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
她是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卻意外轉行做了廚師。婚后12年,她與做外交官的先生先后12次搬家,無論紐約、西雅圖、香港、雅加達……在一個個陌生的城市,她都能從賓客變成主角,用鍋鏟“炒熟”一個又一個異鄉(xiāng)。如今,身為美國駐成都總領事夫人的她,已出版3本暢銷書,還制作了一系列教人做菜的視頻,在飲食界和文化圈成為紅人。她甚至把老公都“煉”成了“麻辣味”。
莊祖宜最歡喜的兒時記憶,是吃媽媽做的牛肉絲,無論是與芹菜一起炒,還是和韭黃一起煮,那種滋味對于她來說,都是幸福升起的源泉。不過,莊祖宜在去美國留學之前,從來不進廚房,更不會做菜,而是一直乖乖地學習,當學霸。
大學畢業(yè)后,莊祖宜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念了2年人類學碩士,之后在華盛頓大學攻讀6年人類學博士,所有的資格考都通過了,這時她已經(jīng)成為博士候選人。但就在準備畢業(yè)論文的那一年,莊祖宜的人生軌跡拐到了另一個方向。
莊祖宜選的研究方向是ABC美籍華人回流,因為選題非主流,申請不到獎學金。結果論文寫了又改,改了又刪,感覺怎么寫都不對。反復修改論文讓她背痛、眼痛、肚子痛,甚至連頭也痛了,做夢都會夢到腦子里長滿論文,夢里的醫(yī)生還跟她說必須在20分鐘內做手術,否則就沒有存活的可能……壓力巨大時,偶然一次下廚,她發(fā)現(xiàn)焦慮的心情竟然能在制作食物的過程中得到安慰。“做菜的樂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饋。看著蔥蒜辣椒噼噼啪啪地在油鍋里彈跳釋放香氣,酒水注入沸騰彌漫于空氣中,那種滿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實的?!?/p>
于是,在別人靠運動、飲酒、娛樂等來緩解學業(yè)壓力的時候,莊祖宜則在洗手做羹湯的過程中舒緩心情。洗菜、切菜、淘米、腌肉這樣熟能生巧的動作,比任何一種活動都能安撫她在異鄉(xiāng)為學位奮斗的焦慮。在制作各種食物愉悅心情的過程中,莊祖宜的廚藝精進不少,她從來沒有在別處感受到,像烹飪這樣強大的吸引力。
2006年8月,莊祖宜跟隨做美國外交官的老公搬到波士頓,接觸到了以前只聽說過但從來沒有認真了解過的劍橋廚藝學校。莊祖宜發(fā)現(xiàn),終于找到了讓自己真正心動的事情。30歲的她,在頓悟了自己的人生志趣所在之后,果斷放棄博士學位,轉投廚房,開始學習法式料理的專業(yè)烹飪課程。在別人看來,一個即將畢業(yè)的博士忽然要改行去做廚師,實在是太荒唐了。但在莊祖宜心里,這種選擇卻是一種本能。她說:“論文固然遲早可以寫完,拿到博士學位。可是內心的快樂呢?”
遞交申請的那天晚上,莊祖宜看到一篇傳記。傳記的主人公朱莉婭與丈夫到巴黎工作時,被法國美食征服,36歲才開始學做菜,從著名的藍帶廚藝學院畢業(yè),最終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大廚和美食節(jié)目主持人。而朱莉婭的故居就在莊祖宜住處的附近,莊祖宜特意去拜訪,意外得知,幾年前朱莉婭去世的日子正是她的生日,這讓莊祖宜感到冥冥之中的一種緣分。
在劍橋廚藝學校,莊祖宜第一次做面包、熬清湯、開生蠔,甚至要拿刀從雞屁股伸進腹腔,為一只全雞去骨并保持雞的形貌。她覺得最好玩的是練“甩鍋子”,要達到肢體和鍋的完美平衡。那段時間,莊祖宜沒事就炒飯,炒面,煎小丁細絲。“加了熱油的食物配上噴香的煙霧、火舌與吱吱聲響,我的心臟好像也跟食物一起彈跳,在拋起的瞬間享受飛躍的快感!”很快,她就能穩(wěn)健地左手甩鍋右手淋醬,展示技藝時像孔雀開屏一樣在爐臺前迷倒眾人。
畢業(yè)考的時候,莊祖宜做了茶香熏鴨和煎牛排搭配漸層波菜糕,深受好評。更因為全年筆試平均95分以上,畢業(yè)典禮當天,她得到“High Honors”榮譽獎。
與先生在香港居住時,莊祖宜去國際高級餐廳Amber做了一名學徒。一天工作超12個小時,一次切50公斤的洋蔥或小黃瓜。一天,因為采購到的甜菜葉過季了,掌心大的葉子得按紋理修剪成指尖大小,莊祖宜累得全身筋骨酸痛,一個人蹲在角落里修到崩潰,但她并未抱怨半句。一切付出只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強烈渴望,成為一位專業(yè)的廚師!
