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唐人七絕的幾種不同風格及我與唐人合作的三首七言絕句*

2018-11-13 18:14:50葉嘉瑩
文學與文化 2018年2期
關鍵詞:仄仄平仄李商隱

葉嘉瑩

我從1945年教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七十幾年了,都是站著講課,還沒有坐著講課過。我非常感謝張伯禮校長。我覺得張校長無論是醫(yī)術,還是醫(yī)德,都是很了不起的。我本來是希望今天好好地講一講,可是今天幾乎不能出門,因為血壓高。不過我還是愿意跟大家談一談“唐人七絕的幾種不同風格以及我與唐人合作的三首七言絕句”。

我們先看一首七言絕句,我們就先看李白的作品。李白是唐朝最有名的一個詩人,人稱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我們今天本來是準備了兩首李白的詩,我先把這兩首李白的七言絕句讀一下。第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钡诙住对绨l(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蔽覀兡睢鞍住保╞ái)這是普通的口語,在詩里邊它是個入聲字,所以念bò??墒恰鞍兹找郎奖M”,我們可以念bái。因為那是第一個字,第一個字的平仄不重要。大家都覺得這兩首七絕很不錯。我在講這兩首七絕以前,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七言絕句是誰定下來的這樣一個格式?我們先把“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平仄說一下。我們中國的語言,在詩歌里邊分平聲和仄聲。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這首詩“朝辭白帝彩云間”,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下邊“千里江陵一日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兩岸猿聲啼不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四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我這樣講,實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誰定下來的這個七言絕句的格式?為什么七言絕句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從哪里來的?大家都知其然,而不能夠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我們中國這七言絕句的體式的由來。怎么就會有了這樣的一種體式?而這個就與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前幾天我看到報道,報紙和新聞上都說,說是美國的特朗普來的時候,問你們中國是有五千年的文化嗎?習主席說,文字的記載是四千年的文化。我現(xiàn)在要從詩歌來講的話,我要推原到我們的語言。為什么我們的詩歌形成一個這樣的形式,這是非常奇妙的一點。我可以說,世界上只有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才有這樣的體式,才有傳世這樣長久的文化。本來世界上有幾大文明,什么希伯來了,什么埃及了,什么希臘了。可是現(xiàn)在他們那些個后人,在看他們的古籍的時候,他們再也讀不出來了。他們覺得非常困難,不能夠理解了??墒俏覀兙秃苊盍耍覀兊摹对娊?jīng)》,幾千年以前的作品,我們現(xiàn)在讀它。就以《關雎》來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們現(xiàn)在還能讀,一點兒都沒有問題。不但我們還能讀,而且你如果有一點舊學的修養(yǎng),你也可以作出來這樣的詩歌。我們中國的這個文明、文化非常奇妙。傳世幾千年,沒有斷絕。不管是《詩經(jīng)》這么古老的文字、《易經(jīng)》這么古老的文字,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現(xiàn)在我們也是理解的,我們也是認識的,也是能夠讀出來,甚至于我們自己寫作也能夠寫作出這樣的句子來。為什么?而且為什么我們這樣的語言文字這么特殊?為什么我們就產生了平平仄仄仄平平的七言絕句的這種體式呢?所以我今天就是要給大家講一講中國的語言文字這個傳承之間的微妙的作用,最后再歸納到為什么形成了七言絕句這樣的形式。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的文字。拼音的文字當時間、地點一轉移,當它說話的聲音不一樣了,它的拼音不一樣,于是乎它們就不能夠再流傳下來,也不能夠再理解了。而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我們不是拼音的,我們是形象的。我們說倉頡當時創(chuàng)造“六書”,是按照宇宙萬物觀察所得的各種現(xiàn)象、各種物理而創(chuàng)造出來“六書”,才有我們這種形象的文字。而且我們還要說,秦朝時候的秦始皇,大家都以為他是暴君??墒乔厥蓟誓菚r下了一個命令,說“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了我們中國的語言和文字,這是極重要的一件事。那我們這種以形體流傳的語言,跟以拼音流傳的語言,有什么不同呢?比如我們說“花”,一個字,單形體,單音節(jié)。所以我小的時候,我父親教我念“字號”,裁成小方塊兒的紙,一個小方塊兒寫一個字,我就認這個字。中國語言還有一個微妙的地方,就是西方的語言是拼音的,所以當它的詞性改變了,它是在拼音上改變。比如說“學習”,learn。我學英文,I learn English.如果說學英文的這件事情,把它變成一個名詞,怎么說?English learning is not very difficult.它加上ing這個詞性就改變了。它還可以變,比如說張校長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He is a learned professor.learned,有學問的。所以西方的語言,當它的詞性變化的時候,是用拼音來表示??墒俏覀冎袊恼Z言不是拼音,我們一個字就是一個方塊字。當我們的詞的性質有變化的時候,我們怎么辦呢?比如說數(shù)學的“數(shù)”字,數(shù)學是個名詞,你就念數(shù)(shù)學。它還可以作動詞,比如數(shù)(shǔ)數(shù)。兩個字一樣,但是讀音不一樣,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它還可以作副詞,比如說我屢次地問你,數(shù)(shuò)問之。這個字還可以作形容詞用,《孟子》里有一句“數(shù)(cù)罟不入洿池”。還是這個字,可是在這里它當形容詞來用,表示很繁密的意思?!邦埂笔亲ヴ~的網(wǎng)。孟子說那個網(wǎng)眼很繁密的網(wǎng)不要到深水的水池里去撈魚,因為這樣一撈就連小魚都撈上來了,就使得魚類斷子絕孫,你不可以這樣做。但是我?guī)啄暌郧翱吹綀蠹埳系?,說有的人為了捕獲的魚多,用很密的網(wǎng)去撈魚,都撈上來了,這是不合乎天理人心的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密的網(wǎng)念cù。所以中國的語言文字是非常微妙的。

而且我還以為,中國的語言文字不但是微妙,比中國的語言文字更加微妙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中國有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們用十個天干跟十二個地支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紀年,可以紀月,可以紀日,可以紀時。而且這十個天干代表五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五種不同的性質的事物。甲乙是木,其色是青;丙丁是火,其色是赤;戊己是土,其色是黃;庚辛是金,其色是白;壬癸是水,其色是黑。我如果在別的地方講這些,可能聽的人不大容易理解??墒俏以谥嗅t(yī)藥大學這里講,大家都理解。這是非常微妙的學問,用陰陽五行來推算世界上一切的人情物理。再如我們中醫(yī)的針灸,我們看到研究針灸的人,那個身上有多少個穴位。而我們中國古代多少千年以前,能夠有如此細膩的準確的觀察和認定,而且知道人身的經(jīng)絡的一切的關系,這是了不起的。這是出于《黃帝內經(jīng)》,我們說炎黃子孫,炎帝、黃帝,那是比堯、舜更早的人物,所以我們文化之傳世極為久遠。

