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然
有人說,感冒了,不吃藥,一個星期就好??捎械娜丝噶?天也沒扛過去,不但身體難受,還影響工作學習。又有人說,感冒不能瞎扛,搞不好扛出大病。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感冒,有沒有個準確的說法?
在門診看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fā)燒的患者進入診室,就要求大夫,“我感冒了,快給我輸液!”或者說:“大夫,快給我開點消炎藥!”
其實,上呼吸道感染,80%左右都是病毒性,注意休息,多喝溫水,就可以緩解。如果病人高燒,不能吃東西,可以通過輸液適當補液,但不需要輸抗菌素。許多患者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感冒發(fā)燒就吃抗生素。殊不知,這種做法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因為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通過產(chǎn)生耐藥性來保護自己。如果使用抗生素時間過長、使用的劑量不夠或頻繁換藥,容易誘導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不但不易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還容易使危重感染的患者將來處于無藥可用的境地。因此,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很多人認為,自己年年得感冒,已經(jīng)是久病成醫(yī),成為“感冒專家”了。所以只要感冒,就會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讓大夫開“消炎藥”、“輸液”。這么做,最終受危害的還是自己。因為不是每次感冒的原因都一樣,即使癥狀相同,治療方法也會因人因時因地而變化。
咳嗽發(fā)燒,是伴隨感冒發(fā)生的。如果僅僅是病毒感冒的話,是有自限性的,一般7~14天左右,就會自己恢復。但如果這其中繼發(fā)了細菌感染,那么就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反復。
我們?nèi)粘Kf的“感冒藥”,包括咳嗽藥以及中成藥,都是緩解感冒引起的各種不適,和我們所說的“消炎藥”是不同的,不可以混淆。明確地說,感冒藥是緩解癥狀,讓您不難受的藥,但是不能消滅病因。消滅病因要靠自身的免疫力,也沒有嚴格意義上可以消滅病毒的藥。而“消炎藥”學名抗生素,是由于您免疫功能低下,在病毒性感冒的基礎上,導致了繼發(fā)性細菌感染,為了除去細菌感染而吃的藥。感冒藥不會去除病因,同樣消炎藥也不會緩解癥狀。
那么,什么情況下我們認為可能會有細菌感染,要使用抗生素呢?一般來說,要符合以下幾條。
1.病情嚴重:發(fā)燒持續(xù)三四天以上,每天發(fā)熱時,體溫≥39℃,膿性鼻涕;或面部疼痛這類嚴重的癥狀或體征。
2.病情持續(xù):病情持續(xù)10天以上,無改變,流鼻涕或咳嗽。
3.病情惡化:在典型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持續(xù)了5~6日,并且初步改善后出現(xiàn)癥狀或體征(新發(fā)的發(fā)熱、頭痛、鼻分泌物)。
有人可能會問:我知道,如果我的鼻涕變成黃色或綠色的,是不是就意味著我有細菌感染了?可以給我開抗生素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黃色或綠色的分泌物,并不意味著你就有細菌感染了,也不是使用抗生素的絕對指征,而且,病毒性感冒的分泌物也會變顏色。所以要去醫(yī)院看醫(yī)生,不要自己胡亂吃藥。盡管您的做法有時會蒙對,使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但是為了您的長遠健康著想,您還是應該去醫(yī)院看醫(yī)生。
一般來說,細菌感染的鼻涕是膿性的,跟普通的黃綠色是不同的。
有人可能還會說:“我感冒了,醫(yī)生沒給拿消炎藥,不是都得吃消炎的嗎?使用消炎藥不是會讓我更好更快地恢復嗎?快給我開消炎藥啊,我好快點回去工作?!睂嶋H上,正確的答案也并非您所想的這樣。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是沒有效的,也不會讓你短時間內(nèi)恢復。亂用抗生素危害很大,每次亂用抗生素都會增加細菌耐藥的風險,久而久之,普通抗生素會失效。所以,應該記住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治療感冒不應該使用抗生素。
雖然感冒不是應用消炎藥的指征,但是,一旦醫(yī)生懷疑您有合并細菌感染時,會給您加用抗生素。
總的來說,感冒后,如果自行用感冒藥3天,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則需要到醫(yī)院就診。是否使用消炎藥,要聽醫(y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