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新課標十分強調(diào)作文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打開生活之門,積累寫作材料,為作文練習開創(chuàng)一個豐富多彩的天地。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一、放眼觀察生活
想讓學生寫好作文,我們就要引領學生放眼觀察身邊的生活。大自然中的人、事、物是學生觀察的主要對象,也是語言的發(fā)源地。
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的變化。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的,收獲就會特別大,心情也會特別愉悅,生動的語言便會伴隨著情感噴涌而出。有一次,我讓學生寫觀察日記,對他們的要求是觀察要細致,發(fā)現(xiàn)要更多,撥動你的心弦后再動筆。一周之后習作交上來了,可謂百花齊放,讀來清新雋永?,F(xiàn)摘一段如下:“我們學校去年新栽了12棵玉蘭樹,樹干纖細,上面分出許多樹枝,枝葉十分茂盛,而且伸向四面八方。綠油油的葉間開著許多玉蘭花,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脹得像要裂開似的;有的舒展開了兩三片花瓣,如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已經(jīng)盛開了,在春風中仰著笑臉。從花瓣底部向上,顏色由紫色變成粉紅色,再變成白色,層次分明,就像是畫家用畫筆畫出來的?!笨?!多么獨特而又細膩的描述,多么用心而又深刻的感悟,而這都是因為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了。
二、用心體驗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過,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更重要的是觸發(fā)的功夫。所謂作文要有“新味”,就必須對生活能“入乎其內(nèi),又出乎其外”。既能在“披文以入情”后激發(fā)強烈的情感體驗,又能拓展思維空間,感悟其中的內(nèi)涵,進而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自由地做、盡情地玩,在切身體驗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閃光的東西;解放學生的時間,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自由地想;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擁有自由的天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擁有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才能寫出富有個性色彩的作文,才會感受到生活是這么純粹、這么親切,真正領悟到生活作文的意味深長。
三、用活動豐富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家創(chuàng)作離不開生活,學生寫作也離不開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去豐富學生的生活。
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讓學生身臨其境,見其人,面其物,聞其聲,歷其事,自然能觸發(fā)學生的情感世界,激活他們寫作的創(chuàng)造能力。
作文回歸生活,寫作是生活的真實反映,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提取素材,捕捉生活中閃光的瞬間,寫出自己深刻的體會。
(責 編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