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訓海 葉波
下肢靜脈曲張臨床較為常見, 其是指下肢的淺靜脈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膨出、擴張、彎曲等癥狀, 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綜合征[1]。下肢靜脈曲張病因較為復雜, 以下肢色素沉著、潰瘍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隨著病情進展, 病情還會受累血管、大小隱靜脈, 如治療不及時, 還會影響其生活質量[2]。在下肢靜脈曲張臨床治療中, 激光腔內、泡沫硬化劑應用較為廣泛, 且以上治療措施聯(lián)合后, 能快速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取本院收治的72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實施研究, 分析下肢靜脈曲張應用激光腔內治療聯(lián)合泡沫硬化劑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8月本院收治的72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36例。對照組中男23例, 女13例;年齡27.5~81.6歲, 平均年齡(50.4±10.6)歲;病程1.4~24.8年,平均病程(12.4±10.1)年;16例右下肢、20例左下肢。實驗組中男22例, 女14例;年齡27.9~81.1歲, 平均年齡(49.8±10.7)歲;病程1.5~24.4年, 平均病程(12.8±10.6)年;17例右下肢、19例左下肢。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院批準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診斷標準:造影檢查、血管彩超檢查確診[3]。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神志清晰者;與本院簽署知情書者。排除標準:意識障礙者;治療器材、藥物禁忌證者;嚴重合并癥者[4]。
1.2 方法 患者到院后, 以臨床體征、癥狀為基礎, 實施相應的臨床檢查, 明確病情后, 對照組采用激光腔內治療, 實驗組采用激光腔內治療聯(lián)合泡沫硬化劑治療。
1.2.1 激光腔內治療 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 作一長度為1~2 cm的切口于患側的腹股溝韌帶下方的卵圓窩處, 對大隱靜脈主干實施高位結扎, 并將18號穿刺針于患側內踝上方直接刺入大隱靜脈, 并將超滑導絲導入, 直至遠端的大隱靜脈結扎處, 拔出穿刺針, 并在導絲的引起下, 將150 cm的F5導管穿入, 退出導絲, 于F5導管中將激光光纖維置入, 直到遠端的大隱靜脈結扎處, 導管退出2~3 cm, 使導管與激光纖維保持2~3 cm, 將半導體激光治療系統(tǒng)連接起來, 發(fā)射功率設置為12 W, 間隔時間 :1 s, 脈沖時間 :1 s[5]。在激光發(fā)射的同時, 將激光纖維緩慢的撤出, 控制好腳踏開關, 脈沖后撤距離:3 mm, 在后撤的同時對閃爍處進行加壓, 促進靜脈壁的收縮、閉合[6]。此外, 針對靜脈團進行直接穿刺, 并將激光直接刺入治療。術后給予患者彈力壓扎、抗感染治療。
1.2.2 泡沫硬化劑 硬膜外麻醉后, 對大隱靜脈處的靜脈團應用注射器實施穿刺, 如在注射器回抽時出現(xiàn)血, 則應用無菌粘貼針頭固定, 對大隱靜脈主干實施處理, 在每個注射點的遠端, 將泡沫硬化劑2~3 ml推注[7]。術后給予患者彈力壓扎、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并發(fā)癥、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治療效果判定標準:下肢靜脈曲張均消失, 臨床癥狀消失, 超聲檢查沒有血液反流現(xiàn)象為顯效;下肢用肉眼可以發(fā)現(xiàn)較小的曲張靜脈,臨床癥狀改善明顯, 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血液反流現(xiàn)象較小為有效;下肢曲張靜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 超聲檢查血液反流無明顯變化為無效[8]??傆行?顯效率+有效率。臨床癥狀評分:用靜脈臨床嚴重程度評分(VCSS)表進行評價[9],分數(shù)越高證明臨床癥狀越嚴重。血清炎癥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ɑ、白介素-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中25例顯效、10例有效、1例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為97.2%(35/36);對照組中20例顯效、9例有效、7例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為80.6%(29/36);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63,P=0.024<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出現(xiàn)1例皮膚感覺障礙、1例皮下瘀斑,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6%(2/36);對照組出現(xiàn)4例皮膚感覺障礙、5例皮下瘀斑,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5.0%(9/36);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5.258, P=0.022<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介素-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臨床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 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t、P為兩組治療后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臨床癥狀評分(分) 腫瘤壞死因子-α(pg/ml) 白介素-6(pg/ml)實驗組 36 治療前 5.7±3.5 38.8±3.8 142.5±31.1治療后 2.5±0.7a 18.7±5.7a 108.4±28.9a對照組 36 治療前 5.8±3.6 39.1±3.6 141.8±32.5治療后 3.7±0.9 26.7±4.9 130.5±33.5 t 6.315 6.386 2.997 P 0.000 0.000 0.004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炎癥反應癥狀, 此病癥發(fā)病率、復發(fā)率均較高, 且如沒有進行有效的臨床干預, 病情會加重,出現(xiàn)慢性潰瘍現(xiàn)象。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進步, 將其應用于下肢靜脈曲張治療中, 具有操作時間短、痛苦少、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 故術后患者會在短時間內恢復, 不會產(chǎn)生較明顯的瘢痕。目前, 激光腔內治療是下肢靜脈曲張最常見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 其是通過激光功率, 破壞大隱靜脈的結構, 輔以加壓手段, 促使靜脈出現(xiàn)粘連, 從而出現(xiàn)阻塞, 徹底消除血液回流現(xiàn)象, 治療效果顯著。
隨著臨床對下肢靜脈曲張的深入研究, 發(fā)現(xiàn)激光腔內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泡沫硬化劑, 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還可以改善炎癥因子。聯(lián)合泡沫硬化劑后, 可以刺激血管的活性,增加血管的張力、抵抗力, 增加血液在靜脈中的流速, 恢復毛細血管的滲透力, 改善微循環(huán), 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 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此外, 聯(lián)合治療后, 能減少大隱靜脈屬支及泡沫硬化劑的使用量, 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
綜上所述, 下肢靜脈曲張應用激光腔內治療聯(lián)合泡沫硬化劑治療, 效果顯著者, 且并發(fā)癥少, 安全性較高,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