我們現(xiàn)在要從我們文化傳世的久遠,要說到我們的語言文字,說到我們中國的詩歌的形成。我們的語文是單音獨體,我們說“花”,是一個字。一個方塊,一個空間。英文說什么?說flowers,它是很長的一個音節(jié)。中國每一個字都是方塊、單音的。所以我們說到作詩,詩歌之所以成為詩,連勞工的人,像是拉纖的,或是扛重東西的,邪許(yéhǔ)之聲,彼此互相呼應。這種聲音,是人生理的本能,要使你的語言有的時候使它有一個韻律。那像我們這樣單音獨體的文字,花,沒有了;草,沒有了。花,人家說flowers;草,人家說grass。我們是單音獨體,而我們的詩歌也要有音節(jié),所以我們的詩歌單音獨體的文字形成的最早的一個格式是四言的體式,四言就是說四個字一句。因為你說“天”,沒有音節(jié);“紅花”,沒有音節(jié)。一個字,兩個字,沒有音節(jié)。我們的單音獨體的文字要讓它有一個rhythm,有一個節(jié)奏,那最簡單的節(jié)奏是什么?就是二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最早的《詩經(jīng)》是以四個字為主,沒有人規(guī)定。周朝的時候,說你寫詩非要四個字?所以《詩經(jīng)》里邊大多數(shù)是四個字一句,當然也有不是四個字的。說“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也有三個字的,也有五個字的,也有六個字的,但是大部分是四個字。就是那個時候并沒有人規(guī)定說是幾個字一句,是自由的。可是在自由的這種形式之下,我們形成的最基本之節(jié)奏,是二二的節(jié)奏。所以我們最早是四言的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定念hǎo,不能念hào。窈窕,不是苗條?!榜厚弧倍际茄ㄗ诸^,是有內在的品德的,不是只在外表上炫耀自己的美麗的。是有內在的品德的窈窕的淑女?!笆缗保恢皇敲琅??!笆纭笔且环N品德,一種修養(yǎng)。這樣的女子,是君子的好的配偶。所以“好”是形容詞,不是愛好。我們現(xiàn)在以為說是苗條的女子,君子就好,就追求,不是這樣的意思。所以中國的最早的詩是四個字一句??墒强偸撬膫€字一句,這不是太單調了嗎?于是就要有一點變化。所以從四個字就變成了五個字。就不是二二的節(jié)奏,變成二三的節(jié)奏了。那最有名的當然是漢樂府里邊五言的句子很多,但是成熟的五言詩最有名的一組詩是《古詩十九首》?!豆旁娛攀住返牡谝皇住靶行兄匦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這個天涯的“涯”字有三個讀音:它可以念yá,是麻韻;可以念yí,是支韻;可以念ái,是佳韻。在這一首詩里邊它念yí?!靶行兄匦行校c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边@是我們的五言詩。五言的句子《詩經(jīng)》就有,但是成熟的最美好的五言詩是建安時代前后的東漢時期的那一組《古詩十九首》。于是從建安以后,五言詩就開始流行了。所以你看曹植的很多詩都是五個字一句的。

五言詩再進步,就有了七個字一句的句子。五個字怎么就變成七個字的句子了呢?我們要知道《詩經(jīng)》本來是北方的流行的歌曲。我們除了北方的文化以外,我們還有南方的文化,就是楚國。那么楚國的文化里邊最有名的當然是屈原的《離騷》?!暗鄹哧栔缫豳?,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彼乔懊媪鶄€字,后面六個字,中間加一個“兮”字。但是這個句子太長了,作起來太吃力,所以這個體式后來沒有流行。但是南方的楚國除了屈原這么長的《離騷》的句法以外,楚國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句法,那就是《楚辭》里邊有一組作品叫做《九歌》。其實《九歌》一共有十一篇,這個我們今天不能細說?!毒鸥琛肥浅牡胤郊漓牍砩竦母瑁侨伺c神交流的時候所唱的歌。如果你請的是男神,就讓女巫來主唱這個歌;如果你所請的是一個女神,就讓一個男巫來唱這個歌?!毒鸥琛防镞吘陀幸恍┬迈r的句法產生了。那《九歌》的各種句法之中,被后代沿襲使用下來的是前面三個字,加一個“兮”,后面再有三個字?!毒鸥琛防镞呌袔拙湓姡冶辰o大家聽一聽。它是迎天上的一個神靈,說“入不言兮出不辭”,這個神靈來了,由這個巫來唱歌,想象之中把這個神接來了。這個神“入”,來的時候也沒有言語;“出”,走的時候也沒有跟你告別?!叭氩谎再獬霾晦o,乘回風兮載云旗?!彼趺磥淼模克浅恕盎仫L”,就是天上的那個搖蕩的吹拂的風,她是乘著風來的?!拜d云旗”,她的車上還有旗子,那個旗子就是白云做的旗子。真是富于想象。你迎了一個神,這個神隨著風,隨著天上的云影飄流,就來到我們中間了?!叭氩谎再獬霾晦o,乘回風兮載云旗。悲莫悲兮生別離”,人生悲哀的事情沒有比一個更悲哀的,比什么更悲哀?比“生別離”更悲哀?!八绖e”當然是痛苦的,但那是無可奈何的,無可挽回的??墒恰吧鷦e離”,你們本來應該在一起,卻硬生生地把你們分開了。像陸游寫《釵頭鳳》,懷念他以前的妻子。一直到幾十年以后,他說“沈園非復舊池臺”,是“曾是驚鴻照影來”,是“采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因為他們這么相知相愛的夫妻,被他的母親硬生生地把他們分開了,這是“生別離”。這個“生”字可以說是硬生生地把你們分開了,也可以說是你們雖然都在世間,你也活在世間,她也活在世間,可是音訊天地隔絕,永遠不能夠相見了。我曾經(jīng)有一個輔仁大學的同學,我是畢業(yè)以后因為結婚,我的先生在海軍工作,所以隨著海軍到了臺灣,他——這個同學因為在空軍工作,所以就隨著空軍的撤退,也到了臺灣。那個時候,倉促地就跟他的妻子分別了,從此就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他終身沒有再戀愛,終身沒有再結婚。一直到他在臺灣死去,當時的臺灣跟大陸還沒有通音信,從此就永遠的兩地隔絕了。所以“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人最快樂的沒有比新相知更快樂的。你最近認識一個朋友,你覺得真是跟你的性情、志趣、心思、感情這么的契合,人生逢一知己,死而無憾。當然故交,幾十年的朋友有幾十年朋友的好處,那個友誼沉淀下來是如此之厚重的,如此之堅實的,這是你幾十年沉淀下來的友誼??墒沁€有一種友誼是“新相知”,你剛剛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剛剛跟他見過幾次面,你覺得你們兩個人談起來心靈如此之契合。已經(jīng)沉淀下來的友誼這是故交,是知己。可是如果是一個“新相知”的友人,你就時時刻刻地帶著好奇的,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光,你每天跟他見面,你會覺得我今天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好處,有那么多新鮮的未知的東西你可以去追尋。

