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太湖花山讀慶忌

2018-11-15 12:58
雨花 2018年8期
關鍵詞:伍子胥花山吳國

問君誰是捉刀人

仲春四月,入住位于花山山踝的“花山隱居”別院。清晨5點多就被鳥鳴驚醒了,仔細辨認,像是杜鵑鳥。叫聲并不激烈,清麗而悠長,就像從花山鳥道上逶迤而來的一道道沾滿露水與禪意的亮音。清代才子歸莊寫道:“華山固吳中第一名山,蓋地僻于虎丘,石奇于天平,登高遠眺,不減鄧尉諸山?!蔽乙姇r間還早,就開始閱讀床頭的《天池花山詩文選粹》,風景、題跋、名人、隱者、修道、尋花、古月、帝王、恭和御制……遍布了天頭地腳。書里收錄了清代華山寺住持釋曉青數(shù)十首佳作,讓我欲罷不能。

釋曉青( 1629-1690),俗姓朱,字僧鑒,蘇州吳江人。父天相,有孝行。曉青自幼出家,穎悟警絕,其師授以經(jīng)偈,可以過目不忘。詩心逶迤往復,淡蕩清和。吳中縉紳王時敏、徐元文等與之往來,交相譽之。曉青初受經(jīng)于中峰,繼學道于靈巖,后工詩于花山??滴跫核葰q( 1689),圣祖南巡駐蘇,聞曉青名,召見行在,命賦即事詩一章,大加獎寵。其事具載志錄。翌年七月,曉青卒于花山,時年六十有二。其《山居詩和楕堂禪師原韻》40首從一派吳儂軟語中峭拔而起,硬語盤空,第三首凸顯其指心見性的妙語:

全經(jīng)剖出自微塵,不屬生因?qū)倭艘颉?/p>

顧我原非求劍客,問君誰是捉刀人。

一鉤如許光仍舊,三點成伊象轉(zhuǎn)新。

狼藉家私收未得,碧天明月照無垠。

就這樣,我一邊沉浸在“爐香深撥求余火,未肯甘心陷死灰”的歷史語境里,一邊沿石徑步入花山山林。

據(jù)清代刊印的《華山書》記載,吳中華山自東晉僧人支遁開辟道場,兩千多年間,名剎古寺香火不絕,一路上勒石、摩崖題款有上百處之多,“出塵”“隔凡”“龍頷”“吞石”“邀月”“且坐”……白居易、范成大、黃公望、文征明、王世貞、錢謙益、沈德潛、畢沅等諸多文壇巨匠都慕名而來,留下了眾多名篇佳構(gòu)。這種“一路奇石皆鐫大字而朱涂之”的文化招貼,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才子歸莊就不以為然,認為大煞風景:“蓋山川洞壑之奇,譬見西施,不必識姓名然后知其美。今取天成奇石而加之鐫刻,施以丹雘,是黥鼻西子也,豈非洞壑之不幸乎?” 在我看來,“黥鼻西子”固是事實,而渴望與“日月同輝”才應該是更深層次的動機吧。不過,看見那么多游客紛紛靠上去撲下身子與歷史遺跡合影,就說明他們深愛歷史與祖國。

可是,文人墨客忘情山川,寄嘯風月,個個把酒(或把腰)臨風,誰還記得那個叫專諸的勇士呢?誰還記得那個如湖上大風一般的吳國公子慶忌呢?近年,在蘇州花山一帶就出土了一把吳國春秋時期的青銅戟,專家認為花山有可能是吳國的兵器儲藏點。距離花山山門不遠處是白馬澗,那里曾是吳王夫差牧放戰(zhàn)馬之地,也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處,散落有飲馬池、謝越嶺、澗上草堂、洗心泉等歷史點位……

