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重譯”與“論譯名”的翻譯觀比較

2018-11-23 11:30:40黃柏林
卷宗 2018年32期
關鍵詞:比較

摘 要:“論譯名”與“論重譯”兩種翻譯觀,在我國的翻譯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將通過對“論重譯”與 “論譯名”翻譯觀的學習與認識,從而將這兩種翻譯觀進行對比與分析。最后結合這兩種翻譯觀,使其在翻譯實踐中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重譯;譯名;翻譯觀;比較

重譯與譯名這兩種翻譯觀是翻譯界爭論已久的話題,對于這兩種翻譯觀國內國外的翻譯學者,也是眾說紛紜,各抒己見,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兩種翻譯觀也是更加趨向成熟。在兩種觀點的爭論中,給翻譯實踐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很多實用的方法,后來的翻譯實踐者也是受益匪淺。但是對于這兩種翻譯觀之間,有什么可以對比之處,它們之間有什么相通之處,而不同點又在什么地方?這還是真空地帶。所以本文對兩種翻譯觀的分析比較是具有一定意義所在的。本文將對這兩種翻譯觀進行分析對比,找出其相通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結合這兩種翻譯觀分析結果,使其在翻譯實踐中可以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1 論重譯

普遍認為我國的重譯實踐和研究成形大約于1930左右,許多學者認為這一時期也是我國重譯理論研究的繁榮時期。(陳言,2005)在這時期,魯迅先生是提倡重譯的主要學者。魯迅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曾發(fā)表過3篇研究重譯問題的文章,即《論重譯》(1933)、《再論重譯》(1933)和《非有復譯不可》(1935)正式的掀開了關于重譯的激烈爭論。

中西方學者對重譯的定義也都有各自的見解,Williams & Chesterman ( 2004: 78) 在《路線圖: 翻譯研究方法入門》中將重譯假設描述為“同一部原作后來的譯本,翻譯到同一目標語言,與最初的譯本相比,一般更接近原作”。

跨期翻譯(inter -temporal translation)也屬于重譯中的一種,Douglas·Robinson認為:“如果國際語翻譯是一個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的話,那么純理論形式的跨期翻譯就是同一種語言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式的翻譯。而國內的專家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許鈞(1994:2)認為,重譯是“后人對前人工作的繼續(xù)、發(fā)展或超越”;羅新璋(1991:29)聲稱“重譯是對自己舊譯的修正潤色”。

對于重譯的作用而言。魯迅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曾發(fā)表過3篇研究重譯問題的文章,認為重譯的功用不僅在于“擊退亂譯”,而且在應對語言變化、語言更迭以及不斷提高譯文質量與推動本國文藝發(fā)展方面也可以發(fā)揮獨特的作用。(魯迅1995c:696-697)應該說,魯迅先生已經(jīng)把重譯的作用解釋的足夠透徹了。

2 論譯名

譯名研究在翻譯理論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翻譯史上,譯名研究主要從大亮、玄奘的“五不翻”音譯原則,贊寧的“六例”,到傅蘭雅的“譯事三法”,再到章士釗和胡以魯?shù)囊糇g、意(義)譯之爭,再到譯名統(tǒng)一和具體人名、地名、科技術語翻譯等實踐問題,成果頗豐。近現(xiàn)代譯名研究主要是在,十九世紀后半葉的發(fā)萌,二十世紀初的高潮到現(xiàn)代的深入期。過去的譯名研究中,主要是集中在譯名翻譯的方法上。

章士釗1910年在《國風報》發(fā)表的《論翻譯名義》,以討論義譯、音譯之得失,章士釗主張音譯。胡以魯1914年在《庸言》雜志發(fā)表的萬言長文《論譯名》。他提出了關于義譯的主張,論述全面,強調音譯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方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譯名上音譯和義譯義的一次強烈碰撞。

同期,朱自清在《新中國》雜志發(fā)表的長文《譯名》認為音譯也不是絕對不能用,但總體上還是偏向義譯。在這場音譯和義譯的爭論中,朱自清較全面地總結了音譯和義譯同時對譯名的作用、意義、地位。

從翻譯史中,“譯名”可歸納為譯自其他語言的各種名稱、學科或專門領域的術語或準術語?!罢撟g名”翻譯觀也就是對這些術語翻譯的理論研究。

3 論譯名與論重譯兩種翻譯觀的比較分析

對論重譯與論譯名的兩種翻譯觀了解之后,將進一步對兩種翻譯觀的分析比較,本節(jié)將從兩種翻譯觀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交集進行分析。

