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發(fā)表過千余篇散文、小說,也曾發(fā)表過國畫、木刻作品。愛獨坐,也愛遠行;愛筆墨,也愛音韻;愛人,也愛己,是一個寧靜的人,也是一個隨心而動的有心人。人生格言是:在別無選擇時學會奮斗,擁有時學會珍惜,平靜的日子學會愛,學會做一個幸福的人。
許多人都知道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創(chuàng)始人,卻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
比利時王后伊莉莎白,生活樸素,思想開通,不擺架子,平易近人,鐘愛小提琴,極愛邀約好友愛因斯坦一同演奏。愛因斯坦呢,只要出行比利時,都要抽空去拜訪她。
有一次,比利時皇家汽車司機奉王后之命去火車站迎接愛因斯坦教授。司機在頭等車廂門口等愛因斯坦下車,可是,所有的旅客走光了也沒有見到愛因斯坦的影子。司機只好空車回宮,向王后報告說教授并沒有來。然而,半個小時后,愛因斯坦手拎心愛的小提琴,來到了王宮。原來愛因斯坦坐的不是一等車,而是三等車。他深知,這樣可以混在三等車的乘客中,避免被人認出來造成麻煩。從三等車廂下車之后,他一路詢問,到了王宮大廳。大廳里,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作為第一小提琴手的他。他一到,王宮大廳立刻響起了小提琴四重奏優(yōu)美的旋律。
愛因斯坦經(jīng)常受邀至荷蘭萊頓大學參加物理學研討,這樣的時候,愛因斯坦總愛住在他的朋友——大物理學家埃倫菲斯特家里。科學家與科學家相聚,少不了激烈的爭論。埃倫菲斯特有著敏捷的思維,愛因斯坦話語中哪怕有一點點漏洞,也會一下子被他抓住。正因為如此,他們總會因唇槍舌劍而爭得面紅耳赤。這樣的時候,音樂成了緩和氣氛的最好方式——埃倫菲斯特的十指觸動著鋼琴琴鍵,愛因斯坦則拉起了小提琴。
科學靈感再次襲來的時候,愛因斯坦的琴聲會戛然而止。他用琴弓有力地打擊著琴弦,讓埃倫菲斯特停止鋼琴伴奏。愛因斯坦又開始了他條分縷析的科學獨白。埃倫菲斯特則細心地聽著他的獨白,如森林中的獵人,以冷峻的獵槍等待著愛因斯坦的思維漏洞。在思想遇到障礙時,愛因斯坦會著急地也走到鋼琴前,用幾個手指反復彈奏一個堅定有力的和弦“鏜!鏜!鏜!”仿佛在敲“上帝”的大門,又好像在向大自然發(fā)問:“怎—么—辦?!”彈著彈著,“上帝”的大門被他們撞開了,兩個朋友走出了論戰(zhàn)的硝煙,露出愉快而心息相通的一笑。
愛因斯坦作過許多次關(guān)于相對論的講演。他滔滔不絕的演講雖然沒有幾個人能聽懂。但每位受聽者都認為,同愛因斯坦教授在一起的時刻,是人生經(jīng)歷中永遠難以忘懷的時刻。每次演講結(jié)束,這位相對論大師都要為大家來一段小提琴演奏,讓受聽者獲得別有風味的藝術(shù)享受。
1933年,希特勒把整個德國投入了災難之中,德國難民特別是德國的猶太人四處逃亡。作為猶太人的愛因斯坦,一生倡導和平、民主、進步。他知道,希特勒不會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對他另眼相看。便攜夫人毅然登上了一艘開往比利時的輪船。憑欄遠望,他的心潮猶如大西洋上的洶涌波濤。他取出小提琴,決定在這艘巨輪上開一個小提琴獨奏會,為受迫害的猶太人募捐。他熟練地揮動著琴弓,手指在小提琴指板上靈活跳動:一會兒是激烈的跳弓,一會兒是深沉的和弦,一會兒是嬌媚的揉弦,一會兒是鏗鏘的斯特卡特。他優(yōu)美激越的小提琴聲,在大西洋波濤上執(zhí)著地飄蕩。然而,此時此刻,又有誰知道,在他們面前演奏的小提琴家,竟是舉世聞名的相對論大師。
創(chuàng)立相對論,讓愛因斯坦擁有了一把開啟世界奧秘的金鑰匙;演奏小提琴,讓愛因斯坦的生命充滿著永不止歇的快樂、美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