一陣大風帶來了太湖的水汽,雨點劈頭蓋臉。我疾步登上花山山頂蓮花峰,這就是“花山”名字的出典。蓮花峰上孤懸兩塊突兀的花崗巖巨石,高達數(shù)米,上寬下窄,宛如飛來的兩頁簡書。立在峰頂之上,向北眺望,可見一座較為低矮平緩的山嶺與花山伸臂相擁。一座黃墻黛瓦的道院掩映在山腰叢林。這就是吳王夫差來此祭祖之地,叫“賀九嶺”。

賀九嶺有東、西兩座山關,為明代建造的拱形石門。進入東石關,拱圈和兩壁均由花崗石砌成,石壁上刻有圖案,因年代久遠,已漫漶不清。連接石關門是一條石砌道,古道強力翹起,通往普濟道院前。古銀杏之下,一塊鑿有臺階的巨石上,鐫刻國民黨元老、朱德的老師李根源書寫的14個大字:“志載,吳王登此賀重九,故有名嶺云”。這里記錄著一段歷史故事:吳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為替父報仇,大力擴充兵員,吳國民怨沸騰。相國伍子胥趁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讓吳王登上姑蘇城西的山嶺,禮拜天地和吳王闔閭的神主牌位,并從吳國挑選出一百位老壽星一起參加這一隆重的慶典。伍子胥趁機宣揚,大王注重孝道,以此消弭民怨。此后這座山便稱為“賀九嶺”。舊時太湖邊東山鎮(zhèn)還有壽墳山登高之俗,鄉(xiāng)民多領著自家兒女去墳后摸石刻壽星頭,俗信可以添壽益壽。

清代葉昌熾《香溪好》(十七首)之八云:“卜宅香溪好,荒阡近在西。生金鐫短碣,埋玉筮幽棲。寂鑒三朝寺,九日梯在枕。童烏先地下,骍角我慚犁?!痹娙俗宰⒃疲骸霸陔]未歸即,卜地于天池山麓,歸后為亡兒營葬,并自營墓域距瀆十里而遙。天池山寂鑒寺接引佛龕及山門外石室有元碑二,至正中釋道在之登高,賀九嶺相傳為吳王登高賀重九處,度嶺即華山。初,地蓋天池,在華山之陰也?!蓖癁鯙闈h朝“西道孔子”揚雄之子,聰穎早夭。那么活到如今的耄耋之人,如何來面對這樣的天才呢?

“細人”要離

往事一如花山鳥道的階梯,磨滅漫漶,層壘而上,但依然還是可以辨認一些原貌。

《史記·刺客列傳》中,沒有記載要離刺慶忌這一歷史事件。我推測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雖然司馬遷非常清楚這件事,因為《呂氏春秋·忠廉》篇當中就記載有“要離刺慶忌”一事,但沒有確鑿的史料來證實它是否是真實的歷史,所以沒記。二是在太史公看來,要離之舉,太過極端,已“不軌于正義”,所以忽略了。而后一點,在我看來正是司馬遷放棄此事件的根本原因。

后人知道要離刺殺慶忌的故事,除了來自《呂氏春秋·忠廉》之外,更多的是從趙曄的《吳越春秋》里,才知曉這足可讓時光凝結(jié)的極端之舉。

公元前515年四月,專諸成功刺殺吳王僚后,吳王闔閭又策劃了第二次行刺,引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極端的人物——要離。

吳王僚被刺身亡,他的兒子慶忌逃到衛(wèi)國避難。慶忌是名聲在外的勇士,史書上只舉了三個例子:他身手奇快,四匹馬拉的車都追不上;而且行動敏捷,別人用滿弓之箭射他,他竟然可以用手接箭。另外傳說王僚、慶忌力大無窮,立于旱船上撐篙,石船能移動前進。闔閭想到如此神勇之人,處心積慮要為父報仇,正在衛(wèi)國招兵買馬,該怎么對付?這成了闔閭的心病,某天他對伍子胥說起了此事。

伍子胥開導他說:“又何懼焉?臣之所厚其人者,細人也,愿從于謀?!?/p>

伍子胥推薦的“要人”,其實是一個“細人”。

要離在太湖捕魚為生,殺戮顯然不是他的本業(yè)。要離身高不足五尺,當時一尺約合現(xiàn)在23厘米左右,可見要離身材矮小,腰圍一束,骨瘦如柴,形若病夫,時人呼為“細人”。這里的“細人”,也是小人、草民的意思,可見要離的身份非常低微。既如此,要離有什么能耐可以承擔大任呢?

