察證實,長期冷應激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是抑制性的[6]。目前已知CD3分子能夠表達于全部T細胞上,是T細胞共同的表面標志,因此它是鑒定T細胞的重要標記,CD3+T淋巴細胞降低提示細胞免疫機能降低或受抑制。CD4存在于輔助性T細胞表面,CD8存在于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CD4+T細胞含量高時,當外源性病原微生物侵入體內(nèi)時能夠很快啟動免疫反應,從而抵抗病原,表明機體免疫功能強,不易被疾病感染。CD8+T細胞含量高時,能識別被感染的細胞越多,表明機體本身的免疫功能降低,需要外來疫苗來抵抗病原。CD21+B淋巴細胞代表機體體液免疫力的強弱,CD21+B淋巴細胞降低,機體體液免疫力下降或受到抑制。應激侵襲可降低大鼠血液中CD3和CD4細胞的百分率,而CD8百分率提高,說明產(chǎn)生應激時大鼠細胞免疫功能降低[12]。慢性冷熱應激期CD3+T淋巴細胞(%)和CD21+B淋巴細胞(%)都顯著降低,使奶牛的免疫能力下降[13]。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雙翅目昆蟲活動季節(jié),雙翅目昆蟲的侵襲對奶牛血液CD3+T、CD4+T和CD21+B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是從6月的最高下降至7月和8月的最低值,CD3+T和CD4+T一直持續(xù)到10月。同時,雙翅目昆蟲的侵襲對奶牛血液CD8+T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是從6月提高至7月的最高值,持續(xù)到8月。由此認為,CD3+T和CD4+T淋巴細胞降低表明雙翅目昆蟲的侵襲,會降低或抑制奶牛細胞免疫機能。CD8+T細胞含量的提高,能識別被感染的細胞越多,表明雙翅目昆蟲的侵襲,降低奶牛機體本身的免疫功能,需要疫苗來抵抗病原。CD21+B淋巴細胞降低表明雙翅目昆蟲的侵襲,能降低或抑制奶牛機體體液免疫力。
綜上所述,在雙翅目昆蟲活動期,特別是雙翅目昆蟲頻繁侵襲奶牛時期,對奶牛HPA軸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長期昆蟲侵襲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對奶牛血清中ACTH、COR、GH和PRL的水平具有抑制作用,而對奶牛血清中NE水平具有促進作用。雙翅目昆蟲的侵襲,能夠降低或抑制奶牛細胞免疫機能及體液免疫力。同時降低奶牛機體本身的免疫功能,需要疫苗來抵抗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