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才
天剛蒙蒙亮,張良貴就從床上爬了起來。連日的奔波,讓張良貴那張布滿滄桑的臉顯得十二分的疲憊。透過窗戶,依稀可見驛站外的道道山梁上飄著團團濃霧,而此刻張良貴的心里也飄著團濃霧……
張良貴不會忘記那個夜晚。半個月前,他作為高祖身邊最放心的御史大夫,被連夜召入宮中。高祖收到諫議大夫吳西槐的一封告密信,說岐州刺史李靖密謀造反,列出的證據(jù)多達二十幾條,且每條證據(jù)說得有鼻有眼。高祖很重視這件事情,選定了能干的御史張良貴,命他前去查明這個案子。
張良貴覺得很驚詫,因為他一直認為李靖是難得的忠臣,不相信他會做出謀反的事情。于是在出發(fā)之前,張良貴向高祖請求,為了方便審理此案,希望可以與告發(fā)李靖的吳西槐一起去岐州。高祖準了張良貴的請求…
從長安到岐州,十多天趕路,眼見岐州府就快到了,可張良貴心里對案件依舊沒底。
張良貴正望著山梁上的團團濃霧出神,書童來伺候起床。他看看時候還早,到驛站外轉(zhuǎn)了一圈,便來到后廚洗漱。
負責后廚事宜的徐伯是張家的老伙計,看到張良貴,連忙慌慌張張地打招呼:“老爺早?!?/p>
“怎么啦?”看到徐慌張的樣子,張良貴問。
“早晨霧大,小油燈點不著,剛剛熬好的小米粥不小心打翻了?!?/p>
原來,這段日子里,張良貴急火攻心,吃什么也不對味,徐伯每到一處,就起早為張良貴熬點小米粥,當然,小米粥熬的時間要長一點才出味。
張良貴連忙安慰徐伯,要他將剩余的小米粥加點水,再熬一下就好了。
吃著重新加水的小米粥,張良貴有一種寡淡的感覺。突然,他靈光一現(xiàn),想到馬上要到岐州核查的告密信,是不是摻了水分?于是,他計上心來。
等大伙兒打點好行裝,準備出發(fā),張良貴突然叫來掌管文件的典吏和擔夫,要他們打開文件箱,找出告密信,說是商量一下對策與下一步行動。
典吏打開文件箱,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告密信了。
張良貴一聽告密信丟了,頓時火冒三丈,立即叫人把擔夫和掌管文件的典吏捆起來問罪:“告密信丟了,我怎么交差,只能將你們治罪!”
擔夫和典吏嚇得面如土色,直喊冤枉。
張良貴又請諫議大夫李西槐幫助審問,也沒有絲毫結(jié)果。張良貴沒法,只好怏怏地對諫議大夫李西槐說:“本官不小心將你寫的告密信弄丟了,此案難以辦理不說,將來回到京城也無法向皇上交差?,F(xiàn)在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要勞駕您重新寫一份告密信了。”
吳西槐露出十分為難的樣子,卻又不敢違背御史,只好硬著頭皮重新寫了起來,寫完告密信后交給張良貴。
張良貴接過來一看,立刻臉色一變,大聲喝道:“大膽,居然敢誣陷李大人。來人,給我把他拿下!”
吳西槐嚇得渾身發(fā)抖,卻仍然想為自己爭辯:“大人憑什么說我誣告?”
張良貴從懷中掏出皇帝給他的告密信,厲聲道:“這封告密信就是你先前的告密信,我對照了一下,你前后寫的這兩封,內(nèi)容多處矛盾,我看你不過是胡編亂造罷了,這種拙劣的把戲還想糊弄本官?”
吳西槐無言以對,只好乖乖地承認了自己的誣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