我現(xiàn)在要講的還不是生離死別這個感情的問題,我現(xiàn)在要講的是《九歌》的句法、句式的問題。什么樣的句法?“入不言兮出不辭”,它的節(jié)奏是前面四個字,后面三個字?!俺嘶仫L兮載云旗”,前面四個字,后面三個字。所以這個體式就影響,使我們有了七言的句式。李太白為什么寫“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因為有這么一個句法,有這么一個模式,它是四三的節(jié)奏。可是楚辭的《九歌》雖然有了四三的節(jié)奏,但是那個時候并沒有七言詩。那只是偶然在《九歌》里邊有幾個斷句,而且它中間都有一個“兮”字的語助詞。什么時候七言才流行起來了呢?到了楚漢之爭的時候。你看項羽作了一首《垓下歌》,他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睗h高祖統(tǒng)一了天下,回到故鄉(xiāng)。他也作了一首詩,他說:“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鼻懊嫠膫€字,后面三個字。所以可見楚辭的像“入不言兮出不辭”這種四三的句法就影響了楚歌,有了楚歌,我們就發(fā)展出來七言詩。曹子桓,就是曹植的哥哥曹丕。曹丕寫的有一首《燕歌行》,說“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七個字一句,七個字押韻的。我不是說我們怎么就有了李太白“朝辭白帝彩云間”的句法呢?它不是突然跑出來的,是我們中國的語言、我們中國的文字從《詩經(jīng)》、楚辭,從《離騷》、《九歌》,從曹丕的《燕歌行》,我們有了七個字一句的這樣的形式??墒悄阋溃按箫L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它沒有一個嚴格的平仄。可是李太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里江陵一日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兩岸猿聲啼不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輕舟已過萬重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以前我們只是說幾個字一句,幾個字一句,現(xiàn)在我們說的就不但是幾個字一句,是它里邊有平仄的聲調。我現(xiàn)在講的是我們?yōu)槭裁淳陀欣钐走@樣的七言絕句的詩?這不是忽然間冒出來的,這是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自然而然形成的。怎么形成?就是我們本來有了七個字的句子了,“入不言兮出不辭”,“力拔山兮氣蓋世”,但是我們并沒有給它規(guī)定一個平仄的聲調。什么時候我們中國人才對于我們中國的語言的聲調有了反省?以前我們只算幾個字,幾個字。“行行重行行”,五言詩,五個字一句?!靶小保趲茁??第二聲?!靶行小保瑑蓚€第二聲。“重”,還是第二聲?!靶行小?,還是第二聲?!靶行兄匦行小?,五個字都是陽平聲,平平平平平。后來我們就發(fā)現(xiàn)這樣作詩不好聽,而且容易引起人的誤會。那什么時候我們就有了這種反省呢?這是在南北朝的時候。因為從東漢以后魏晉之間,就有佛教的傳入了。佛教傳進來以后,它除了給你講佛法以外,佛經(jīng)還有念誦。我以前曾經(jīng)被美國的法界大學,那是一個佛教的大學,邀去講陶淵明的詩。我就住在他們的廟里。他們佛教的人早晨兩三點鐘就起來了,就開始念誦。他們有讀誦,有吟唱,就讀誦、吟唱這個佛經(jīng)。那我很好奇,我雖然只是來教書,來講陶淵明的詩,可是我聽到他們念誦的聲音真是好聽。那個時候我住的客房,是住在西邊,他們那個念經(jīng)的大殿在東方。你想那個晚上夜里三四點鐘天還沒有亮,我就聽到他們念誦的聲音,我就起來了,我就一直追尋這個聲音,追到他們的佛殿里邊去,我覺得他們的念誦真是好聽。我也找到一個蒲團,就坐在那里,跟他們大家一起唱。非常好聽的聲音,我就跟他們一起唱。他們唱的是什么呢?他們所唱的是一個大乘的佛經(jīng),是《華嚴經(jīng)》。這個《華嚴經(jīng)》是念一段說法,就唱一段歌詞,唱得非常好聽。所以我就把他們那個大乘的佛經(jīng)借來看一看,我打開他們的《華嚴經(jīng)》一看,開頭一頁都是拼音。那時候不叫拼音,叫反切。比如我們說東方的“東”,它說“德紅切”,就是取“德”字的聲母,“紅”字的韻目,d-ong,就是“東”。所以我打開這個佛經(jīng)一看,開頭都是反切,就是那個時候的拼音。為什么有這個拼音呢?因為佛經(jīng)的文字,有的字你是可以翻譯的,可是佛經(jīng)里邊有很多“頌贊”,它只有聲音,無法翻譯。所以你要按照它的聲音來讀誦,都是拼音。

我現(xiàn)在要說的不是佛教,也不是佛經(jīng)的拼音,是佛經(jīng)的拼音影響了我們的詩歌。因為有佛教的傳入,有佛經(jīng)的翻譯,而佛經(jīng)里有些個“頌贊”的語言不是翻譯的,是你要學習它的聲音的。所以我就知道那個時候,反切,就是拼音,就變得很重要。你要知道萬物都互相影響,佛經(jīng)里邊說的“譬如眾鏡相照”。這個大宇宙、大世界就好像一面一面的鏡子,彼此互相地照明。這個鏡子里有你的影子,那個鏡子里也有你的影子,那個鏡子里也有他的影子。我們這個宇宙、這個大世界,生生不息,彼此相關,是一個大的世界。所以我就想到這個佛經(jīng)里邊它們的拼音就影響了我們中國的文學。以前我們沒有平仄的觀念,以前我們也沒有四聲的觀念??墒乾F(xiàn)在,因為佛經(jīng)的傳入,這個文化的交流,于是作詩的人就想到,哦,原來有平聲仄聲。于是他們就又發(fā)現(xiàn)了,“行行重行行”,五個字都是平聲,這個是說他走路再走路,是一個動作,所以你不覺得他重復。但是如果你寫一首詩,他們就舉一個例證,說“溪西雞齊啼”?!跋麟u齊啼”什么意思呢?是說溪水的西邊,雞都一齊啼叫了??梢裕聦嵣峡梢?,你聽到溪水的那邊天明破曉,這個雞都叫起來了??墒悄隳钇饋?,“溪西雞齊啼”這是什么嘛!所以就使得文人有一個反省、一個反思,說你如果都用一個聲調,這個不好聽。

當時齊梁之間,像沈約、周顒,他們就發(fā)現(xiàn),因為佛經(jīng)的反切的四聲的影響,他們就反省到,我們中國的單音獨體的字,其實我們有四聲的分別: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所以他們就反省,說這個詩要有平仄的聲音才好聽,“溪西雞齊啼”這個不好聽。所以我們就發(fā)展出來一種新的體式,就是有一個聲調的規(guī)律,這個平仄兩個聲調要間隔地運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他們就反省到這一點了。所以盛唐的時候才有李太白這樣的七言絕句出現(xiàn),這不是我故意地加重、夸張,說李白的七言絕句。李白以前,初唐時候也有七言絕句??墒菦]有這么成熟,沒有這么完美。為什么有七絕出現(xiàn),誰定出來的?不是誰定的,是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方塊單音,從《詩經(jīng)》到《楚辭》,從《離騷》從《九歌》,從受佛教的吟誦的影響,我們才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體式。形成這個體式就很妙了,你要知道你如果沒有平仄,你的思想,你作詩是從你的意思跑出來的。可是現(xiàn)在有了平仄的調子,所以你作詩就會跟著平仄跑出來。這就很奇妙了,你純粹用理性的思維寫出來的詩,是以情意為主的。可是有了一個平平仄仄的聲調,你的詩歌的語言文字是伴隨著平仄跑出來的。所以這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這就是我們中國近體詩七言絕句,這么完美的近體詩,其實是到盛唐才開始成熟的。在唐朝以前,南北朝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這么成熟的聲調。