3.1 不同點

3.1.1 歷史起源不同

論重譯的翻譯觀,在國內的繁榮時期是20世紀30年代左右,更具體來說應該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的。在明末清初,中國封建王朝處于封閉末落時期,國門也漸開,國內開明有志之士看到西方文明的先進,把國外大量的先進的科技,政治文明等介紹進來,有大批的外國文學,科技文本涌入。其中以晚清的嚴復的科技翻譯、林紓的文學翻譯為翹首。由于時代的限制,譯本的水平參差不齊。新文化運動之后,提倡白話文,外國作品重譯進入繁榮時期,至此關于重譯翻譯觀的論戰(zhàn)高潮迭起。

西方翻譯史上的重譯研究,《圣經(jīng)》的翻譯譯本研究最具代表性。英文《圣經(jīng)》的譯本有數(shù)十個版本,各種重譯的版本異彩紛呈。

論譯名可以追溯到我國東漢時期的佛經(jīng)翻譯。當時佛教盛行,大量的佛教經(jīng)文引入,催生了佛經(jīng)譯介,共持續(xù)了二、三百年,其中新譯與舊譯之間產(chǎn)生的譯名不統(tǒng)一現(xiàn)象問題突顯。后有南朝齊、梁的曾佑提到的新舊譯名不相統(tǒng)一的三種情況:“言殊而義均”、“立義之異旨”和“國音之不同”。也有唐朝的玄裝法師有“五種不翻”之說,對漢語中無對應說法的語詞提出了“不翻”的處理辦法。

近代,章士釗發(fā)表的《論譯名翻譯》,引發(fā)的一場關于的譯名問題的討論,以胡以魯,容挺公,朱自清等先后發(fā)表論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音譯、義譯的優(yōu)劣。以及后來的關于地名,商標,電影名等譯名翻譯的討論而統(tǒng)一。

所以論譯名與論重譯的翻譯歷史是不同的,論譯名是隨著外來的進入而產(chǎn)生的,而論重譯是在國內外學者在追求完美的翻譯譯作的追求而出現(xiàn)。

3.1.2 研究的中心不一致

雖然兩種翻譯觀都是為了更好的翻譯實踐,但是起研究的重心還是不一致的。

論重譯研究的方向著重的是提升首譯的水平,或者其他目的。從目前國內的重譯理論研究成果來看,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分析不同時期譯者的譯本,進行重譯現(xiàn)象和重譯必要性的研究;對不同的重譯作品分析,研究其運用的翻譯思想、翻譯的策略以及譯者的主體性在翻譯中的影響;對同一作品不同時期重譯的社會歷史學現(xiàn)象的研究。最終找出更好的翻譯策略方法,提升翻譯的質量。

論譯名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在外來詞在翻譯作品中的涌入之后,如何處理好外來詞在本土文化中的表達問題。所以起研究的方向是翻譯的方法。所以會有羅存德和傅雅蘭等關于如何譯外來詞的方法和原則,再到后來章士釗和胡以魯?shù)鹊囊糇g和義譯之爭。最后到朱自清的總結以及有關地名、人名和科技詞等外來詞的統(tǒng)一。

所以論重譯注重的是為做好翻譯找到合適的方法,而論譯名注重的是用哪種方法處理翻譯中的外來詞。

3.2 共通點(交集)

兩種翻譯觀對中國翻譯實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西學東漸”的趨勢下,大量的西方的科技和文學翻譯文本涌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由于條件的限制翻譯的作品良莠不齊,不可避免會有各種翻譯問題。最突出的是外來詞的翻譯,由于是國外所特有的名詞,在我國內沒有相對應的意思,在翻譯中如何表達,困擾我國翻譯學者。例如,胡以魯在《論譯名》中提到的“梭威棱帖”(sovereignty)、“伯勞伯的”(property)、“立白的”(liberty)等詞。在翻譯中如何準確地表達這類新詞困擾當時的翻譯學者,因此有了關于譯名的論戰(zhàn),直到最后的譯名的統(tǒng)一。譯名的統(tǒng)一讓我們的譯者在后來,對于早前的翻譯作品重譯時有了更好的方法和手段。翻出了更高質量的作品,也造就了傅雷,楊憲益夫婦,許淵沖等大翻譯家,讓我們的人民感受到了先進文明的力量和文學帶來的無窮樂趣??梢哉f因為譯名的翻譯觀,讓我們有了更好的重譯作品。因為重譯的翻譯觀,讓譯名的翻譯觀更加完善。