伍子胥同樣舉例:要離“折辱壯士椒丘欣”的事情很能說明“細人”并不“細”。

“要離庭辱椒丘訴”的故事,最早見于《韓詩外傳》,此書中有數(shù)條論及吳越本事。

齊國壯士椒丘欣出使吳國。在淮河渡口,馬匹突然被水怪奪去。他手握利劍入水,與水怪斗了幾天,最后打敗水怪,但自己也失去一只眼睛。來到吳國后,他豪氣沖天,吹噓自己的勇猛。要離當場羞辱了他,他非常氣憤,當夜就準備手刃要離。要離回家后,大門不關,房門不閉,披頭散發(fā)躺在床上,毫無懼色。椒丘欣一手持劍,一手揪住要離頭發(fā),說要離有三個該死的錯。

要離出奇地平靜:“吾無三死之過,子有三不肖之愧:吾辱子于千人之眾,子無敢報,一不肖也;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前拔子劍,手挫吾頭,乃敢大言,三不肖也。子有三不肖而威于我,豈不鄙哉?”一番話后,椒丘欣擲劍而長嘆:“吾之勇,人莫敢眥占(用眼角斜視,表示不屑)者,離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壯士也。”

這是一場動口不動手的較量,要離的劍并未出鞘,但他比劍更為鋒利的口才與機敏,已經(jīng)展露出來。

經(jīng)過這番介紹,聽者沒人不動心的。但是,當其貌不揚、猥瑣矮小的要離出現(xiàn)在闔閭跟前時,闔閭不禁大笑起來。《呂氏春秋·仲冬》有一條很有意思的記載,說他“拔劍則不能舉臂,上車則不能登軾”,怎能做得了巴蛇吞象一般的偉業(yè)?

比劍更鋒利的,自然是要離的嘴巴:“臣細小無力,迎風則僵,負風則伏。”說完這些話,他又輕描淡寫地補充了一句:“但是,我能殺慶忌!”

要離甚至總結(jié)道:“善殺人者,在智不在力,臣能近慶忌,刺之如割雞耳!”

這是一句什么話呀?殺慶忌如探囊取物,在闔閭聽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于是,一出極端主義的苦肉計開始出籠了——

次日,伍員同要離入朝,他力薦要離為將,請兵伐楚。闔閭故意越看越不順眼,罵了起來:“寡人觀要離之力,不及一小兒,何能勝伐楚之任哉?況寡人國事粗定,豈堪用兵?”

要離說:“你真是不仁的王啊,子胥為王定吳國,王乃不為子胥報仇乎?”

闔閭大怒:“此國家大事,豈野人所知,奈何當朝責辱寡人?”叱力士執(zhí)要離并斷其右臂,囚于獄中,遣人收其妻子,伍員嘆息而出,群臣皆被蒙在鼓里。

要離因罪,他的右手被闔閭剁下來了;要離的妻、子一并被闔閭殺了,而且放大火焚燒了房子……滿朝文武親眼所見,心驚膽戰(zhàn)。消息迅速從吳國傳至衛(wèi)國,傳到了慶忌的耳朵……

幾個月后,當只剩左手的要離蹣跚著身子出現(xiàn)在衛(wèi)國慶忌的面前時,慶忌獲得了一種難以言狀的滿足,這仿佛是一個好兆頭,他哈哈大笑起來:“來投奔我吧,我可以為你報仇!”