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的七言絕句。我們開頭講到李白的幾首七言絕句,下邊我們還有《涼州詞》,是王之渙的幾首七言絕句。我們在每一個作者的后面,在課件里邊都有詩人的一個生卒的年代。李白,我們寫了,是公元701年到762年。王之渙我們也寫了,是公元688年到742年。我們下邊還有一個注釋,說那是武后垂拱四年到玄宗天寶元年。你要看到這個詩的發(fā)展,剛才我們看了李白,現(xiàn)在我們來看王之渙,我們選了他一首《涼州詞》,我們現(xiàn)在把《涼州詞》念一下?!包S河遠上”,這個“白”字剛才我說了,“白”字是入聲bò,“黃河遠上白云間”。可是“白日依山盡”你可以念bái,為什么呢?因為是第一個字,第一個字的平仄聲不重要,句子中間的平仄聲就重要了?!包S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笛”字是入聲字,“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我們再念一首王昌齡的《從軍行》,王昌齡的《從軍行》我們的資料上面也有,他的生年是公元698,卒年不詳,大概是757,是武后圣歷元年到肅宗的至德二載。你還要注意,一般的年號說多少年多少年,開元是多少年,只有肅宗,唐肅宗的至德,不說二年,說二載。這個你一定要注意,這是歷史上你應該知道的一個常識。我們把這首詩也念一遍:“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你就發(fā)現(xiàn),從李白到王昌齡到王之渙,他們的詩有一個特色。一個是,他們所寫的詩,那個形象特別的高遠,特別的開闊,像“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個景物開闊高遠。王昌齡的“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李太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他們所寫的景物的形象都是高遠的,氣象是開闊的,他們的聲調也都是開闊響亮的,這是盛唐詩的風格。所以后來人就說,說盛唐詩有一種特殊的風格,說那是盛唐的氣象。原來北京大學的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叫林庚,林庚先生有“盛唐氣象”之說?,F(xiàn)在在北大教書的葛曉音教授論初唐、盛唐的絕句,就說盛唐的詩,盛唐的七言絕句,一個特色,就是它的氣象。宋朝的嚴羽嚴滄浪有“興趣”之說,說“盛唐諸公唯在興趣”。什么是“氣象”?什么是“興趣”?這就是我們剛才說了半天,都說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有種種的好處,有種種的特美,我們的文化能夠傳世幾千年都不斷絕,都因為我們是方塊字,我們是單音我們是獨體,所以我們的文明文化才不斷絕。他們的拼音文字,什么希伯來呀,什么希臘呀,他們時代一改變,說話的聲音一改變,他們的文化就不能繼承下來了,這是他們的短處,我們的長處。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利,是我們的詩歌、語言文字傳世久遠,有一弊,這個弊在哪里?就是我們中國的語言是詩歌的文字,不是邏輯的文字,它沒有很大的邏輯性。你說杜甫的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蔽以趪饨塘硕嗄甑臅?,這中國的詩,不但我的學生翻譯的時候很成問題,西方大學的學者,原來在加州大學,有一位劉若愚教授,是華人,他寫了一本書,講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詩里邊有一首詩是《北樓》,他說:“節(jié)物豈相干,人生只強歡。花猶曾斂夕,酒竟不知寒?!边@是李商隱的詩。李商隱這個人一生都是在各節(jié)度的幕府之中,所以他永遠是四處流轉的。他有一段時間在廣西桂林這里的幕府之中。李商隱是河南人,北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鮮明,春天草木發(fā)芽長葉開花,秋天結果然后木葉黃落。那年是過春節(jié)的時候了,他在廣西的桂林,他說我感覺不到一點點的過年的氣象,因為四季的景色不變。這就是我當年離開了祖國大陸到臺灣的感覺,臺灣也是,它亞熱帶的氣候,它沒有明顯的四季的變化,它的樹葉永遠是綠的。你說草木黃落?沒有這回事。那么到冬天,春節(jié)過年,我們說很冷,去賞雪去飲酒。李商隱說,廣西一點寒冷過年的氣息都沒有。他說如果有一點氣息呢,說“花猶曾斂夕”,花可以有一點變化。因為在廣西有一種花,叫朱槿花,臺灣也有這種花。這種花早晨開晚上就枯干垂下來了。他說我要在廣西這個地方找一找寒暑的天氣的變化,花還有一點變化?!熬凭共恢?,可是我們說冬天喝酒那是抵抗外界的寒冷,可是我一點也沒有覺得寒冷。這個“酒竟不知寒”怎么翻譯?劉若愚先生說了,說“酒竟不知寒”,說酒喝完了,所以我就不冷了。于是另外一個教授,李祁教授,就說這個翻譯不對,“酒竟不知寒”是說竟然我不覺得這個酒冷了,他們的翻譯其實都不對。你要說李商隱這首詩什么意思?他是說我遠在他鄉(xiāng),我要找到一點節(jié)物的春夏秋冬中國北方過年過節(jié)的這種感受,花呢還有花開花萎;“酒竟不知寒”,而我喝酒呢,我竟然一點點身外的寒冷的感覺都沒有。

我的意思是說中國的語言不容易翻譯,你說杜甫的詩“感時花濺淚”,是花上濺了我的淚呢,還是花落下來像濺淚呢?我剛才說了很多中國語言文字的好處,中國的語言文字傳世幾千年都不斷絕,所以我們的文化沒有斷絕,世界上那些古文明的文化都斷了,這是我們的好處。我們的缺點在哪里?我們的語言是詩歌的語言,不是邏輯的語言,所以說理說不清楚。我還曾經(jīng)討論過,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什么叫“境界”?王國維舉了一大堆例證,什么“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什么“馬鳴風蕭蕭”,都是詩里邊的形象?!熬辰纭笔鞘裁??王國維整個一本《人間詞話》也沒有把“境界”說明白。所以中國的詩是形象化的,是詩歌的語言。它不是邏輯的,不是思辨的語言。所以我后來就不得不用西方的理論來說明我們詞的好處是什么。你說“詞以境界為最上”,那“境界”是什么?大家都不明白。詞的好處在哪里?我們今天就跑野馬,本來不在我講演的題目之內。詞的好處真是奇妙,我們詩是言志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所以你要說什么你自己知道??墒窃~是什么呢?詞我們現(xiàn)在把它跟詩平等地看待,說那也是另外一種詩歌的形式。其實不是。詞是什么?詞就是song words(歌詞),《花間集》是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花叢里唱的歌。所以詞就是給音樂的歌曲填的歌詞,中國的詞也是非常微妙的一種體式。詩是顯意識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詩是言志的。詞呢?我就是給這個歌曲填個歌詞嘛!而歌詞早期都寫什么呢?《花間集》寫的都是美女跟愛情。大家覺得這個內容很美,文人也感興趣,這個聲調也很好聽,所以當時都給這個歌曲填詞。晏殊是宰相,也填歌詞。有人就說了,做宰相可以寫歌詞嗎?都是寫愛情的,寫離別寫相思,做宰相可以寫嗎?還有黃山谷這個詩人,也寫歌詞。于是有人就勸黃山谷,說你作詩,這是嚴肅的,這是正當?shù)?,寫那美女愛情的歌詞,就不要寫了。黃山谷說有什么關系,我寫美女跟愛情就是歌詞,不是我跟美女有什么愛情啊!所以詞就很妙,就是你給歌曲填個歌詞,你不必是consciously(有意識地),你不一定是顯意識的。你就是順手順筆就寫個歌詞,可是微妙的事情就如此發(fā)生了。你知道你寫什么,你那個內容就限制了。你不知道你要寫什么,我就是隨便給歌曲填個歌詞,它不是consciously(有意識地)寫出來的,它是unconscious(無意識的)跑出來的東西。所以就有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你下意識里潛意識里的東西就跑出來了。

