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勝男
【摘要】幼兒教育對于一個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會產(chǎn)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身心發(fā)育的教育能夠讓幼兒得到身心更加健康和全面的發(fā)展,相關部門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在《指南》中明確對幼兒的生活和學習提出相應的要求,最大限度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情感體驗和知識啟蒙。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采取更加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夠在獲得樂趣的同時得到知識的啟蒙。為此,本文將結合啟發(fā)式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以及游戲法教學法這三種方式,探討如何進行幼兒多元文化啟蒙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 啟發(fā)式教學 生活化教學 游戲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17-01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元文化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幼兒時期正是幼兒建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幼兒的文化意識和愛國熱情是幼兒階段教育的重點,所以,對幼兒進行多元文化啟蒙,讓幼兒了解多元文化,了解我們祖國的文化歷史,提高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也就成了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引導幼兒多接觸多元文化,使他們感受到文化的豐富多彩,用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多元文化,培養(yǎng)幼兒對多元文化的感知能力,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打好一個基礎。
一、啟發(fā)式教學
在幼兒教育中的啟發(fā)式教學法,是指根據(jù)教學的目的以及幼兒的認知水平,采用誘導的辦法來傳授知識、啟蒙幼兒思維,使幼兒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身心的發(fā)展。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幼兒教育中,啟發(fā)式的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引導幼兒自主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有效避免“灌輸式”教育的弊端。因此,教師要利用啟發(fā)式教學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幼兒在學習中進行深度的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表現(xiàn)。這對幼兒的成長發(fā)展十分有益。
例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來引導幼兒對多元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通過組織一次關于“三字經(jīng)”閱讀的活動,來一步步引導幼兒來對中國文化有個基本認知。首先可以對《三字經(jīng)》進行講解,讓幼兒了解《三字經(jīng)》的起源和主要內(nèi)容。然后讓幼兒認識到《三字經(jīng)》的價值,再來開展相應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引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讀《三字經(jīng)》。寶貝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嗎?”(教師講《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通過這種引導式提問,讓幼兒打開思路,積極參與到問題中來,慢慢引導幼兒對中國文化進行想象,讓孩子對中國文化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
二、生活化教學
《指南》中提出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要求,這種教育理念十分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對于幼兒來說,其思維尚未發(fā)展,他們的頭腦中也并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真正促使他們?nèi)W習的是幼兒的一種學習興趣,而這種學習興趣,是幼兒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廣泛收集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材料,在幼兒教育課堂中,可以利用一些材料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使幼兒不會對學習知識的過程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真正愿意主動去學習知識。
例如,為了讓幼兒對民俗文化進行深一步的了解,我們可以安排幼兒進行一場關于剪紙的小游戲,讓幼兒學習剪紙藝術,然后每個人在課堂上進行一個小比賽,看看誰的剪紙漂亮,有創(chuàng)新,同時向幼兒講解剪紙這種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意義。這樣幼兒的成就感和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進而使得幼兒自愿去了解這門藝術,提高幼兒的文化修養(yǎng),可以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三、游戲法教學
在《指南》中,游戲在幼兒課堂中的教育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積極完善教學方式,將幼兒教育課程游戲化,把知識的學習自然滲透到游戲當中。此外,在《指南》當中,幼兒的身心健康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很多游戲?qū)τ谟變旱纳硇慕】蛋l(fā)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游戲法教學在幼兒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
比如,孩子在進行“跳繩”、“你拍一”這樣的游戲時,會同時念著兒歌,做著游戲,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編一些關于文化的兒歌教給幼兒,比如:“長城長,故宮大,新年放炮喜哈哈。元宵圓,粽子棒,中秋月餅甜又香?!蓖ㄟ^這種兒歌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時不知不覺地對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識有所了解和記憶,從而使得幼兒能夠?qū)⑽幕谌氲缴钪腥?,讓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總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在幼兒的課堂教育中,我們要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滲透,從而提高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使幼兒熱愛傳統(tǒng)文化,提高幼兒的愛國熱情,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未來的道路上有一個良好的發(fā)展,讓我們的教育達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海燕,徐躍東,王國花.《幼兒園多元文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5,(02):44-47.
[2]王曉玲,錢光麗.《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目標定位與實踐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4):70-72.
[3]周莉莉,劉茜.《教師多元文化素養(yǎng)——多元文化教育的訴求與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