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動態(tài)與學科理論新進展(2014 —2018)*

2018-11-12 22:12:16趙渭絨四川大學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18年2期
關鍵詞:比較文學學者文學

趙渭絨 四川大學

隨著中國學者成功申辦第22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中國比較文學的國際影響日益明顯,中國學者提出的變異學研究、跨文明研究、譯介學研究等學科理論也越來越廣泛地被國際學界所認可,從而為國際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做出獨特的貢獻。下面從學術活動與學術會議的舉辦與學術期刊及學科理論的新進展兩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一、 學術活動與學術會議

近年來中國比較文學可以說是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的活躍期或者說成熟期。從大型的學術會議與學術活動來看,列舉幾例:北京大學在2015年11月21日迎來了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30周年所慶暨“比較文學的人文學特質(zhì):學科間的交匯與融通”學術研討會,群賢畢集,規(guī)模盛大;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慶典上“中國比較文學網(wǎng)”正式啟動,這是在新媒體時代下中國比較文學審時度勢做出的新調(diào)整。此外,“慶?!吨袊容^文學》創(chuàng)刊百期暨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也在上海召開,會議充分探討了比較文學期刊、比較文學社團、比較文學學術文庫的編輯及比較文學研究的新動向等議題。

作為會長單位的四川大學連續(xù)兩年舉辦了比較文學界的兩次盛會:其一,2015年4月11日—12日,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和四川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比較文學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暨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大學隆重召開,會議對新時期中國比較文學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第一代學者樂黛云、饒芃子、陳惇、孫景堯、嚴紹璗、謝天振、劉象愚、孟華、錢林森等頒發(fā)了終身成就獎,同時邀請著名學者進行一系列的學術報告。這次盛會堪稱中國比較文學界一次新老交替的精神傳遞儀式,既傳遞了前輩的精神風范又激發(fā)了后輩學者的研究激情。其二,由四川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第七屆中美雙邊比較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16年7月1日至7月3日在四川成都舉行。會議主題為“跨文化語境中的比較文學”,與會專家學者對比較文學的前沿研究、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學與文學翻譯、文學與其他學科等問題進行了具體而深入的發(fā)言與探討。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外比較文學的學術交流,讓國內(nèi)比較文學青年教師擁有與國際一流學者對話探討的機會,會議主辦方四川大學特邀七位國際比較文學界的頂級學者,如《比較文學研究》(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A &HCI期刊)主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托馬斯·畢比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刊《歐洲評論》(European Review)主編西奧·德漢教授,《現(xiàn)代語言季刊:文學史》(A &HCI期刊)主編、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教授馬歇爾·布朗教授,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研究委員會主席塞薩·多明戈斯教授等進行專題講座,為全國比較文學青年教師舉辦高級講習班。

2016年7月21日至2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舉行了“第21屆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年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曹順慶教授受邀出席會議并代表中國成功申報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第22屆年會在中國的舉辦權。在閉幕式上,香港城市大學的張隆溪教授當選為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新一任主席,這是首次由中國人擔任國際比較文學界的最高學術職位,北京大學周小儀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的楊慧林教授分別當選國際比協(xié)新一任副主席和理事。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1955年成立于意大利,旨在溝通國際比較文學領域的交流、研究與合作,是比較文學領域的“奧運會”。此次“申奧”成功,勢必對中國比較文學在國際學界立足、發(fā)聲產(chǎn)生重大的意義。10月8日,2019年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ICLA)組委會會議在深圳大學召開。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多元文化與比較研究中心成立并召開了“首屆多元文化與比較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就文學倫理學、比較文學變異學、外國文學的民族性及世界性等主題進行探討。上海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于2016年12月3日借成立“比較文學平行研究方法論”工作坊之機舉辦了小范圍的學術會議,與會學者就平行研究與闡釋變異、平行研究與中外文學關系研究、亨利·雷馬克與平行研究、歐美漢學與平行研究的方法論建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2017年8月17日至20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12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隆重舉行。大會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主辦,河南大學文學院承辦,主題為“比較文學視野中的世界文學”。來自世界各地的5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規(guī)模空前。會議設立12個議題:“比較文學變異學”、“比較詩學的新問題與新方法”、“走向世界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譯介學與世界文學”、“比較文學與東亞文學研究”、“世界文學觀念中的區(qū)域、民族與文化”、“文學人類學的中國途徑與問題”、“世界文學經(jīng)典重讀與文學史建構”、“美國華裔、亞裔文學研究”、“世界文學與中國河南作家群”、 “‘一帶一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宗教研究與比較文學”。此外還專門設立了“青年論壇”和“人工智能與人文學科”自由論壇兩個專長論壇。

二、 學術期刊及學科理論新進展

從學術期刊及其增長態(tài)勢來看,近年來比較文學學者研究熱情不減、學術成果迭出。中國比較文學的幾大學術刊物和集刊,如《中國比較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北京大學主辦)、《中外文化與文論》(四川大學主辦)及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四川大學主辦)等繼續(xù)出版發(fā)行。2015年新增張華與美國學者米勒主編的《中美比較文學》;2016年新增曹順慶、劉洪濤主編的英文學術刊物《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CL & WL)。2017年7月,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ICL)在上海師范大學創(chuàng)辦,2018年6月創(chuàng)刊號正式出版(原《文貝: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停辦)。2018年之前由于多種原因停辦的《東方叢刊》復刊,并完成第一期(總74輯)的出版。