莊祖宜經(jīng)過冷廚、蔬菜臺、肉臺、醬臺、屠宰臺、點心臺等崗位的歷練。擺盤時為保持菜品及盤子的溫度,徒手拿溫度很高的菜和盤子,手上燙出一排水泡,還撩起袖子故意讓人看到手上的刀傷、胳膊的燙傷,像展示勛章一樣得意洋洋。
因為有著文化人類學的素養(yǎng),莊祖宜常常把在廚房里的工作當成田野調查,對廚房百態(tài)、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有很精辟的觀察。這些心得與學廚歷程,被她寫成一篇篇清朗詼諧的散文,發(fā)在她的超人氣博客“廚房里的人類學家”中。這種獨特的視角,讓她很快就贏得了大批粉絲。
2009年4月,莊祖宜出版了《廚房里的人類學家》一書。馬上獲得各大書店和飲食名人推薦,很快這本書就賣到脫銷,只好再版。
莊祖宜學藝成功后的夢想是開一家餐廳,當個大廚。但2010年,她又隨先生的工作變動來到上海,一住就是3年,兩個兒子先后出生,她的大廚夢暫時擱淺。
剛到上海,莊祖宜就迷上了這里的傳統(tǒng)美食腌篤鮮,天天蹲在地上和阿姨學打百葉結,每次都是樂此不疲直到腿都蹲麻了快失去知覺。做了母親之后,莊祖宜的最大變化是從對廚技的追求中跳脫出來,開始更加關心食材的來源以及烹飪的過程。一道好的珍肴,未必要多少高檔進口食材,她寧可選擇當?shù)氐膽静似贰?/p>
每天早上,莊祖宜就在附近的菜場里搜羅時令鮮蔬。在她看來,“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它的吃食,一舉得以體驗此地的口味、人情、物價和地理方位?!?/p>
懷著對做菜的飽滿熱情,莊祖宜學來一手好廚藝,僅僅用來為愛人做一頓晚餐就已足夠美妙。對她來說,做菜充滿生活樂趣,有時半夜看到一個面包方子,她會立刻去廚房揉面,這實在是愛美食愛生活的人才能夠體會的心情。
帶兩個孩子,有時一天只能睡4小時。以前學廚固然很累,但是怎樣也比不上親手帶兒子辛苦。好在孩子永遠是大人的開心果,有了孩子后無論是工作還是照料家人的生活,她似乎都更具能量了。莊祖宜覺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為母則強”,面對喜歡的事,你總能夠找到各種平衡的方法。有時她在做菜,孩子就在一旁玩打蛋器,讓她感到時光特別的溫柔美好。
嶄新的生命歷程,激發(fā)出更多豐美的飲食文學篇章。延續(xù)著以往輕松有趣的筆調,莊祖宜繼續(xù)帶著一名廚師的熱情率性,與曾經(jīng)作為人類學研究者善于抽絲剝繭的理性,集結了幾年間對于買菜、做菜和吃飯的一些生活記錄,2013年,她出版了《其實,大家都想做菜》。2015年,第三本書《簡單·豐盛·美好》問世,每一本都深受好評。
此后,應網(wǎng)友的強烈要求,莊祖宜把《廚房里的人類學家》做成系列視頻,每期介紹一道菜,搭配3~5分鐘視頻示范。因為是免費傳播的,所以很受白領一族的歡迎,上海的糖醋小排、四川的口水雞、西班牙的西紅柿冷湯、普羅旺斯的燉菜、地中??爵~、美式松餅……可謂融匯中西,但她有一個獨家標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手來做。莊祖宜做菜的手藝高超,這些視頻,每期都會在網(wǎng)絡上瘋轉。
由于做外交官的丈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派去不同的駐地,莊祖宜只好跟著一起東奔西跑。到2018年,結婚12年的夫妻倆前后7次搬家。
