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衷曲無聞
如果是不那么聰明,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夸他們聰明也很有必要,因為他們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認可。
01
20世紀90年代,針對美國五年級的學生,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教授做過一項心理學實驗。
學生被分成A、B兩個組,當他們完成一項任務以后,研究者分別對他們采取兩種鼓勵措施,A組是“你真聰明”,B組是“你真努力”。
實驗發(fā)現(xiàn),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聰明”的夸獎,學生會回避他們吃不太準的任務,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忽視技能掌握。研究者猜測,他們是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丑的風險。
如果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夸獎,學生會更傾向于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參照其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在他們看來,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加大努力程度,是一個好的選擇。
研究者在實驗報告中寫道:“當我們夸孩子聰明時,等于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p>
一個孩子做好一件事,你夸他很努力,或者告訴他成功是因為外在努力結合了自身的智慧,他會覺得“嗯嗯,我成功有道理啊,我下回還這么努力,就可以再次成功”;如果你夸他聰明,他會覺得“啊呀,我成功是內在原因啊,我不論努不努力都會成功,沒意思,誰讓我是天才呢”。
02
在日常生活中,有兩種人會強調努力的作用,而低估天賦的重要性。
一種是清華北大畢業(yè)的人,長期只跟校友混在一起,他所能看到的,都是更努力的人才會有更大的成就,懶惰只會讓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于是,他感慨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另一種是進入乒乓球國家隊的人,并不是頂尖選手,但是他的乒乓球天賦,已經足夠碾壓大部分未能入選的人。然而在他總結自己運動成就時,會強調自己不靠天賦靠努力。
天分高的人強調努力更重要,那是高智商小圈子對比后的結論,一般人不要信;天分一般的人強調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并付出努力,我們應該尊敬他們;天分不行,但是堅決不努力的人,就注定了一生碌碌無為。
03
努力看似簡單,一天十多小時的伏案工作而已。其實很難,因為日復一日的勞作,至少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配合。
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工作,揮灑汗水之后才可能有成就,這是普遍不變的情況。
按照目前的研究, 智商高于140的兒童大約占全部人口的1%,大部分孩子其實屬于那99%正常水平,且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能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以及生活是否幸福。
夸獎孩子聰明,會讓孩子因為天生的優(yōu)勢感到自豪,其實只是塑造了一種假自信。孩子面臨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僅靠聰明是不夠的,當這種天生的優(yōu)勢變得不明顯,孩子感到自己好像不夠聰明了,這種源自“聰明”的自信也就被破壞了。
如果是不那么聰明,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夸他們聰明也很有必要,因為他們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認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
世界上沒有不成器的孩子,只有用錯方法的家長。愿每一個小孩,都能成為他們想成為的那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