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存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2017年版)》中提到:“運用專題閱讀、比較閱讀等方式,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鑒賞、探究與寫作”。如何進行專題閱讀,并展開探究、引導寫作呢?
何謂“專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專門研究或討論的題目”,語文教學中把有關聯(lián)的文本組成的集合體稱為專題。這些文本或是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或是同一時期不同作家的作品,或是人物形象、主題思想、構思規(guī)律、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創(chuàng)作風格等方面有關聯(lián)的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閱讀比較,“抓住一點,重錘敲擊”(錢夢龍語)。這樣既能拓展閱讀視野,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又能借助文本的可模仿性和可生成性,引導學生的寫作,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那么,如何確定閱讀的專題呢?
一、基于學生疑惑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要識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越有必要從具體材料中抽象出真理來,越有必要進行思考和推論——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極的知識掌握者”。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捕捉,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相關作品、撰寫筆記、交流討論。
學習《蘭亭集序》時,有學生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齊彭殤是莊子的思想,意思是說把生死看作一樣,把壽夭看成平等??墒乔懊嬉黄恼隆跺羞b游》中,卻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前后不矛盾嗎?莊子的思想到底是怎樣的呢?”面對學生的問題,我因勢利導:“本文是《逍遙游》的節(jié)選,后面還有大量內容。通讀全篇,才能全面理解他的意思。而且,莊子的思想博大精神,掌握大量資料,才能透徹理解他的思想。課下同學們可以閱讀詮釋莊子的著作,如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釋》、南懷瑾的《莊子諵譁》、方勇的《莊子》、楊國榮的《莊子的思想世界》等。希望同學們圍繞著‘小大之辯‘齊物論展開豐富的閱讀,去偽存真,評判高下,汲取先哲給我們的精神養(yǎng)料,形成自己的見解”。
二、基于教材拓展
呂叔湘先生曾說:“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shù)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少數(shù)語文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看課外書?!苯處焹H停留在“教教材”,學生只讀課內篇目,是難以帶來語文素養(yǎng)的突圍的,學生必須多讀書,讀好書。但是學生精力有限,課外閱讀選擇什么作品?多大的閱讀量?采用什么閱讀方法?達到什么閱讀效果?需要教師提前做好預測、甄選、設計,要使每次專題閱讀實實在在有所得。
學習老舍的《想北平》時,我讓學生把魯迅的《故鄉(xiāng)》、柯靈的《鄉(xiāng)土情結》、汪曾祺的《故鄉(xiāng)的食物》、韓少功的《我心歸去》、曹文軒的《前方》、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放在一起對比閱讀,比較他們寫作故鄉(xiāng)的角度有何不同?并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闡述自己對“故鄉(xiāng)”的理解。從后來學生交流和寫作的情況看,無論是敘述經歷,還是發(fā)表意見,都能言之有物,甚至非常深刻。
三、基于讀寫交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閱讀量不小,作文水平卻不高。為什么?因為他的閱讀是隨意的,沒有展開深入的思考,沒有和寫作有效銜接。優(yōu)質的閱讀,應該是閱讀與寫作互相促進提高。曹勇軍先生提出要“營造學生的寫作生活”,他也是身體力行這樣做的。筆者曾觀摩過南京十三中“夜讀沙龍——尋找抵達海子的詩歌”,學生們自主閱讀海子的作品,記下自己思考、探索、研究的心得,然后通過沙龍活動,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讀詩感悟?,F(xiàn)場,學生們信手拈來海子的詩句,深入探討海子詩歌的意象、主旨、技巧等,視野的廣闊、思想的深刻讓聽眾驚嘆,這才是理想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讀開去,想進去,說出來,寫下來。
這學期我要求學生自選兩個作家,大量深入地閱讀他(她)的作品,從最使自己感動的人物、故事、場景、語言等方面入手,反復閱讀品味,并做摘抄、評論、仿寫,深入走進作家的生活、內心,借助作家觀察人生、架構文章、表述語言的風格,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個性。就像當年林語堂讀了蘇東坡的札記、七百首詩、八百通私人書簡,了解了蘇東坡,更喜愛上了蘇東坡,萌生了給蘇東坡寫傳記的念頭,于是有了洋洋灑灑的《蘇東坡傳》。
學習雨果的《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時,我建議學生通讀《巴黎圣母院》,讀后及時把自己的感悟和對文本的借鑒寫下來。一名學生的讀書筆記是這樣:《巴黎圣母院》中的場面描寫,繪聲繪色,宏偉壯闊,驚心動魄。這些場面描寫,交代背景,渲染氣氛;點面結合,條理井然;細節(jié)描繪,突出重點;呼應對比,前后關聯(lián)。其實一部長篇小說往往是由一系列獨立又緊密相連的場景構成,每個場景都是一幕劇,有明確的任務,而場景之間相互關聯(lián),前后連貫成一個情節(jié)完整、結構嚴謹?shù)墓适隆N覀兤綍r的記敘文寫作,可以安排2、3個精彩的場景描寫,有層次有重點,這樣文章就不會空洞無物,缺少亮點了。
專題讀寫訓練將課內與課外、閱讀與寫作、文本與生活充分融合,引領學生多讀書、愛讀書、勤思考、會寫作。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立項課題“聚焦課堂細節(jié)的高中教學微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D/2016/02/14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