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潔
前不久看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前幾分鐘董卿剛出場說了個成語“血脈僨張”,“僨”字她讀的是fen,第四聲。但是也有資料說應該是讀ben,第一聲。那么“血脈僨張”到底應該怎么讀呢?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央視馬年春晚,張國立就講過這個詞。在合《光榮與夢想》結束后,張國立曾深情地說:“這雄壯的歌聲,真是聽得讓人血脈pen張!”這時候屏幕上未出現(xiàn)字幕,所以有人認為應該寫成“血脈賁張”,讀作pen也就沒什么錯了。
那么,“血脈僨張”“血脈賁張”,還有時不時出現(xiàn)的“血脈噴張”“血脈憤張”,到底哪個寫法是規(guī)范的?正確的讀音又應該是什么呢?
先來看看“血脈僨張”這種寫法。“血脈憤張”是個成語,本義是血液流動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脹,青筋鼓起?,F(xiàn)多用來形容激動、亢奮、激情。在《漢語大詞典》中,“貨”只有一個讀音,有人說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其實是一種誤傳。這個字有兩個意思:①擴張突起;②激奮。而完整的“血脈僨張”這個詞,應該是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夫金石烈,益以火力,亢陽鼓盪,血脈憤張故筋力似倍加強壯。”從典籍這樣來看,“血脈憤張”應該是最正統(tǒng)正確的寫法。
那么,另外一個寫法“血脈賁張”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通過查閱字典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中,“賁”這個字有兩個讀音:1.(ben):(①通“奔”,急走;逃亡;②今名膈膜或橫膈膜,膈的古稱,如:賁門(中醫(yī)指胃上端的開口)。2.(bi):文飾,裝飾得很好:臨(貴賓盛裝來臨)。這樣看來的話,似乎和“血脈賁張”的“賁”的“激憤、昂揚的”的意思沒有關聯(lián)。這也就不難解釋,風然寫作“責”的“血脈賁張”一詞雖然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在各種成語詞典或權威的字典中,卻很少見到“血脈賁張”這種寫法。
既然這樣,是否我們就可以斬釘截鐵地說,“血脈賁張”是個錯誤寫法呢?如果我們追本溯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在古漢語大家王力先生編纂的《古漢語字典》中,對于這個“賁”字的解釋:責:通“僨”(fen)、覆敗。也就是說,“憤”和“賁”在古代應該是通假字。不過,有一個問題在于,它們可作為通假字的意思是“覆敗”的意思,和“血脈僨張”"并沒有多少關系。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認為:“血脈賁(ben)張”是在后世傳播的過程中的一種誤讀或誤寫,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在生活中和各種語料庫中,“血脈賁張”的使用數(shù)量確實是遠遠大于“血脈賁張”的。甚至連新華社的報道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
周杰倫與梁小龍一樣留著長發(fā),只是前者相貌俊逸,而后者是個臉有橫肉的黑胖子,自然成不了當今少男少女的偶像,但若千年前,梁小龍的崇拜者,絕不比周杰倫的少。不同的是,周杰倫讓年輕人迷醉,而梁小龍當年讓人血脈賁張?!币灰恍氯A社2002年3月份新聞報道
總的來說,《朗讀者》里的字幕“血脈僨張”和董卿的讀音(fen)是對的,規(guī)范的這個詞應該讀作寫作“血脈僨(fen)張”,通俗常見的用法是“血脈賁(ben)張”,張國立念的“血脈(pen)張”和“血脈噴張”等寫法則都是不正確的。
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個字的讀音嘛,意思能理解不就得了,何必這么較真,有意思么?這種想法想必不少同學是贊同的,再加上現(xiàn)在江蘇高考也取消了語音題的考查,更讓不少人覺得糾正讀音是一件無足輕重、螳臂當車的事情。
的確,語言是靈活的,我們漢民族的語言能夠到現(xiàn)在依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于我們善于吸納和接受各種各樣的變化。一潭死水,拒絕外來新鮮血液注入的語言注定是短命的。更何況,語言的“規(guī)范”和“正確”的標準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早年“呆板”這個詞的第一個字讀作ai,第一聲,但是大部分人都對其進行誤讀之后,《現(xiàn)代漢語詞典》也就理成章地將這個字的讀音改成了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的dai,第一聲。
但是古語有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比绻總€人都按自己獨有的一套語音用法用字來表達的話,想必偌大的中國一定會不斷制造出新的用語來吧?哪怕是有普通話規(guī)范的今天,網(wǎng)絡新詞也在不斷地產(chǎn)生。試問大家看到“壕”字第一反應是底部安有竹刺的溝還是“土豪”?想必大多數(shù)人第一反應都是后者吧?如果沒有規(guī)范,漸漸的,可能就沒有人知道“壕”的本意了。說得夸張一些,至會分裂出請多語言。想在年輕人中間流傳的火星文吧、如果我們不努力地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規(guī)范漢語,是不是在這個網(wǎng)絡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一些不知所云的火星文會逐漸代替正統(tǒng)的漢語?
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指定并推廣普通話、規(guī)范字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文化的延續(xù)、正常的交流。尤其是對于央視春晚和《朗讀者》這樣的以“讀書”為內(nèi)容、“朗讀”為形式的節(jié)目,主持人和朗讀者做好嚴謹?shù)奈淖止φn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