從教材專著的出版方面來看,老一輩學者繼續(xù)發(fā)力,2015年樂黛云的《比較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影響的角度切入尼采思想在中國的接受、流變以及中國知識分子對其作出的揚棄,呈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思想的多元性與復雜性;2016年徐志嘯的《20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簡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對比較文學在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及流變等情況作以歷史性的勾勒,并對重要的中國學者對比較文學的學科貢獻加以鉤沉。此外,一些中青年學者也不甘落后出版佳作,彭建華的《當代比較文學》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內(nèi)容涉及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歐洲文學研究、文學翻譯、梵語佛經(jīng)翻譯等問題。比較文學學者一直都沒有停止對文學研究的觀念與方法的摸索與探尋,張哲俊的《第三種比較文學的觀念:文學考古學的可能性》(2016)通過對中國與東亞古代詩文中物質(zhì)事實和文學關系的考察,提出了第三種比較文學的觀念和方法,即文學的考古學方法論。張沛的《比較文學基礎讀本》(2017)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18世紀以來的文學及哲學名家的經(jīng)典文章,對國內(nèi)比較文學師生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李偉昉的《比較文學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關系研究》(2017)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著系統(tǒng)探討了比較文學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是辯證融通的,有效地糾正了國內(nèi)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認識的偏見。

201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比較文學概論》出版,教材集聚國內(nèi)比較文學界最具聲望和學術影響力的一批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編寫組,曹順慶擔任主編,孫景堯、高旭東為副主編。編寫組成員包括謝天振、王寧、陳躍紅、王向遠、劉耘華、孟昭毅、徐新建、鄒建軍、趙渭絨,此書前后花費數(shù)年心血,可謂精心編撰,目前已經(jīng)印行4次。2018年教育部國家教材辦公室又對教材進行修訂,修訂版即將面世。曹順慶經(jīng)過多年苦心經(jīng)營與思考結成的英文力作《比較變異學》(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在國際知名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 Verlag Berlin and Heidelberg GmbH & Co. K)出版。該書的出版是中國學者首次打破語言障礙,在國際學界展現(xiàn)自身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思考的一次有益的嘗試。2017年,曹順慶的《中西比較詩學》俄文版在莫斯科出版;2018年3月3日,在奧地利薩爾茲堡舉辦的歐洲科學與藝術院年會上,曹順慶當選為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打通學科互動、促進學科融通能夠為學術研究達到雙贏的效果,饒芃子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海外華文文學與比較文學學科之間的互動與研究,樂黛云也曾肯定海外華文文學是比較文學應當拓展的領域。比較文學以開放的胸懷、高遠的視野,打破學科壁壘的開放精神給諸多學科以啟示與方法論指導,是傳統(tǒng)學科探索理論新路,比較文學學科勃發(fā)生機的新的學術增長點。王寧認為,關于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討論一直是學界的熱點,隨著中國上升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大國,作為文化軟實力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但是由于語言的隔閡與長期以來形成的西方中心主義的單一視閾,中國學派要想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還需努力,中國學派不能固步自封,應該借助英語的中介大膽地進行文化輸出。一位真正的比較文學學者首先應該具有民族性,是本國文學的研究者,同時又要兼具世界性胸懷,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王教授認為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世界文學的階段。楊乃喬認為與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觀相呼應的比較視域是比較文學所安身立命的身份標志。各學科之間的打通與比較已經(jīng)成為比較文學學科的訴求,一些學科如比較哲學、比較歷史學、比較世界史、比較思想史等已經(jīng)成為當代西方人文學者的研究新陣地。多年來,比較文學學者非常關注比較文學學科命運危機問題,張隆溪指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并非對立面,歌德倡導的世界文學正是比較文學研究的新方向。比較文學學科要取得自身的發(fā)展必須超越以往的歐洲中心,走向世界,不斷地開拓新領域,可以說比較文學已經(jīng)走向新時代。葉雋近年來提出的僑易學研究與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多有重疊之處,僑易學是探討異質(zhì)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及人類文明結構形成的總體規(guī)律,在方法上更接近實證性的影響研究,與平行研究的方法則有差異。此外,張江提出的強制闡釋論引起了比較文學學者重視,該理論強調(diào)背離文本話語對文本做出符合論者主觀意圖與結論的“強制性闡釋”。繼國內(nèi)學者謝天振提出譯介學研究后,王向遠近期提出了譯文學的理論術語與之呼應,并認為在國際文學關系史研究資源日益萎縮的情況下,將譯文學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納入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王教授指出雖然中國近30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陸續(xù)出版了80多種教材,但始終未脫出歐美比較文學理論的窠臼,中國學者長期以來在研究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新觀點、新理論往往被排斥在外。他呼吁將“譯文學”作為比較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科理論架構體系,并指出只有這樣才能為比較文學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源。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學者文學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學者介紹
法國和美國比較文學理論研究與發(fā)展探析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走向世界文學階段的比較文學:主持人話語
文學
凉山| 浦城县| 安龙县| 太保市| 凌海市| 萝北县| 望奎县| 隆子县| 高安市| 毕节市| 锦州市| 都匀市| 新疆| 黑河市| 贺兰县| 伊春市| 桦川县| 浦县| 徐闻县| 腾冲县| 汽车| 红桥区| 普洱| 宜宾市| 开封县| 南安市| 如皋市| 无棣县| 万安县| 萝北县| 鄂托克旗| 永仁县| 绥芬河市| 榕江县| 伊金霍洛旗| 四平市| 天等县| 盐池县| 轮台县| 贺兰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