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我有一個獨特的技能:可以分辨出一個人是否在跟父母打電話。
因為跟父母通話的特征是很明顯的: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轉(zhuǎn)身一接起爸媽的電話,立馬變成冷漠臉:嗯、啊、知道了、沒事兒我掛了啊。
我們可能也會有類似的體驗:對不熟的人,即使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也會有禮貌地表示“您說得很有道理”,卻會直接懟好朋友“你懂啥!”其他人一個錯誤犯了N次,我們還能和顏悅色地第N+1次跟對方解釋;男朋友忘記了自己愛用的護膚品牌子,立馬氣到炸裂: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我說話!
好像一對上自己親近的人,我們的耐心值就“唰”的一下減半了,盡管發(fā)完脾氣心里也會愧疚,可下一次還是摟不住火兒。
同事平時工作效率特高,微信有消息都是秒回,永遠保持“好噠”“沒問題”的態(tài)度。但下班后,對著爸媽發(fā)的那一大串關(guān)心語音,心里卻騰起煩躁和怒火:“嘮叨什么??!煩死了!”同事也反省過原因,她的感覺是:白天裝了一整天的人,太累了。每天的好脾氣和壞脾氣是有份額限制的,今日份的好脾氣都在工作中用完了,到家就裝不下去了。
在公開場合,我們常常要花力氣維持友善甚至熱情的專業(yè)形象。但面對最親的家人,我們可以不用顧慮那么多。這并不是故意怠慢父母,只是更愿意卸下偽裝,拋下顧慮,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喘息的機會。在親密關(guān)系中,比起把事件梳理清楚,道理講得通透,我們更希望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能得到對方的理解和關(guān)懷。
我有個同學(xué),平時跟人說話都是細聲細氣的。有一次,我偶然聽見她給男友打電話:“你怎么這么慢?遲到了我揍你?。 闭Z氣特別激烈。以為馬上要吵架了嗎?不,我靈敏的鼻子立馬嗅出了:這是一碗憤怒口味偽裝后的狗糧。關(guān)系好的人,才敢如此無所顧忌地對對方釋放負面情緒,因為彼此感到安全。
有時候我們和父母發(fā)脾氣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相信對他們發(fā)點小脾氣,不會造成什么無法挽回的后果。但對外人發(fā)脾氣,我們無法預(yù)料,也無法承擔未知的后果。
憑什么對你好的人,卻要承擔你糟糕的脾氣?這聽起來很不公平,但有人恰恰羨慕這種不公平。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就是個乖孩子,從不敢跟父母發(fā)脾氣。有一次我們出去玩時,我媽打來電話,我像往常一樣不耐煩地說:“行了知道了,沒事兒掛了?。 ?/p>
她對我說:“好幸福啊,真羨慕你。在我家,我說話從來都不敢對父母有一點點不尊重的語氣?!蔽夷軌蚶斫馑龑τ凇靶腋<彝ァ钡亩x,在不和諧的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是不被允許發(fā)脾氣的,尤其是小孩子。而當一個家庭不允許任何負面情緒的存在時,它也不是個健康的環(huán)境。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要給“窩里橫”洗白。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想對親友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也并不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
但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沒有人天生就應(yīng)該是別人惡劣情緒的垃圾桶,親近的關(guān)系并不能成為我們肆意發(fā)火的理由。假如我們仗著對方的包容一味宣泄自己的負面情感,盡管對方可能不會因此離開你,但他也會受傷。當我們說“我今天不開心,可能沒辦法跟你愉快地玩?!?,這是在一段安全的親密關(guān)系中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如果我們大吼“我這么不開心了,你怎么還來惹我?快給我滾”,就變成了恃愛行兇。
所以,如果你上完課、下班后很累了,面對爸媽小心翼翼的關(guān)心語音,或是不合時宜的來電,也許可以試著脫去“憤怒”的外衣,向最親的人,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