后來這種詞的微妙的作用,在中國也慢慢地被人感覺到了,但是他們說不出來,為什么詞有這種微妙的作用。所以張惠言,比王國維早,清朝的時候的人,他說詞是“幽約怨悱”,它可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就是你詩里邊不能夠明白說出來的話,你自己在conscious(有意識的)里邊也不清楚知道的,你藏在心里邊的那些東西,因為你填寫歌詞無意之間就跑出來了。所以詞就有了這樣的一種微妙的作用,所以張惠言就說詞里邊有比興寄托,說溫庭筠那寫美女愛情的詞都是忠愛的感情。王國維也說,詞里邊有境界?!熬辰纭笔鞘裁??張惠言沒有說明白的王國維也沒有說明白。所以西方的理論有西方理論的好處,它的邏輯性它的思辨性,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所以我就用了一個西方的名詞來說明,這詞里邊是有什么東西呢?我就用了西方的接受美學,文本,就是一首詞,另一頭是作者,寫了這首詞,這邊是讀者,你怎么樣接受這首詞。這中間有很多微妙的變化。他怎么寫的,你怎么接受的。中間這個text(文本),這個文本,這個語言文字,是個什么東西。所以我就從西方的接受美學找到了一個詞,來說明小詞的好處。你說境界,“境界”是什么東西?你說詞里邊有比興,誰相信每首詞里邊男女的愛情都是比興?你不知道??墒呛苊畹木褪牵~可以給讀者非常豐富的聯(lián)想。那我就用了一個接受美學的一個英文的語言,說它是一種potential effect(可能的效果)。potential effect是英文,那中文怎么說呢?我說那里邊有一種“潛能”,是隱藏在語言文字之間的,讀者可以自己去發(fā)掘、感受的。

現(xiàn)在我要回來說我們的七言絕句了。我們從李太白的七言絕句,說到七言絕句這個體式是怎么樣形成的,與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有什么關系。它從四個字、五個字、七個字,怎么會發(fā)展出來七言的絕句,怎么會有平仄,這我剛才都說了。這是因為佛經(jīng)的傳入,有平平仄仄才好聽。好,李白、王之渙、王昌齡,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他的感覺、感情都是隨著聲音跑出來的。所以“興趣”,“興”是一種感發(fā)出來的,“趣”是一種意趣。氣象,它有很開闊高遠的形象,有一種精神,有一種作用,所以是氣象。好,現(xiàn)在我們說李白、王之渙、王昌齡都是有氣象的?,F(xiàn)在出來一個人,另外一個偉大的詩人,杜甫,把你這個破壞了。你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嗎,人家杜甫把它改變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薄傲暨B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后兩句這平仄是對的。頭兩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這平仄都不合,平仄仄仄仄平平,他把平仄給破壞了。

好不容易我們從四言、五言、楚歌還有永明體還有四聲,才建立起來平平仄仄這么好聽的我們的七言絕句的平仄的格式、聲調,杜甫——另外一個偉大的作家把它破壞了。所以你就知道詩是很妙的,你可以建設它,也可以破壞它。你建設建設得有道理,你破壞也要破壞得有道理。杜甫為什么破壞了它?《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什么時候作的?杜甫的晚年,流寓在四川的時候,他已經(jīng)衰老,已經(jīng)多病。歐陽修也寫過幾首詞,說:“昨日紅芳今綠樹。已暮。殘花飛絮兩紛紛?!毕裎覀兝夏耆?,我們今年看到花,明年還能看到這個花嗎?所以就有一種悲哀。杜甫晚年流寓在四川,他想要回到故鄉(xiāng),他也回不去了,而人已經(jīng)老了。今年我看了花,明年還能看到花嗎?所以說“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他內心真是充滿了感動,充滿沉重的感覺。后邊還有呢,他說:“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辈皇俏覑刍◥鄣眠@么瘋狂,愛到這樣子,是“千朵萬朵壓枝低”這么寫,是“只恐花盡老相催”呀!所以我希望你慢慢地開,“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所以詩歌的格律你也可以破壞,只要你感情真的深厚,真的沉重,你盡管破壞,你那個感動的力量更大。那杜甫不但是因為年老看花而感動,杜甫還有三首絕句,說:“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边@是杜甫在四川的時候,那個時候,唐朝的中晚唐的時候,杜甫當然沒有到晚唐,盛唐已經(jīng)過去了,他晚年流落在四川。而當時,唐朝之所以衰敗,一個是節(jié)度使的專權,就是各地的節(jié)度使都變成軍閥了,還有就是宦官的專權。所以戰(zhàn)亂蜂起,到處都是戰(zhàn)亂。所以杜甫寫了《三絕句》,其中的一首“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這平仄是不對的,平平平平,這個“前年渝州”四個字都是平聲,“今年開州”四個字都是平聲。為什么?這真是杜甫非常沉痛,關懷國家老百姓的感情。一個國家,怎么能夠刺史這個長官隨便就被人殺死呢?“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群盜相隨劇虎狼”,一撥強盜跟著一撥強盜,比虎狼還可怕?!笆橙烁狭羝拮印?,虎狼也許吃一個人,這些個亂軍來了,全家都給你殺了。所以杜甫,就因為他的感情的深厚,他的沉重,所以寫出來如此的破壞了格律的詩篇。

