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中國詩詞大會》作為中央電視臺的一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jié)目,通過對詩詞知識的問答、比拼及賞析,讓人們分享到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中華古詩詞中涉及許多中醫(yī)的養(yǎng)生知識,我們可以在《古詩詞中學養(yǎng)生》,品味一首首古詩詞,探尋中醫(yī)中藥養(yǎng)生的精髓。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你贈送給我的是木瓜,我回贈給你的卻是瓊琚。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贈送給我的是木桃,我回贈給你的卻是瓊瑤。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贈送給我的是木李,我回贈給你的卻是瓊玖。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這首《木瓜》出自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國風·衛(wèi)風》,是先秦時期衛(wèi)國的一首描述朋友之情的民歌,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
古代有以瓜果之類作為男女定情信物的風俗?!对娊洝ご笱拧ひ帧分杏小巴段乙蕴?,報之以李”之句,是“投桃報李”成語的出處?!赌竟稀愤@首詩里有類似的成語“投木報瓊”,但在使用頻率上不如“投桃報李”高。這首詩是現(xiàn)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中藥木瓜不是水果木瓜
古詩詞中的木瓜屬于中藥材,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干燥果實。呈長圓形,長4~8厘米,寬3.5~5厘米。外皮棕紅色或紫紅色。質堅硬,剖開面呈棕紅色。果肉味酸澀,氣微。木瓜入藥記載于中國最早的制藥專著南北朝時期的《雷公炮炙論》。而目前市面上的水果木瓜,是原產南美洲的“番木瓜”,在17世紀傳入我國,其形狀、口味與中藥的木瓜大不相同。
中藥木瓜又稱為皺皮木瓜。性味辛,性澀,微寒。入脾、肺、肝、腎四經。有平肝和胃、去濕舒筋的功效,可治吐瀉轉筋、濕痹、腳氣、水腫、痢疾。
中藥木瓜分布在我國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主產地是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此外,湖南、福建、河南、陜西、江蘇也有出產。安徽宣城產的木瓜,業(yè)內稱宣木瓜,質量較佳。
斂肺和胃 理脾伐肝
中藥木瓜的藥效有很多,治風濕痹痛時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與虎骨等配用。木瓜為治吐瀉轉筋之要藥。用于暑濕霍亂、吐瀉轉筋之癥,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黃連、吳茱萸等藥。此外,木瓜又為治腳氣腫痛要藥,可配伍吳茱萸、紫蘇、檳榔。木瓜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癥。
《雷公炮炙論》中記載木瓜能“調營衛(wèi),助谷氣”?!逗K幈静荨分杏涊d其能“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侗静菰傩隆分杏涊d它可以“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侗静菥V目拾遺》中記載木瓜可“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
對于胃腸神經官能癥的患者也可以辨證服用木瓜來治療。五代時期一部著名的本草書《日華子本草》中記載,木瓜能“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奔豚是中醫(yī)病名,為五積之一,屬腎之積?!督饏T要略》稱之為“奔豚氣”。豚,即小豬。奔豚一由于腎臟寒氣上沖,一由于肝臟氣火上逆,臨床特點為發(fā)作性下腹氣上沖胸,如奔跑的小豬一樣,雖然比較夸張,但是非常形象。這種氣直達咽喉,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發(fā)作過后如常,有的夾雜寒熱往來或吐膿癥狀。從證候表現(xiàn)看,類似西醫(yī)的胃腸神經官能癥(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tài))及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等。
此外,《名醫(yī)別錄》中還記載木瓜“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度沼帽静荨分杏涊d木瓜可以“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這里提醒廣大讀者,中醫(yī)所說的腳氣病癥與西醫(yī)所指的腳氣不一樣,中醫(yī)說的腳氣上攻以心悸氣喘、面唇青紫、神志恍惚、惡心嘔吐等為主要表現(xiàn)。西醫(yī)說的腳氣病是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木瓜養(yǎng)生 醫(yī)書記載
說起木瓜的養(yǎng)生功效,醫(yī)書記載很多。南宋醫(yī)學家許叔微在其所著的《類證普濟本事方》中記載:安徽廣德有個叫顧安中的人患腳氣水腫,乘船回家的時候,無意中將兩腳放在木瓜袋上,下船時腳氣水腫的癥狀竟然消除了不少。顧安中感覺非常有意思,好奇地詢問袋中裝的是何物?得到的答案是木瓜,讓他很驚訝。于是,顧先生回家之后就買木瓜放入袋中治腳,不但痊愈,還不復發(fā)。
成書于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清異錄》中記載了一個名為段文昌的古人,用木瓜樹木做成腳盆來養(yǎng)生保健的故事。段文昌用木瓜樹制成腳盆,每天盛水洗腳,感覺健腳膝有效。后來,段先生便以全部財產用于養(yǎng)生保健,以求長壽。
脾胃虛弱不食木瓜
木瓜用對了可以養(yǎng)生,用錯了卻會傷身。元代名醫(yī)羅天益在其所著的醫(yī)書《衛(wèi)生寶鑒》中記載了這么一個病例:有一位叫劉仲海的太保,每天都會吃數(shù)片木瓜。結果和他一起這樣吃的人都有小便淋漓之病,之后到羅天益處就醫(yī),羅醫(yī)生獲知原委后,要他們停食木瓜,后來不吃藥這種病就自愈了。
清代名醫(yī)汪昂在其所著的《本草備要》中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一遼國船只途經金陵(南京),船員們喜愛木瓜的芳香,購數(shù)百顆置于舟中,不久全船人因解不出小便而痛苦不堪,按常規(guī)方法吃藥卻不能奏效,遂請清代名醫(yī)鄭奠一上船診治。鄭醫(yī)生聞到船上四面皆有木瓜的香味,笑著告訴船上的人們說:“把這些木瓜搬走,就能尿出來了。”船員們遵從醫(yī)生的話,將木瓜盡投江中,小便不通的病竟然不藥而愈了。
明代著名醫(yī)家繆希雍在其所著的《神農本草經疏》中提示“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也就是說,真陰不足以及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合用木瓜。
(編輯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