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明剛(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p>
先來看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你從來上班都很準時,某天領導通知第二天有重要會議,不許遲到,而從來不遲到的你,第二天偏偏就遲到了……
你早上起來在院子里遇到一只黑貓,你覺得自己今天肯定會遇到倒霉事情,結果一出門就發(fā)現重要的東西忘帶了,或者途中出現一些小意外……
一件物品一直沒什么用處,你剛把它丟掉,就需要用到它了……
你出去游玩,越是不想讓人看見,就越會碰到熟人……
你在超市排隊付款,隔壁一排總是動得比較快,當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得比較快了……
你打出租車,在一個地方等半天沒車,你剛換個地方,原來的地方就有車來,等你跑回去,卻已經被別人乘走了……
這是很多人有過的經歷,它有一個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專用名詞——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由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Edward A·Murphy)提出的。
墨菲定律為什么這么“神奇”?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
簡單來說,就是好事不靈壞事靈。
上述那些經歷,對于常人來說,可能會暗自罵一句“真倒霉”,除此之外并不會造成持續(xù)的不良影響,而且很快就會忘之腦后了。
但對于抑郁者來說,這些體驗就會成為阻礙他們理性認知的“魔咒”,使他們陷入到負性情緒的陷阱中。
抑郁者總是有負性認知,心里常常充滿悲觀,他們總是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并由此帶來負性的情緒體驗,負性認知和負性情緒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他們總是為自己的負性思維尋找“支持證據”,以此來證明事情就是這么糟糕,這導致了他們困在惡劣的情緒“沼澤”中,被那只“抑郁黑狗”撕扯著,越陷越深,無力自拔。
在抑郁者的生活中,墨菲定律無處不在,他們由此堅信自己就是倒霉的、不好的、錯誤的,他們把這些“糟糕”體驗視為命運對自己的懲罰。
我是不夠好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
都是我的原因,都是我的錯;
我的痛苦是我自找的,我應該受到懲罰;
沒有人可以理解我,我也不需要有人理解;
我注定是被世界遺棄的,我覺得很孤獨;
所有的快樂都是暫時的,不會長久;
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這些錯誤信念就像一個封印美好的“魔咒”,把抑郁者的世界變成了絕境,沒有陽光,沒有快樂,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要擺脫抑郁情緒的糾纏,首先要打破墨菲定律造成的“抑郁魔咒”,把那條“黑狗”關進籠子里去。這首先需要讓他們弄清楚,墨菲定律之所以“靈驗”的原因。
墨菲定律的“神奇”與“過度關注”和“選擇性消極關注”的認知曲解有關。
“過度關注”是指當某件事情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就會擔心出錯而過度關注,造成心理緊張,心理緊張打亂我們原本正常的節(jié)奏和頻率,越擔心越出錯就是這個原因。
抑郁者的情緒總是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往往會出現過度關注,這樣一來事情反而更容易搞砸,失敗又導致他們的自信心受挫,自我認同降低,自罪自責,從而更堅定“我不好”的錯誤信念,退縮回自己的世界里,不敢再去輕易嘗試。
“選擇性消極關注”是指當我們擔心某個事情發(fā)生時,我們的注意力就會選擇性地去搜索和尋找支持消極的“證據”。
比如,上文提到遇到黑貓會覺得“倒霉”,這讓我們很快會把“倒霉”和忘帶物品、有人出殯、遭遇堵車、突然變天、沒趕上班車、小意外等事件關聯起來,來證明遇到黑貓確實是會帶來厄運。
其實這些小意外每天都在發(fā)生,只是平時不會在意,是黑貓的寓意讓我們選擇性地去關注消極事物,從而印證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抑郁者的認知思維中,選擇性消極關注很明顯,他們總是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而忽略積極的一面,對于快樂、美好、幸福視而不見并極力回避,他們認為這些美好和自己無關,仿佛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打破負性思維,是改善抑郁的一個關鍵,糾正負性認知,緩解焦慮情緒,重建理性的認知模式,通過積極的愉悅體驗讓他們逐漸找回信心,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同時要耐心地幫助他們自我探索、自我覺察,鼓勵并支持他們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內心生出希望,產生自我改變的動力,最終擺脫抑郁的困擾,重返健康積極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