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坤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代表機關?!逼渲?,“工作機關” “代表機關”定位了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機構(gòu)屬性和權(quán)責范圍,“全面擔負”“密切聯(lián)系”則對新時代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嚴要求。
作為新時代人大工作者,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主動扛起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的大旗,當好心系群眾服務百姓的楷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位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不僅要有報國為民的理想與情懷,還要有過硬的本領和作為。因此,筆者認為,新時代人大工作者要重點修好“四門功課”:
一是“政治課”。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人大工作者必須講政治、強黨性,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根本保證。要自覺加強政治修為和黨性錘煉,精選優(yōu)選經(jīng)典政治理論書籍研讀,從《共產(chǎn)黨宣言》《毛澤東選集》,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都是政治學習的必備首選。要將政治理論書籍置于案頭,深入細致地讀、原原本本地學,汲取黨的政治文化營養(yǎng),接受政治家深邃思想的熏陶,尋求推動實踐的科學理論指引,匯聚促進人大發(fā)展的源泉動力。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服務實際,將所學所知所獲與從事工作對應聯(lián)系起來,用理論指導工作開展,以成果加深理論認知,做到政治理論與工作落實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專業(yè)課”。術(shù)業(yè)有專攻。人大工作法律性強、程序性強,新時代人大工作又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人大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內(nèi)強素質(zhì)、外樹形象,不斷提升法律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為做好工作豐富知識儲備、奠定理論基礎。要系統(tǒng)學習憲法和地方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等法律法規(guī),既要搞清每部法律的適用范圍,又要弄懂彼此間的橫向聯(lián)系;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熟記于心,又要應用自如,確保依法履職、依規(guī)行事。要著眼辦好人代會、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和開展視察、調(diào)研、執(zhí)法檢查等活動,學習掌握會議及活動開展程序、組織方法、操作技巧,做到學中干、干中學,多思考、多磨練、多總結(jié),成為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歷史課”。讀史可以使人明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專程來到甲午海戰(zhàn)故地劉公島,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蓬萊,推開歷史厚重的大門,傾聽歲月無聲的啟迪??倳浾Z重心長地說:“領導干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yǎng)?!睔v史,不僅給人智慧的啟迪,同時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對于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而言,工作涉及多領域、各行業(yè),必須要有博古通今的知識、縱觀全局的視野、縝密成熟的思維,方能盡其能、履其職。要養(yǎng)成讀史學史用史的習慣,學好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掌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人大機關的演變過程,把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貫通起來,培養(yǎng)運用歷史眼光看問題、用歷史思維想問題、用歷史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文學課”。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學能改變?nèi)说臍赓|(zhì),能使人談吐優(yōu)雅、待人有禮、處事有方。無論是人大代表還是人大工作者,都少不了和群眾打交道,是以高高在上、庸俗膚淺的狀態(tài)出現(xiàn),還是以謙恭親和、高尚雅致的形象示人,相當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和藝術(shù)造詣,關系到一個人對外界的親近感和感染力,決定了這個人的氣場和受歡迎度。所以,人大工作者要立足尊重群眾、走近群眾、服務群眾的角度,多讀文學著作、多讀經(jīng)典詩詞,領略佳句之優(yōu)美、感悟名篇之魅力,促己神清氣爽、淳樸優(yōu)雅、才華橫溢,充分展示個人風采,進一步拉近和群眾的距離,更好地聽民聲、集民智、代民言、解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