好,我們現(xiàn)在時間也不多了,我們就要講到最后,我們講到李商隱了。所以你看中國的詩實在很微妙,有盛唐的李白的詩,有杜甫的感慨離亂的詩。李商隱已經(jīng)到了晚唐的時候了,我們說李商隱的年代是憲宗元和七年,到宣宗的大中十二年。好,我們現(xiàn)在把李商隱的詩看一看。李白的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他有個題目??墒抢钌屉[的詩常常就是把詩里邊兩個字當作題目,他到底要說什么?他沒有題目,你說不清。我們看他一首《昨夜》:“不辭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塵暗燭房。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鶗鴂妒年芳”,“鶗鴂”是鳥名,有人說就是杜鵑?!冻o》里邊有句,說“恐鶗鴂之先鳴”,他說我恐怕鶗鴂鳥很早的就叫,“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說這個鶗鴂鳥一叫,萬花零落了。他說我不逃避,我不推辭,我知道我們要衰老的,我知道年華要消逝的,我“不辭”,等鶗鴂叫的時候所有的芳華都消逝了,我不逃避,我不推辭?!安晦o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塵暗燭房”,我覺得可惋惜的是什么?“燭房”就是蠟燭的燭心,蠟燭燭心的那個光明,被塵土給遮蓋了。所以他說,人,我們生老病死,衰老是人之常情,我“不辭鶗鴂妒年芳”,我所惋惜的是我一輩子我的內心的心事、感情為什么沒有得到你的諒解,為什么沒有一個表白的機會。所以我“不辭鶗鴂妒年芳”,我所惋惜的,是我內心的那一點光明,那個蠟燭的光,被“流塵”給遮蓋了,被遮蔽了。所以“不辭鶗鴂”,這是深一層,我“不辭鶗鴂妒年芳”,我只是覺得悲哀可惋惜的,是“流塵暗燭房”。我這么光明的內心為什么不被你了解呢?“昨夜西池涼露滿”,昨天晚上,“西池”,我們中國常常說“西樓”“西池”。我們中國說東,甲乙木,其色青,是生發(fā)的現(xiàn)象。西方是庚辛金,是衰老、衰退的形象。所以“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古人傳說,說月亮里邊有一棵桂花樹。如果你幸運的話,神話上說,八月十五的月圓之夜,你不但可以聞到天上的桂花香,天上的桂花樹上的桂子會墮落在人間的。他說我已經(jīng)是“流塵暗燭房”了,我的內心已經(jīng)不被你理解了,已經(jīng)得不到表白了。何況昨天晚上,“西池涼露滿”,是如此之寒冷,如此之寂寞。“桂花吹斷月中香”,不用說我到不了月亮上,我連月亮的桂花的香氣都聞不到了。古人還有蟾宮折桂之說,是代表你仕宦得意的順利的一種象征??墒恰白蛞刮鞒貨雎稘M,桂花吹斷月中香”,一切期待和希望都落空了。

李商隱我本來還選了一首《海上》:“石橋東望海連天,徐??諄聿坏孟伞V鼻猜楣门c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边@是神話的傳說,說是秦始皇要尋求海上的神仙,要找長生不死之藥,所以叫徐福帶著多少童男童女,到海上的蓬萊仙島去求神仙。但是有神仙嗎?說秦始皇建造一個石橋一直伸到海上,從石橋向東遙望,天連海海連天。哪里是仙島,哪里是蓬瀛,哪里是一個救贖?所以“石橋東望海連天”,是“徐??諄怼?,你叫徐福到海上去求神仙,白白的來了,你找不到神仙,天下哪里有神仙呢?所以“石橋東望海連天,徐??諄聿坏孟伞保@是第一層,是根本就沒有神仙,根本你就見不到神仙。后邊說“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就算你見到了神仙,你就真的長生不老了嗎,你就真的得到神仙的境界了嗎?所以“石橋東望海連天,徐??諄聿坏孟伞保爸鼻病?,“直”是就算,“遣”是使得,就算你能夠使麻姑給你搔背。這是古人的一個傳說,說這個麻姑的指甲特別長,有一個人看到麻姑的像,就忽發(fā)狂想,說這么長的指甲,我后背如果癢的時候,讓她給我搔一搔背多好呢!這是對于麻姑很不尊敬的說法。但是李商隱說,就算你見到了麻姑,就算你跟這個神仙有這么親近的接觸,你可以讓她為你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你真的就長生不死了嗎?就算你見到了麻姑,你能夠把生命留下來,等到滄海變成桑田嗎?不可能的。不用說你見不到麻姑,見到麻姑你也改變不了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所以你看,李白的那種開闊博大的氣象,杜甫那種沉痛的直接的悲哀,李商隱的這種綿渺的難以言說的情思,都是七言絕句,寫出來這么不同的各種的風格和境界。

最后我要談一談我與李義山合作的幾首七言絕句,也就是《夢中得句雜用義山詩足成絕句三首》,這三首詩中我的句子都是夢中得句。我從前常常做夢,還在夢里邊夢見詩詞。有時候我夢到一副聯(lián)語,有上下聯(lián)兩句,是完整的。有時候夢到一兩句詩句,但是詩至少要有四句,一兩句是不完整的。我醒來以后,就想給它湊完整,可是夢里邊是隱意識的,subconscious(下意識的),醒來后,清清醒醒的,就找不到夢里邊的感覺了,而且從隱意識到顯意識就會有很多造作的意思,就顯得不自然了。而恰好李商隱的詩常常寫得朦朧不清楚,所以我就拿過來幾句他的詩,和我的夢中得句湊在一起,湊成一首完整的詩。先來看第一首:

換朱成碧余芳盡,變海為田夙愿休。

總把春山掃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

“換朱成碧余芳盡,變海為田夙愿休”這兩句是我夢里邊的句子,紅花都謝了,變成滿樹的綠葉,“換朱成碧余芳盡”,所有的花都零落了,春天已經(jīng)走了?!白兒樘铩保乙苍?jīng)想要把滄海變成桑田,就是把世界這些不平、不幸的地方都能夠挽回,但我這個愿望不能達成,所以是“夙愿休”。“換朱成碧”“變海為田”其實都是成語,但是我在夢里還不只夢到兩個成語,我夢到的兩句是對句,醒來后用了兩句李商隱的詩,可是這兩句詩跟李商隱本來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了。

“總把春山掃眉黛”出自李詩《代贈二首》的第二首,李氏的原詩是: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李商隱一生仕宦都不得意,所以有時候他的詩是寫得幽怨哀感的,可是有的時候他也有輕薄、不大莊重的一面?!洞浂住肪褪谴藢懡o相愛而不得不分離的對象的詩,本身沒有特別的意思。

至于“雨中寥落月中愁”,則出自李商隱的另一首題為《端居》的詩,這首詩所寫的是他自己真實的情感: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遠書歸夢兩悠悠”,是因為李商隱一輩子都在外地,在幕府之中,一直與妻子分離,接不到家里的信,連做夢也不能夠夢到回家,所以“只有空床敵素秋”,他一個人當然是很孤獨寂寞,他要面對的是“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的現(xiàn)實。這是李商隱真正寫自己的感情,而且寫得不錯的一首詩。

李商隱的這些詩都是本來就在我的腦子里,我并沒有費很大勁去查很多詩來拼湊,夢中得到“換朱成碧余芳盡,變海為田夙愿休”兩句,我就很自然地將“總把春山掃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和它們拼在一起了。結合起來的時候就跟李商隱原來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了,而是有了一個新的意思。

