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边@段《論語·陽貨》中的著名文字,歷來為人所重視,是孔子最重要的詩教思想。其中“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說的是詩歌的致知功能,通俗地講就是詩歌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感知自然萬物。
古代的先民,生活多以農(nóng)耕為主,與大自然甚為親近,對環(huán)境物象十分敏感。由此生成的詩歌意象中,草木鳥獸等自然之物占有很大的比重,便順理成章成為輔助性的致知途徑。直到今日,詩文的致知功能仍在發(fā)揮著作用,所以,在小學就開始讓學生吟誦經(jīng)典,不僅可以使他們從小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也可以讓他們在詩歌中認識自然、走進自然。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階段,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將經(jīng)典吟誦與自然啟蒙教育相結合,在吟誦經(jīng)典的過程中走進自然,無疑是一種符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特點、貼近兒童生活的古詩文學習方法。我們蓮南小學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從一年級始開展吟誦課程,每周帶領學生讀一些短小易懂、親切有趣的經(jīng)典古詩文,并結合詩文內容適時開展自然啟蒙教育,由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體驗一種既充滿著文學的詩意與浪漫,又浸潤著自然的清新與純真的詩文閱讀生活。
一、《詩經(jīng)·衛(wèi)風·木瓜》與水果認知
閱讀《詩經(jīng)》時,只要粗略地瀏覽一下諸篇的標題,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所涉及的鳥獸草木何等繁多,如“國風”里的《關雎》《甘棠》《卷耳》,“小雅”里的《鹿鳴》《采薇》《常棣》,等等。在學習《木瓜》這一篇時,學生便對詩文中的水果名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文中出現(xiàn)的“木瓜”“木桃”“木李”就是現(xiàn)在水果店中常見的木瓜、桃子、李子嗎?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長什么樣呢?古人也喜歡親朋好友間互相贈予水果嗎?學生急于對這些物名有一個直觀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木瓜》時,我們不只停留在詩文的吟誦層面,更希望學生能對詩文中的自然之物有更深的認知。通過在課堂上展示實物及圖片、欣賞紀錄片《水果傳》、去水果店尋找《木瓜》一課中出現(xiàn)的水果,以及帶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來學校與好朋友分享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學生對詩文吟誦和自然啟蒙的興趣與熱情都有了很大提升。在隨后的《詩經(jīng)》學習中,我們又開展了諸如從《周南·桃夭》了解桃樹的生長過程、認識《小雅·鹿鳴》中出現(xiàn)的動植物等活動,讓學生不拘泥于純粹語言文字的學習,通過學詩達到“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二、 “荷花詩”與東湖賞荷之行
一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學生學習了《池上》和《小池》兩首古詩。在國學吟誦課上,又學了《愛蓮說》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四篇詩文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以荷花為意象。無論是“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都是在描寫荷花的風姿倩影。
一年級的學生,雖還不能理解詩文中的深意,不過在詩文語言的感召下,早已對荷塘景色心生向往。學習這些古詩時適逢初夏六月,正是學校附近東湖公園荷花的最佳觀賞期。于是,一個周末,家長們自發(fā)組織了一場東湖賞荷之行。孩子們三三兩兩聚在荷塘邊,觀察荷花的特點,看荷葉上的露珠,聽池塘里的蛙聲,欣賞停歇在水草上的蜻蜓,不時還有清風送來荷塘的清香氣息?!坝瑾殣凵徶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無需旁人提醒,學生在荷塘邊自發(fā)地齊聲吟誦起剛剛學過的《愛蓮說》,又興高采烈地比賽背誦其他與荷花有關的詩歌。這一場景,多么像古代文人的雅集啊。在孩子們嘹亮童真的吟誦聲中,古詩里的荷花意象與現(xiàn)實中的荷塘美景交相輝映。
詩文吟誦,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那樣即便初衷是好的,也會逐步成為學生枯燥乏味的記憶負擔。詩文,尤其是那些描摹自然之物的詩文,更應該成為一種審美教育方式和生態(tài)教育方式?,F(xiàn)在的學生,尤其是城市的學生,在享用現(xiàn)代物質文明和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的、更為根本和珍貴的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和感染。在對學生進行國學熏陶時,充分利用詩文內容適時地進行自然生態(tài)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古詩詞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詩文里藏著一個五彩繽紛的自然樂園,讓學生通過詩文感受到世界的遼闊與豐饒,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詩文吟誦的價值。就像那群一年級的學生聚集在夏日的荷塘邊,自發(fā)地吟誦與荷花有關的詩文一樣。
三、 《陋室銘》與苔蘚微課程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駢文,詩人用短短81個字描繪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其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的就是我們腳底下經(jīng)常被忽視的小矮人——苔蘚植物。在學習吟誦《陋室銘》時,學生滿懷好奇地紛紛發(fā)問:“老師,哪里可以看到苔蘚?”“苔蘚長什么樣?”“苔蘚都是綠色的嗎?”……這一連串問題,倘若能走出課堂,走向廣闊的自然天地,無疑會讓學生收獲更多,于是我們的苔蘚微課程也就應運而生了。
苔蘚微課程緣起于《陋室銘》,不過只有這一篇文章顯然是不夠的,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接受力,之后又學習了袁枚的《苔》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從“苔花如米小”到“應憐屐齒印蒼苔”,古詩中的苔蘚植物不僅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發(fā)了他們進一步了解苔蘚的興趣。
除了詩詞積累,觀察苔蘚也是我們的課程內容之一。無需指定觀察地點,校園行道樹下、花壇邊、墻角、大樹的樹干上、公園的草地上……學生都發(fā)現(xiàn)了苔蘚的身影,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苔蘚微小的生命在勃發(fā)生機。雖然年幼的學生尚不懂得苔蘚的學科術語,但絲毫不妨礙他們觀察、交流的興致。在一次次的苔蘚發(fā)現(xiàn)之旅中,他們認識了苔蘚的形態(tài),懂得了苔蘚喜歡躲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悄悄地開疆辟土,雖不顯眼,也有著頑強旺盛的生命力。
發(fā)現(xiàn)苔蘚、觀察苔蘚仍不能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于是他們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動手制作了苔蘚微景觀,并開始了每周的圖文記錄。在最后的成果展示課上,學生展示了手工苔蘚微景觀、苔蘚生長日記,認真抄寫、吟誦與苔蘚有關的詩文。這一由《陋室銘》引發(fā)的苔蘚微課程,想必會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珍貴又難忘的一課。
小學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吟誦還比較陌生,對詩文內容更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吟誦,不采取其他途徑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對吟誦甚至對國學經(jīng)典的學習興趣。將吟誦經(jīng)典與自然教育相結合,通過了解詩中鳥獸草木的習性特征,從而更加精確地理解詩文的具體含義,改變吟誦教學課堂單一、呆板的背書模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自然就有了理解、記憶、背誦的效果。在吟誦中走進自然,帶著對自然的好奇心學習吟誦,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古典詩歌的效率,使學生在課堂上變?yōu)橹鲃訉W習者,在課堂外變?yōu)榉e極參與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調動思維的活躍性和情感的愉悅性。
兩千多年前,孔子在闡釋詩教思想時,語重心長地叮嚀“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詩文吟誦與自然教育相結合,不管是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文興趣,還是增進學生對自然萬物的熱愛,仍是一條博學篤志、增廣見聞的佳徑。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蓮南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