要離臉色發(fā)青,一副心如死灰的樣子。他感嘆道,自己幾乎是個廢人了,因而十分感激慶忌的慷慨,他對慶忌說了這樣一番“復仇計劃”:“吳國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闔閭可得也。何不與我東之于吳?”面對這樣的“細人”,慶忌不能不信。

訓練三個月后,慶忌從水路出征吳國,初戰(zhàn)告捷,慶忌的艦隊夜泊于太湖,他與要離同坐一條戰(zhàn)艦上指點江山。慶忌坐在船頭,要離手持短矛侍立其后,煙波浩渺的太湖水面讓人平靜。突然一陣大風迎面撲來,風裹挾著腥味如同一股股殺氣,猝然把要離吹起。瘦弱的要離頂風起身,黑鷹一般打開了翅膀,突然收攏,借助風勢,以獨臂猛刺慶忌。

短矛透入慶忌胸部,穿出后背。但慶忌是血勇之人,伸手把要離倒提起來,重重拋向太湖的波濤。要離游回船邊,再次被他提起,拋出去,就像是在扔一條死狗。如此三次后,哈哈大笑的慶忌把要離提起來放在自己膝上,笑著說:“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

左右衛(wèi)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真是罕見的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殺掉兩位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了他,成全他吧!”

這是一個被后世議論不休的舉動。也許,慶忌突然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了。慶忌輕輕倒在船板上,就像酒沉到了酒壇底部,從傷口涌出的血,酒一般反芻往事。他的左右衛(wèi)兵準備釋放要離,但要離不走了,他說:“我有三條罪不容于世。為給國君做事而犧牲我的妻子,不仁;為新國君而殺故國君之子,不義;為了成別人之事,而使我殘身滅家,不智。有此三罪,何面目立于世啊!”言罷,投身于太湖。

船夫把他撈出水,要離問:“為何救我?”船夫說:“你回國后,必有爵祿,何不去接受?”要離慘笑了:“我不愛室家、性命,何況爵祿?你等帶我的尸體歸國,可取重賞?!闭f罷,他單手不可思議地奪過了隨從的佩劍,一剁一劃,砍斷雙足,也割斷了自己的咽喉。

《吳越春秋·要離刺慶忌》的記載比起《呂氏春秋·忠廉》來,更具戲劇性,自然了,也具有更多的虛構(gòu)成分。

何謂從容赴死?在這個故事里得到了平靜的演繹,平靜得就像剖開一根竹子那樣清晰。與其說這是要離事先的計劃,不如說是慶忌的死,使得計劃發(fā)生了劇烈的拐彎。在闔閭與慶忌之間,誰是誰非,無須去分析,不過是殘酷的權力斗爭中,東風壓倒西風的較量。但一個人不惜犧牲妻子生命、自殘直至自殺,想得到什么?要離刺殺成功后,他能得到什么?名么?盡管一些人,就是為名而活著。但一個“細人”,為什么苦苦渴望要名垂青史呢?

要離答應了伍子胥,答應了吳王闔閭,他必須去踐一個諾!我想,如果他答應了慶忌,他同樣會一心去實踐。要離用血勾勒出了一個區(qū)域,并用自己的骨頭做工具,在踐諾之后,又用骨頭挖好了自己的墳墓。他跌進去了。

要離其實是清醒的,應該說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刺殺的邏輯。只是在最后,慶忌的自殺,讓他回到了“五倫”的地界。他用自斷雙足的方法,使那只黑鷹,死得只剩一條翅膀。所以,要離在砍斷自己手臂時,與其說是把手臂抵押給了闔閭,不如說是為陰謀計劃付出的成本,那么在他后來砍斷雙足的時候,他就至少把一條腿,送給了慶忌做禮物。然后,他割肉剔骨,還了他欠的所有孽債!這讓我想起《圣經(jīng)·出埃及記》第21章里的話:“以命抵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鞭還鞭?!?/p>

要離的骨與肉,就這樣裂開!