其實很多詩是不需要講,也不可以講的,我當時夢里邊跑出來兩句詩,就把李商隱這兩句詩很自然地湊上去,完全把他的原意丟開了。夢中這兩句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換朱成碧”“變海為田”都是古人常說的話,可是我在夢中把它結合起來,變成兩個對句“換朱成碧余芳盡,變海為田夙愿休”,就不只是兩句成語了。對偶的句子中自然有一種張力,“換朱成碧余芳盡”說的是生命之不能久長,這是一種悲哀,“變海為田夙愿休”說的是期待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這是另外一種悲哀。兩個一對就有了一種張力,生命是短暫的,愿望是難以完成的。在這雙重悲哀之下,你雖然是在現(xiàn)實上失敗或者失落了,但是你沒有放棄自己,而是“總把春山掃眉黛”,在唐人的詩歌傳統(tǒng)中,“掃眉”表示一種愛美的、要好的心情,說的是自己的努力,雖然現(xiàn)實是失敗的,但是我沒有放棄,堅持自己要好的、向善的持守和情意,“總把春山掃眉黛”,這是一個向上的轉折,可是外在卻依舊是“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切都落空了,最后還是失落的悲哀。把我的夢中得句和李商隱本來不相干的兩個句子湊起來,就有了比較沉重的深意。

再來看我《夢中得句》的第二首:

波遠難通望海潮,硃紅空護守宮嬌。

伶?zhèn)惔盗压律?,埋骨成灰恨未銷。

同樣的,這首詩的頭兩句是我的夢中得句,也是兩個對偶的句子。“波遠難通望海潮”,《洛神賦》中說“托微波而通辭”,如果水里邊有游魚,水中的魚就會給我?guī)硇畔ⅲ墒沁@個水波那么遙遠,魚很難渡過,也就沒有消息從遠方傳來,所以我說“波遠難通”,而“望海潮”本來是一個詞牌的調子,這里是希望真的有海潮可以將消息帶到遠方的意思。我說“波遠難通望海潮”,象喻著消息完全斷絕了,但是“硃紅空護守宮嬌”,古人說用硃砂喂養(yǎng)一種叫守宮的動物,等它的身體變紅了,把女子的手臂刺破,滴上守宮的血,再揉進去,就會在女子手臂上留下紅色的印記,如果這個女子守住了自己的貞潔,那么守宮砂就永遠都會保持住鮮艷嬌紅的顏色。這里是說雖然消息斷絕,離別了或者沒有希望了,但是我守得住我的硃紅,我的持守是沒有改變的。這里的“硃紅”是與“波遠”相對,“硃”和“波”都是名詞,“遠”和“紅”都是形容詞。這兩個對偶的句子對起來就有了一種張力。

“伶?zhèn)惔盗压律瘛背鲎岳钌屉[的《鈞天》,這首詩本來也是有深意的,原詩是:

上帝鈞天會眾靈,昔人因夢到青冥。

伶?zhèn)惔盗压律?,卻為知音不得聽。

李商隱常常以為自己不得意,沒有知音,這首詩也表達了這個意思。“鈞天”是天之中央,上帝居住的場所,所謂“鈞天廣樂”,是完美而博大的天上的樂曲。上帝在鈞天之上與眾靈相會,有人很幸運,做夢就可以到青冥之上,就能夠聽到鈞天之美樂,可是一個極有音樂天才的人卻不能夠去參加。“伶?zhèn)惔盗压律?,卻為知音不得聽”,伶?zhèn)愂枪糯粋€樂師,是音樂方面的天才,能夠制造樂器并規(guī)定樂律,他的笛子吹得非常好,李商隱說他的竹笛的材質是孤生之竹,一方面是因為傳說用孤生的竹子做的笛子,聲音特別響亮,另一方面,也隱寓了他的音樂天才之不同于俗,而現(xiàn)在則是即使他“吹裂”這孤生之竹,也絕然沒有知音見賞的那種失落和悲哀,這是李商隱真正寫自己之不得知賞的感情的詩。

“埋骨成灰恨未銷”出自《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為了要押韻,所以我把原句的“休”字改成了“銷”字,原詩是:

星使追還不自由,雙童捧上綠瓊辀。

九枝燈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樓。

鳳女顛狂成久別,月娥孀獨好同游。

當時若愛韓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韓錄事是他的一個朋友,李商隱喜歡跟朋友開玩笑,特別是在他的朋友有一些愛情的經(jīng)歷的時候。韓錄事跟一個宮中的女子相愛,可是這個女子被朝廷送入道觀之中去了。前六句所寫都是這個女子與相愛的韓錄事離別后孤獨的情狀。最后兩句說當時你們兩個是相愛的,可是現(xiàn)在永遠見不到面了。這本是他戲弄朋友韓錄事的話,可是我把它和我的夢中得句結合在一起就變得嚴肅,而且具有深沉的意蘊了。

首句“波遠難通望海潮”是寫隔絕的悲哀,次句“硃紅空護守宮嬌”則是寫持守的堅定,是一個人在失落之中的持守?!傲?zhèn)惔盗压律?,埋骨成灰恨未銷”,說的是人生的失落,你雖然有美好的才智、美好的愿望,也盡了很大的努力,可是沒有得到一個相知相賞的知音;雖然有很好的持守,但畢竟都落空了,所以是“埋骨成灰恨未銷”。

接下來是《夢中得句》的第三首:

一春夢雨常飄瓦,萬古貞魂倚暮霞。

昨夜西池涼露滿,獨陪明月看荷花。

這首詩其實只有最后一句“獨陪明月看荷花”是我夢中的句子,前面的三句都是李商隱的。你要拿李商隱的詩來對照就會知道,李商隱的詩與我要寫的完全無關。李商隱這個人,有深刻、悲哀、沉重的一面,但也有輕薄、輕佻、愛開玩笑的一面。所以我用的詩,在他的詩里面不都是好的詩,但是被我拿來重新一組合,就給了它們一種嚴肅沉重的情意。

“一春夢雨常飄瓦”出自《重過圣女祠》,本來只是形容圣女祠當時的景物: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李商隱早年也曾經(jīng)入過道,有很多女性的道友,一方面可以說他所寫就是道觀中男女的感情;另一方面,圣女祠是他從老家河南到長安去的路上所經(jīng)過的一個地方,他有好幾首寫圣女祠的詩,也可能有很多他自己仕宦不得意的失落的悲慨在其中。這是一種雙重的結合,很難指說的。

“萬古貞魂倚暮霞”出自李商隱的《青陵臺》:

青陵臺畔日光斜,萬古貞魂倚暮霞。

莫訝韓憑為蛺蜨,等閑飛上別枝花。

這首詩寫的是韓憑和他妻子的故事,康王奪走了韓憑的妻子,還囚禁韓憑,韓憑因此而自殺死了,他的妻子為了殉情,事先把自己的衣服弄得腐爛,從高臺上跳下來,別人因她的衣服腐爛而救護不及,她就跌死了,傳說這兩個相愛的人同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樣變成了一對蝴蝶??墒抢钌屉[又跟人家開玩笑了,說女子是貞潔的,她的丈夫死了,而且是為了她而死的,所以這個女子隨之也殉節(jié)而死,所以是“萬古貞魂倚暮霞”。但李商隱接著說“莫訝韓憑為蛺蜨,等閑飛上別枝花”,你們兩個人都變成蝴蝶了,可是你有沒有想到你為了韓憑而死,但韓憑變成蝴蝶以后又會飛到別的花朵上去了。這首詩李商隱原來只是寫一個歷史的傳說,而且態(tài)度并不嚴肅,甚至有些輕薄。

下一句“昨夜西池涼露滿”出自李商隱的《昨夜》:

不辭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塵暗燭房。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這首詩前面已經(jīng)講到,是李商隱比較好的一首詩,他把平生之不得令狐之諒解的悲哀分做兩步去說,體現(xiàn)了李商隱詩的特色?!谤書_妒年芳”是可悲哀的事情,是年命的短暫無常,是生命的落空,但李商隱進一步說,我不逃避人生年命無常的這種悲哀、痛苦,“但惜流塵暗燭房”,我所覺得可惋惜的是我很光明的燭房的心蕊被塵土給遮暗了。人生的短暫無常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李商隱認為他的不幸是自己的心志一生得不到表白?!白蛞刮鞒貨雎稘M,桂花吹斷月中香”,我們常常說月中折桂也代表一種仕宦,一種科考的得意,可是現(xiàn)在不要說我上不到蟾宮,折不到桂花,我連桂花的香氣都聞不到了。按照一般傳統(tǒng)的說法,李商隱這首詩是因為他當年受令狐楚的知遇,但后來他跟王茂元的女兒結了婚,而王茂元跟令狐楚分屬唐朝政治上兩個不同的黨派。令狐楚去世后他的兒子令狐绹一輩子都不諒解李商隱,后來令狐绹官至宰相,如果肯對李商隱稍加援手,提拔他一下,李商隱就不會如此流落了,可是令狐绹終身沒有消解對他的怨恨,李商隱多次表白自己的感情,令狐绹都不接受。這首詩中李商隱是真正寫自己的失落,是一首好詩。

“一春夢雨常飄瓦”,你有夢嗎?你曾經(jīng)有過一些向往嗎?那么縹緲的,那么恍惚的夢就隨著雨絲飄飛在瓦上,這是一種綿渺的情思?!叭f古貞魂倚暮霞”,“魂”,你的精神,你的靈魂,“貞”,那種堅貞的持守,萬古的貞魂,你那種堅持的品格,像什么一樣?就像西天的那一片彩霞,你的那種持守的精神就像西天的彩霞一樣的高遠而美麗。而“昨夜西池涼露滿”,但是光陰是不停留的,秋天來了,那個西池的荷花也零落了。“獨陪明月看荷花”,只有這句話是我的,沒有人欣賞涼露之下凋零的荷花,是我自己孤獨的陪著天上的明月來看荷花。

我用了李商隱的詩,但是我都給了它們我自己本身的一種情意,而且所表現(xiàn)的情意和境界都是完整的。我把自己夢中隱意識的活動與李商隱的詩做了一種微妙的結合,嘗試給夢中無意識的語言做了一種顯意識的詮釋。

(葉嘉瑩,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附錄:《獨陪明月看荷花》解題

早在2007年,溫哥華的華僑互助會曾經(jīng)出版過一冊陶永強先生翻譯的我的詩詞的英譯本,題名叫做《獨陪明月看荷花》。此書之出版,蓋全出于陶先生一人之力。將要付印前,陶先生要我為這冊譯詩寫一篇序言。我的序文之標題是《敝帚精裝》,因為我自己以為我的詩詞只是一把“敝帚”,而這本譯詩之設計則極為精美,特別是謝琰先生為這些詩詞所寫的書法,其風神之清逸秀美,實在給我的詩詞拙作增色不少。最近中國的外研社要將此書重版,既請?zhí)障壬衷黾恿硕嗍鬃g詩,更請?zhí)障壬鷮懥艘黄蜓浴S谑浅霭嫔缇吞岢鲆乙苍賹懸黄蜓?,我對自己的“敝帚”實在沒有什么可以再說的話,于是就想到何不從此一冊譯本的標題談起,寫一篇“解題”來充數(shù)。

陶先生將此一冊譯詩題為《獨陪明月看荷花》,可能有一個聯(lián)想,我出生于陰歷六月,中國習俗以為這是荷花的月份,因此我的小名就叫做“小荷”,所以陶先生就取了這個帶有“荷”字的標題。至于“荷”字對我而言,則頗有一種自我象喻的意味。不過這一句詩原來卻只是我在睡夢中偶然夢到的一個句子,所以在顯意識中實在并沒有什么托喻的想法。不過我對于此一夢中之句頗為喜愛。夫水中之荷既是出泥不染,天上之月更是光影澄明,如此則“獨陪明月”而“看荷花”,對我而言就似乎也有了一種象喻的意味。因此就頗想把此一夢中斷句湊成一首詩篇。不過醒后的語言,卻再也找不回來夢中的清妙之境了。無奈之下,于是就想到了李商隱的一些詩篇。李氏之詩往往有一種朦朧之美,與我之夢境的迷離似乎頗有相近之處,因而我就摘取了李氏的一些詩句,斷章取義地集成了一首七言絕句。陶永強先生似乎對于這首詩頗為賞愛,因此在他的譯稿中,遂翻譯了這一首夢中得句的詩。但陶先生井未說明我所引用的李商隱詩的個別出處。我現(xiàn)在就想把李詩三句之出處,略加說明:

一、“夢雨”句,出于李氏《重過圣女祠》一詩之首句;

二、“貞魂”句,出于李氏《青陵臺》一詩之次句;

三、“昨夜”句,則出于李氏《昨夜》一詩之第三句。

關于李氏這三首詩之本義,此處不暇詳論,如果只就我的斷章取義而言,則首句“一春夢雨”所象喻的,可以說是一種幽微隱約而飄忽不定的情思;第二句“萬古貞魂”所寫的則是一種上沖霄漢的光影,李詩原意蓋用以象喻一種堅貞之品節(jié)和持守;第三句詩所指示的則是詩人所處身的一個時空之場所。那么在此種情思、持守與境界的背景下,其中之人物又如何呢?于是遂有了“獨陪明月看荷花”的一句結語,也就是在我的夢中出現(xiàn)的,莫知其所由來的一句詩。

以上是對于此一冊譯詩之標題,所做的簡單的說明。至于見仁見智,則有待于讀者自己的品味和詮釋了,是為解題,聊以代序。

猜你喜歡
仄仄平仄李商隱
為什么要像李商隱一樣寫詩
中華詩詞(2023年9期)2024-01-27 11:43:34
嘲桃
石榴
兒童繪本(2020年10期)2020-06-01 07:49:07
平仄譜:閱讀格律詩的一把金鑰匙
新閱讀(2018年6期)2018-09-10 14:25:55
偶感
學詩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春天的馬蹄聲
故事林(2016年8期)2016-04-20 07:59:40
滇風詩說
云南畫報(2016年12期)2016-02-06 09:01:49
深研句式 探尋詩律
文史雜志(2014年6期)2014-11-06 21:08:08
山东省| 北碚区| 中西区| 壶关县| 霸州市| 高陵县| 开平市| 通城县| 河间市| 巫山县| 定州市| 巩义市| 临泽县| 海兴县| 本溪市| 鹰潭市| 惠来县| 湟源县| 昌江| 巩留县| 逊克县| 广宁县| 洛隆县| 黄陵县| 沧源| 泽库县| 江北区| 福清市| 临汾市| 清河县| 五指山市| 宁陵县| 五大连池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夹江县| 海伦市| 普宁市| 阿克陶县| 淳安县| 定陶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