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煉
摘 要:誦讀作為學習文化經典最傳統(tǒng)、最有效的方法,應該在小學課堂和校園里大力推廣。進行誦讀訓練的同時運用音樂、游戲、比賽等形式,能夠將文化經典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涵,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并督促學生反復誦讀文化經典,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運用誦讀的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感。
關鍵詞:經典誦讀;小學語文;語感
小學是語言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它發(fā)揮著夯實基礎的作用。自古以來,中國人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誦讀。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并且有悠久的文化發(fā)展歷史的國家,在不斷的傳承和發(fā)展中留下了許多文化經典,這些經典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內涵上都是白話文無法替代的,其中的韻味與節(jié)律都是需要反復誦讀才能夠深切體會到的美感。小學生擁有極強的記憶能力,反復誦讀后印在腦海里的文化經典,將會在未來成為潛意識里埋藏的文化種子,成為今后談吐和寫作時信手拈來的素材。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是可以這樣通過誦讀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
一、借助音樂創(chuàng)造意境
音樂本身就帶有一種情感,或喜悅或悲傷。音樂有利于調動人的情緒,將合適的音樂與經典結合,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文章或詩歌所蘊含的感情。音樂不僅是帶有感情的,還帶有節(jié)奏。參考不同的節(jié)奏誦讀經典,會讀出不同的氣勢,這對于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并且理解經典的內涵是十分有幫助的。借助音樂創(chuàng)造意境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準備音樂素材,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更高效學習。比如,在學習《楓橋夜泊》時,為了突出“愁眠”的情緒,應該選用一些比較平緩哀婉的古風音樂,讓學生配著音樂誦讀這首詩。反復誦讀幾次之后,教師再向學生提問這首詩蘊含著何種感情。這個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感受作者的情緒,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文字的感受力以及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
二、反復誦讀體會美感
我們不建議教師在學生練習誦讀之前對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應該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自己欣賞、感受、理解并記憶文字的內容和內涵。學生在最初開始誦讀時難免不理解文章或詩詞的大意,但是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學生會進行反復的思考。在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對于文字內容的理解就會產生質的突變。但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適當?shù)剡M行講解。
三、通過想象感悟畫意
學生教學不應該太枯燥。在訓練學生進行誦讀的同時,應該引導學生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畫面來加深印象。古詩詞是充滿意境的經典,引導學生想象其中描述的畫面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容,在想象中體會中國漢字的意境美。在想象畫面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一些關鍵字,在更全面地理解古詩詞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精煉的妙處。比如,在想象《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的畫面時,教師要適當提示學生對于蝴蝶和菜花的顏色的理解。為何“飛入菜花無處尋”?因為蝴蝶和菜花都是黃色的,因此黃蝶飛入菜花之后,就沒有辦法找到蝴蝶了。這樣一來,畫面就變得十分生動,并且細節(jié)處也被強調。詩人僅僅通過兩句話,就將孩童在一片菜花中追逐黃色蝴蝶的畫面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來。而學生通過想象這個畫面,不僅對這首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漢字的精妙之處。再如《卜算子·詠梅》這首詞,梅花即使化為塵土,空氣中仍然有芳香存在。這時候教室就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想象這個畫面?為什么梅花化泥之后還能“香如故”?
四、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1.學做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莫過于寓教于樂。純粹的反復誦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楊氏之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深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表演結束后,再讓學生思考這段對話妙在何處,并讓學生繼續(xù)反復誦讀。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這篇古文的印象,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舉辦比賽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除了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學習文化經典,還可以在課后開展文化經典誦讀比賽。同時應設立相應獎項,使學生有參賽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可以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性循環(huán)。教師應該認真指導學生如何讀出節(jié)奏和感情,通過反復誦讀感受古詩文的魅力。同時,校園內舉行古詩文誦讀比賽也有利于營造學習文化經典的校園氛圍,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對于小學生來說,文化經典的學習難度較大。與白話文相比,文言文顯得晦澀難懂,古詩詞就更加言簡意賅。通過反復誦讀來理解文化經典的內涵、感受中國文字的美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一個最簡單可行的方式。教師進行學生的誦讀訓練時,應該盡量避免學習過程過于枯燥,最好能夠配合音樂、游戲、比賽等使誦讀訓練變得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誦讀文化經典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感。
參考文獻:
[1]向榮華.夯實基礎,體現(xiàn)語文特點:與青年教師談小學古詩文教學[J].教師,2010(11):73-74.
[2]余健兒.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簡析人教版小學古詩文特色[J].新課程導學,2013(10).
[3]馬莉.誦讀語文經典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J].教師博覽,2017(10):54-55.
[4]委曉芳.誦讀國學經典,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小學低年級開展經典誦讀實驗回顧[J].學周刊,2015(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