在這樣的背景下,用船將伍子胥渡過江的漁父,贈食物給伍子胥充饑的瀨水浣女,他們救了伍子胥,先后自沉于長江、瀨水之中,這些都是用死,來踐義的諾!

這一種踐義的血氣,成為了吳越之地最深、最韌的根。

豈可一日而殺天下勇士二人哉

整個太湖水面靜悄悄的,不像碎銀,而是沉思的絲緞。唯有幾只白鷺展翅,卻拽不動古老的湖水。孤影如出岫之云,讓我想起“化作荒莊野鴿飛”的詩句。

要離的墳墓在蘇州胥門內(nèi)梵門橋西城腳下的馬婆墩。后來,就在墳墓附近建有一個巨大的炮座。清朝道光七年,在城腳下水潭邊,人們發(fā)現(xiàn)石碣一方,上刻“古要離墓”四字。況周頤在《餐櫻廡隨筆》里,提到了這個位于吳門專諸巷后城下的殘碑,他轉(zhuǎn)引明朝鄭胄師《耳新》的記載:“‘姑蘇要離墓,其形如阜,不及城堞者,僅尺許耳。相傳初甚低,其后歲高一歲。至萬歷間,好事者為之豎碑墓上,墓隆起竟高于城。一時城外往往白晝殺人,咸怪異之。因仆碑,乃止?!瘬?jù)此,則乾隆時出土之殘碣疑即萬歷間所豎之碑,碑仆后乃斷殘耳,以其地考之亦合。”(見《民國筆記小說大觀》(第一輯),《餐櫻廡隨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0頁)這就讓我們發(fā)現(xiàn),位于蘇州相城區(qū)元和街道里的要離廟,似乎也說明要離應該葬于此地。盡管要離的塑像較為簡陋,但足以寄托千年以后的追思了。

人們不但要爭奪名人的籍貫,也要爭奪名人的墳塋。據(jù)說,伍子胥根據(jù)要離生前遺愿,把要離葬于現(xiàn)在的無錫鴻山楊梅塢中——專諸墓的西首,與梁鴻孟光墓成“品”字形。根據(jù)當?shù)貍髡f,要離家住鴻山之北,大河頭火叉浜口南岸“要家里”(那里有要家車頭電灌站)。據(jù)說他是個漁夫,故宅前東有要潭河(養(yǎng)魚處),西有要家墩(曬網(wǎng)處),鴻山東嶺上的磨劍石,是當年要離磨劍之處。在鴻山周圍曾有姓“要”的人家居住。但這些記載,多是從明朝才逐漸形成的。考量起來,要離的墳塋在蘇州的可能性更大。

陸游詩云:“生擬入山隨李廣,死當穿冢伴要離。”這種感情,在生與死之間鋸子一樣鋸著他的靈魂。在《書嘆》里,他展示了渴望奮然一擊的凌厲——

少年志欲掃胡塵,至老寧知不少伸!

生無鮑叔能知己,死有要離與卜鄰。

西望不須揩病眼,長安冠劍幾番新。

元代著名文學家楊鐵崖詩云:“侏兒三尺干,不配雙吳鉤。中包猛士膽,白日照高秋。忍死屠骨肉,視身若蜉蝣?!鼻宕娙耸Y士銓有詩:“要離碧血專諸骨,義士相望恨略同?!鼻лd之下的歌頌之作,不勝枚舉。到了近代,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緣起》里還寫了下了這樣的詩句:“夕陽芳草要離冢,東海南山下巽田。”聯(lián)想到寅恪老借錢柳因緣來解說明清痛史,河東君死欲葬蘇州與要離為鄰的史實,其中蘊藏著無盡深意!

