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豪
(天津師范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暨歷史文化學院 天津 300387)
19世紀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在這一時期,蘭克及其學派使歷史學科走向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歷史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以蘭克為代表的西方傳統(tǒng)史學是在浪漫主義思潮的時代背景之下孕育的,它不僅對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時期的史家提出挑戰(zhàn),也把歷史哲學作為反對的目標。蘭克提出了一整套收集、辨別、運用史料的方法和撰寫歷史著作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可以從“蘭克四原則”中看出端倪,即第一承認真理的客觀性,真理就是知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第二是事實對觀念的優(yōu)先性;第三是一切歷史事件的獨特性;第四是國家中心,也就是說要突出政治的中心地位。西方傳統(tǒng)史學以此來作為自身立論的出發(fā)點,形成了對歷史、對歷史學的若干思考。在“歷史是什么”這個問題上,傳統(tǒng)史學認為,歷史研究的重點在于理清政治事件、政治法律制度的背景和后果,主要在政治、外交、法律,經(jīng)濟等方面作史料調查,對政治上層建筑的領域進行研究說明。在回答“歷史學是什么”這一問題上,傳統(tǒng)史學側重記述與歸納,屬于描述史學。它注重史料歸納與考訂,貴在“讓史料自身去說話”,同時認為歷史學就是講述過去發(fā)生的事。在對待史料方面,傳統(tǒng)史學主要著力于政治史研究,因為在政治外交方面留有了大量的歷史檔案、歷史文獻、歷史著作,國家文庫等,極為重視與政治相關的史料收集。它主要利用是運用文字記載的材料做歸納整理,著重敘述重要政治事件,再現(xiàn)過去社會的部分生活,并根據(jù)目前掌握進行解釋,以便使往事更加為人們所了解。簡而言之,傳統(tǒng)史學屬于一種側重于政治史研究的敘述史學。
至19世紀末,德國“新史學派”代表人物蘭普勒希特就開始向傳統(tǒng)史學發(fā)難,他成為從傳統(tǒng)史學向新史學過渡的一座最早的橋梁。20世紀初,“新史學”開始興起,隨之對傳統(tǒng)史學的治史范式展開了猛烈地沖擊,尤其是到二戰(zhàn)結束后,年鑒學派、社會史學、歷史人類學、計量史學、比較史學等史學流派興起,它們被統(tǒng)稱為新史學,國際公認法國年鑒學派為西方新史學之肇始。“就其大勢而言,從傳統(tǒng)史學走向新史學,這是現(xiàn)當代西方史學發(fā)展的總趨勢?!盵1]新史學對歷史和歷史學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與傳統(tǒng)史學有很大的不同,它在回答“歷史是什么”這一問題時涉及范圍非常廣泛,認為歷史就是以往人類的一切活動,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群體心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關系。還特別提出歷史研究不能只研究政治事件和上層文化,還應該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及經(jīng)歷。對于歷史學的回答,它認為歷史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描述過去,而是為了回答問題,像其他學科一樣,應有理論性思維和方法驗證,重視對歷史運動深層動因的探索,致力于對歷史做出全面而細致的考察。它提出歷史學應該有自己專門的教材去論述本學科的性質和方法;在史料范圍上,除了以往所認知的史料,它還積極開辟新的史料來源,認為口述材料、報刊、私人筆記,建筑外型等在研究相關問題時都可用作為史料來做參考。新史學認為歷史學家不應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考證現(xiàn)存的史料上,應該去設法塑造歷史真實,面對史料不足的情況可運用目前先進合理的現(xiàn)代科學手段去解決,而不是由于史料少就對一些重要歷史問題視而不見。它不僅提倡擴大研究范圍和解釋歷史學,還提出研究方法革新,實行跨學科實踐,這些方面基本上成為了新史學各流派的一個共識,在西方史學界流行開來?!拔鞣浆F(xiàn)代史學雖然流派眾多,但卻有共同的出發(fā)點和史學觀念:擴大史學研究面和研究方法,用分析解釋取代敘述歸納,用跨學科的綜合分析取代狹窄的史料注釋。”[2]由此可見,新史學屬于一種注重整體的分析性史學。
根據(jù)上述探討,我們可將西方傳統(tǒng)史學往新史學轉向的特點概括為以下幾點:一、從傳統(tǒng)的描述性歷史轉向分析性歷史;二、從側重于研究歷史人物到關注勞苦大眾的歷史;三、從政治外交史、制度史轉向社會史、經(jīng)濟社會史和農村城市史等方面,同時主張跨學科研究;四、從側重政府檔案等公文文獻的梳理考證轉向多種史料兼采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五、歷史觀念上逐漸擺脫西歐中心論走向全球史視野。