4 論譯名與論重譯翻譯觀的比較在翻譯實踐中的意義

4.1 提升外國文學作品翻譯質量

在晚清時期,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被翻譯進入中國。林紓和嚴復等大家們,留下了大量家喻戶曉的翻譯作品。例如,嚴復的《天演論》、《原富》,林紓的《迦因小傳》、《巴黎茶花女遺事》、《伊索寓言》等。隨著歷史的變遷,新文化運動以后提倡白話文,對于新文化運動以后的人來說,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和變化,閱讀的時候就不那么容易。重譯和譯名這兩個翻譯觀,在后來的重譯文學作品,提高翻譯質量是有很大意義的。例如,我們眾所周知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在林紓的筆下名為《黑奴吁天錄》。這其中也就涉及到譯名的問題?,F(xiàn)在人們對后來的重譯本接受度也是比前者更高的,自然翻譯的質量也就上去了。

4.2 提高商標的接受度

由于世界日益的緊密聯(lián)系,國外的品牌自然也就會來到中國。在商業(yè)上如何翻譯好產(chǎn)品的商標,事關其在國內的銷量。開始的時候由于沒有注意到各個方面的問題,就按照音譯或者義譯的方法,就產(chǎn)生了一個名稱。例如,Reebok是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體育用品公司,取名于南非一種體態(tài)輕盈、擅長奔跑的羚羊,開始登陸大陸的時候譯為“瑞步”為音譯,發(fā)現(xiàn)銷量沒有預想的好,后來重譯為“銳步”給人一種力量和速度的感覺,品牌的認可度提高了,可謂是達到了善譯的效果,銷量自然也就攀高了。所以譯名和重譯的翻譯觀對現(xiàn)實的價值也是可觀的。再如,如果把 “Pepsi-cola”翻譯為“屁事可樂”估計早就被淘汰出中國了。所以這兩種理論在提高商標的接受度上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4.3 有利于促進我國翻譯理論的發(fā)展

在論重譯和譯名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翻譯理論的原則和方法問題。論重譯的過程中,就會涉及到如何選擇合適的重譯本,在重譯的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等,在爭論中自然都會成體系的規(guī)范好,給后來的重譯者提供指導意見。論譯名的過程中,從最初的佛經(jīng)翻譯到現(xiàn)代的科技,商業(yè)領域,有關于譯名的翻譯理論也是很大的豐富了我國翻譯理論的發(fā)展進步。

5 結語

在論重譯和論譯名翻譯觀的對比當中,進一步的加深了對翻譯理論的學習,同時在對比中分析和認識這兩種翻譯理論,使得在以后翻譯實踐當中可以更加如魚得水。

參考文獻

[1]陳言.2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中的“復譯”、“轉譯”之爭[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3).

[2]羅新璋.復譯之難[J].中國翻譯,1991,(5):29-31.

[3]魯迅.非有復譯不可[C]//吳龍輝.魯迅全集(第二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c:695-697.

[4]許鈞.重復·超越———名著復譯現(xiàn)象剖析[J].中國翻譯,1994,(3):2-5

[5]Williams,J. & A.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Douglas Robinson. Intertemporal translation [M].

作者簡介

黃柏林(1988-),男,漢族,江西宜春市人,英語筆譯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貴州醫(yī)科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比較
從小說到電影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32:19
吳昌碩和黃牧甫篆刻藝術比較
村上春樹《1Q84》與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比較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57:19
孔子與荀子文質觀比較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47:37
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制度比較研究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與中國宋元時期繪畫題材的思維方式比較
電影《千年之戀·源氏物語》與《源氏物語千年之謎》的比較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同曲異調共流芳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比較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
台东县| 北安市| 阿拉善右旗| 页游| 灌云县| 井陉县| 昌吉市| 康定县| 临清市| 上杭县| 满洲里市| 同仁县| 三门峡市| 昌黎县| 东安县| 出国| 昌平区| 长泰县| 商河县| 鄂州市| 张家界市| 海口市| 陕西省| 尼木县| 从化市| 扬州市| 米脂县| 会理县| 博爱县| 东台市| 昌吉市| 青冈县| 海原县| 隆回县| 讷河市| 喜德县| 嘉义市| 青冈县| 呼伦贝尔市| 延川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