古人沒有如梁啟超那樣,反復糾結(jié)于“正義”的剖析,他們其實已經(jīng)被要離的血與骨、忠與義徹底感動了。真不知道是古人過于簡單呢,還是今人被概念的標簽弄昏了頭腦。

在我看來,在眾多頌揚里,慶忌是最不該被忽略的人。他其實是甘心“成全”要離英名的另一個俠士。以自己的命和地位,換來另一個人的激烈名聲,這種選擇,也是今人萬萬不可理解的。也唯其如此,慶忌才成為了要離的祭壇。

在古籍當中,慶忌本就是一種精怪的名字。《管子·水地》:“涸澤數(shù)百歲,谷之不徒、水之不絕者,生慶忌。慶忌者,其狀若人,其長四寸,衣黃衣,冠黃冠,戴黃蓋,乘小馬,好急馳。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一日反報。此涸澤之精也”。另外,《太平御覽》卷八八六引《白澤圖》說:“故水石者(之)精名慶忌,狀如人乘車蓋,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魚?!?但這是否是受慶忌之人的影響而來呢?似乎至今無人考證這一問題。但明代陳繼儒在《偃曝余談·卷上》中卻留心于這一現(xiàn)象,他記載道:“西湖昭慶寺后,有慶忌塔,上聳峻壁,下臨深淵,每月明風雨之夜,光怪百出。傳言吳慶忌葬此。然石骨巉露,鞏非容棺之區(qū)。余思水石之精名慶忌,涸澤之精,亦名慶忌:昭慶后所謂慶忌者,得毋怖其精魅,故設塔以鎮(zhèn)之耶?況吳將來應葬越地也?!?/p>

這暗示了我的推測,慶忌塔一出,才附會出了以上傳聞,成精的慶忌,就是俠士慶忌的魂魄。這與漁夫出身的刺客要離,簡直是絕配!

春秋時傳統(tǒng)的“搏獵”故事里,以慶忌最為著名。慶忌“足躡糜鹿”“手搏兕(雌犀牛)虎”的傳說一直激勵人心。一次,在太湖附近的打獵中,慶忌碰到了一只麋鹿和一只雌犀。據(jù)說這兩種動物都是難獵之物,因為鹿會騰云駕霧,雌犀是最兇狠的動物。圍獵開始,獵手見雌犀而顫栗,畏神鹿而收弓。慶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跳踏麋鹿,使其受縛,徒手搏擊雌犀,終于把它擒獲。慶忌有膽有識,成了獵手的楷模,連鄰國的不少力士都愿投靠到他的門下,以顯示自己的身份。慶忌死后,人們?yōu)閼涯钏?,特在西湖之畔建了一座慶忌塔。清代學者楊焯寫《慶忌塔鐵棺》就感嘆道:“誤識要離死不難,石潭風雨夜深寒?!焙笠嘤脕矸Q頌壯烈之士。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姓氏的慶忌——吳王僚之公子慶忌死后,后裔有以名為氏,改姓慶忌氏。這種方式,難道不是一種深切的紀念嗎?

傍晚細雨淅瀝,洗亮了太湖環(huán)線的輝煌燈盞,或有樓臺的勾心斗角、或有宮室的回旋通幽,或九天攬月,或龍馬奔騰,絢麗的火樹銀花喚醒了一個沉浸在水底的長夢,夢在水面舒展腰身,夢處于半醒時分又返回夢的中央,最終的夢,在曠大的湖面玉山傾倒。夢就像菖蒲與蘆葦流瀉的綠焰,大美,又有些蒼然。

一條大魚猛然躍出,魚尾奮力擊水,將十萬只彩燈點染的流金時光,碎為踏水而去的一串蹄痕。

猜你喜歡
伍子胥花山吳國
車身間隙面差在線測量技術及應用
這兒真美
“五花山”的由來
“千金”的由來
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東周列國志(10)
吳國平
千金小姐
出神入畫——全國知名畫家走進花山作品選登
伍子胥出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