丈夫夸贊莊祖宜不管在哪里“都能把犧牲變?yōu)閷W習的機會”。搬到任何一個地方,她都會穿街走巷購買食材,親自做菜款待親朋,讓買菜做飯充實自己摸爬滾打的顛簸生活。紐約、西雅圖、波士頓、香港、雅加達……在一個個陌生的城市,她從賓客變成主角,用鍋鏟“炒熟”一個又一個異鄉(xiāng)。
最讓莊祖宜興奮的是,2017年7月,丈夫升任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領事,他們要在成都住上3年。莊祖宜的外婆就是成都人,外公是重慶萬縣人,川菜在莊祖宜的味蕾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莊祖宜的先生酷愛中國文化,盡管能夠申請的職位有幾十個,但當?shù)弥绹v成都總領事職位空缺后,馬上填寫了申請表。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太太莊祖宜的大力支持,之前她就一直希望老公能夠駐扎成都,如今終于如愿。
“我是美國駐成都總領事,中文名叫林杰偉?!弊苑Q“四川女婿”的先生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莊祖宜說,其實老公和四川很有緣,他上次來這里是27年前。當時美國大學生組織了一次特別的體驗之旅,他去了韓國、日本以及中國。在中國,他在四川待了整整1個月,不僅在四川師范大學學習了書法、陶藝、繪畫等中國藝術,還去成都的大街小巷感受市井文化。
初到成都時,新家尚未歸置好,于是莊祖宜索性帶著家人每天外食,吃香喝辣。從川菜大師開的高檔飯店到大排長龍的老字號,到街邊7塊錢一兩的擔擔面、5塊錢一個的鍋盔……通常外地人都覺得川菜油膩咸辣,莊祖宜卻大呼過癮,激動難耐。她的外交官老公第一次到成都試吃花椒,感覺嘴巴都是麻麻的,現(xiàn)在再吃花椒已經(jīng)完全沒問題,而且絲毫不怕辣,就像找回闊別27年的“麻辣味”。
旅居雅加達時,莊祖宜也曾吃遍街頭巷尾,還學會像印度尼西亞人一樣做好一鍋熱湯,放上炸得酥酥脆脆的黃豆和魚餅,只可惜那種椰漿打底、辣中帶甜的味道,總讓她無法從心底真正愛上。但川菜不一樣,“面條是調味料的載體,肉末和蔬菜是錦上添花。一口下肚,有咸有酸有香有辣?!?/p>
夫妻倆除了認真吃,還認真做。他們找阿姨學習泡四川泡菜,在窗邊擺滿了一排,跟著視頻自己研究川味“牛肉焦餅”。莊祖宜早上常常會給家人做四川口味的早餐紅油水餃、蛋烘糕。
朋友們說,看她的微博,常常會讓人很舒心,懂得因時而食的她,對每一種當季的菜都很珍重。冬天的時候,她把大顆的芥菜曬滿窗臺,用來泡酸菜;春天的時候,聽老師傅說成都的蘆筍二三月最好,她就趕快跑出去買蘆筍回來清炒,削下來的蘆筍皮再烘干泡茶。
夫妻倆最愛步行去市場買菜,鮮果、蔬菜、香料、干貨、水產(chǎn)…… 挨個攤位走下來,累了便四處覓麻辣燙。她先生做的“藤椒烤雞沾剝皮剁辣椒”再配上“涼拌麻醬春蔬粉條”,更是一絕。朋友開玩笑說,莊祖宜把老公也煉成了“麻辣味”!
莊祖宜說,從學院到廚房,一路走來她不曾后悔過,即使是在最疲憊、氣餒、慌亂的時刻,也總能在做菜和思考與飲食相關的一切事物的過程中,獲得慰藉和力量。
如今,莊祖宜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等到先生退休,在成都開一家拉面館:在古色古香的小店中,高湯在一旁的爐火上咕嘟作響,她一身素白站在餐臺邊,為客人現(xiàn)點現(xiàn)拉一碗地道的面;喝先生自釀的啤酒,與老友們一起看日落……
忽略標簽,只追求內心的快樂。莊祖宜用美食,向人們示范了一種全新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