蘭克及其學派一直相信歷史學是一門嚴格的科學,他們是將歷史學作為一種敘述體而設想的,這一點上可以說是秉承著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們的傳統(tǒng),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宏大記事”。以蘭克為代表的傳統(tǒng)史學要求歷史學家擯棄自身的思想,“如實直書”,但是歷史學家本來就有自己的世界觀,會對有關歷史行程與社會結構進行各種揣摩。正如海登·懷特等史學理論家指出,“歷史敘述的問題就在于:雖說它是由經(jīng)驗所認定的事實或事件出發(fā)的,它卻必然地需要有想象的步驟來把他們置于一個完整一貫的故事之中。因此,虛構的成分就進入到一切歷史的話語之中?!盵3]可見,“科學的”歷史學話語是包含有文學的想象在內的。而新史學則認為歷史研究應有理論指導、分析模式、研究設想、實驗設計、假設、證實或證偽,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要重視分析與批判,將歷史整體呈現(xiàn)給大眾。不過無論哪種研究或寫作方法,它們都肯定歷史學研究仍是一個真實的主題,歷史學家總結、敘述或分析、評價都應與歷史事實相符。對于傳統(tǒng)史學過于重視政治軍事史方面,新史學對其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它們挑戰(zhàn)專注于政治社會的精英的傳統(tǒng)歷史編纂學,提出了一種“自下而上的歷史學”,認為歷史學應涵蓋更廣泛的大眾并把歷史視野從政治擴展到社會上面來。
傳統(tǒng)史學在當代仍呈現(xiàn)出強大的活力,從歷史學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來看,西方新史學總是跟傳統(tǒng)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正說明,史學的發(fā)展離不開傳承,也離不開變革。當然,新史學也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例如,某些新史學流派過于重視結構,機械地看問題,走向命定論,否認事件的重要性和歷史的偶然性;還有一些新史學流派的歷史學家有些矯枉過正,忽略了政治史的研究,以至于輕視史料的考訂,這是非?;闹嚨?。歷史人物的重要作用是不能抹殺的,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只要國家還在存在,政治史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歷史研究范疇,而史料考訂是保證歷史真實性的必要步驟,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它的重要性。另外,新史學研究者大多不屑于“講故事”,開口必談問題與分析,到20世紀后期,片面注重分析的史學暴露出不少弊端,敘事體再次受到重視?!斑@種‘復興的’敘事,當然不再是傳統(tǒng)史學的敘事,而是一種新的‘分析性敘事”。[4]
歷史書寫的體例是敘述,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類型。針對研究成果的編纂,個人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按著作性質選擇寫作方式。無論是敘述體寫作還是分析體寫作都是要保證歷史事實的真確,那么我們可以將這兩種寫作方法分開。對于集體編纂的歷史學教材,需要供大眾瀏覽和學生學習,無疑采用敘述體編寫較為合適,因為一些初學者更多的是想要了解一些歷史史實,而過多的歷史分析與評價會讓讀者迷茫而不知所以然,所以這個時候樸實的語言、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的論述更易于接受。例如吳于、齊世榮兩位先生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教材,在國內大學通行,這就是一本知識性的書籍,可以讓學習者更多的了解歷史常識、重要事件等等。而對于專業(yè)的歷史論著來說,學者就某一問題表達觀點,顯然這時候分析型的寫作方式更適合,明確的論點、準確的論據(jù)和嚴密的邏輯分析等都可以派上用場,如美國學者斯塔夫里阿諾斯著的《全球通史》就屬于這一類型。
第二,對于通史性著作可將大量筆墨用于講述歷史概況,而在章末留下個人見解以供讀者評閱。太史公作《史記》,便是如此,前番大篇章講史事,而在文末則以“太史公曰”的形式發(fā)表個人感想,這樣不僅便于讀者了解歷史,還可以得知作者對于此段歷史之看法,可謂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第三,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不能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應著實列舉爭議之處,可后附個人意見。許多情況下,由于歷史事件離我們年代過于久遠,而相關記載又相對較少或是幾種史料記述不總是一致,那就免不了要對這一事件進行合理性推測。前人對該事件的解釋未必如一,這就給后人著史帶來了諸多困擾,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可以做如下方式處理,將學者爭議之處悉數(shù)總結概括以簡練的語言陳述,而后個人可對該事件和學者們的爭議做一分析議論,并將觀點、論據(jù)逐一呈現(xiàn),使讀者既可知曉史事,也可了解各家看法,這將有助于讀者進行個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