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海 王 艷
1.常州工學院體育教學部,江蘇 常州 213032;
2新橋初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32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的戰(zhàn)略部署,會議強調: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wèi)生和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yōu)先、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為核心,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會議還在提高全民素質中指出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制定實施青少年、婦女、老年人、職業(yè)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人體健康干預計劃,旨在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1]
國家出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健全特殊體育保障體系。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在我國,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的推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具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開始走進大學的校門,享受和普通學生同樣的入學待遇,這體現(xiàn)了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和諧理念,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公平利益,基本實現(xiàn)了教育機會的公平。但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群體中傷殘體弱者不宜參加劇烈體育活動的人數(shù)逐漸呈上升趨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頒布的《體育法》中就明文規(guī)定:“學校應創(chuàng)造條件為傷殘體弱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2]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有一部分先天身體練習障礙的學生屬于體育的弱勢群體,對于這部分弱勢群體,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體育保健課,對于這部分學生的體育課實行免修、國家體質健康測試免測,參與學校組織開展體育保健課。
體育保健課是為患有較為嚴重的慢性病、殘障或有醫(yī)院證明確實不能參加正常體育活動的學生而開設的一門體育教育課程。課程以保健康復基本原理知識為基礎,以中國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保健和各種體育療法相結合作為康復手段,達到適應性體育教育的目的。學生通過保健課的學習,能夠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運動處方,并進行有目的的鍛煉,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正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熟練掌握體育保健的練習方法和技能,不斷提高體育保健的能力和水平。(2)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體能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體魄。(3)通過體育保健的練習,積極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1)通過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動作能力,使學生對自身的身體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并能根據身體機能和生理特點選擇較為適合的運動項目和方式,進行日常的體育鍛煉。(2)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學會正確評價自己的身體機能和生理健康狀況,并能較好的制定適宜的運動處方。(3)培養(yǎng)樂觀向上,自強自信的精神和勇于戰(zhàn)勝疾病、客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在普通的體育活動中受到很大的局限,無法選擇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和技術難度較大的項目,并且部分學生還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他們不但要承受和普通學生一樣的學習壓力,還要進入社會規(guī)劃未來,又因身體與普通學生有差異,因此較易產生自卑、恐懼、焦慮、偏執(zhí)等心理,傷殘體弱的學生或社會上健康弱勢群體的存在是任何國家和社會都應該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高等教育在關注這部分弱勢群體的同時,幫助他們解決教育和生活上的難題,更應該尊重他們的人格與權利,給予他們人文關懷,讓每一個傷殘體弱的學生在大學校園和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也是高等教育和社會發(fā)展賦予我們的使命。
常州工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秉承“團結、嚴謹、求是、創(chuàng)新”的學風和“教會學成,守正有為”的校訓,著力培育和凝練富有時代特征、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與大學精神,深入貫徹“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功”的辦學理念,為學生全力打造成長成才、展示自我的廣闊舞臺。學校常年開展校風建設活動,常年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文體活動,經常組織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社團文化節(jié)、學術科技節(jié)、讀書節(jié)等系列活動。常州工學院目前有遼河路和巫山路兩個校區(qū),都位于常州市新北區(qū)。學校目前共有在校學生14607人,其中大一、大二學生7288人,參加體育保健課保健課學生人數(shù)為人,其中男生為41人,占56.1%;女生為32人,占44.9%;參加保健課的總人數(shù)占學校參加必修體育課總人數(shù)的1.0%,近幾年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逐漸呈上升趨勢。從數(shù)量和人數(shù)方面來看,體育弱勢群體都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傷殘體弱學生的體育教育主要有單設保健班、隨普通班就讀、免修體育3種形式,其中以單設的體育保健班最為普遍。[7]常州工學院根據學?!敖虝W成”的校訓,并深入貫徹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理念,為傷殘體弱學生開設體育保健班。體育保健課教學大綱規(guī)定4個學期,實行每周2個學時的課程學習,每學期共36學時,其中基礎理論4學時,實踐部分32學時,機動2學時。成績考核與評分標準,技術部分占60%,學習情況占30%,早鍛煉占10%。技術部分主要考核學生對運動處方制定的原則掌握程度,考核傳統(tǒng)養(yǎng)生練習方法的認識程度;學習情況就是出勤情況,占10%;平時表現(xiàn)考核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占10%;體育保健課開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因身體原因不能正常參與體育課的學生感受體育帶來的樂趣。
目前,國內高等院校根據普通高校的體育保健課學生分為四種:殘疾型、病癥型、損傷型和體弱型,其中一部分因為運動損傷參加體育保健課的比例較高,其次是病癥型,手術恢復占17.3%,氣胸占21%,運動損傷占26.4%,先天殘疾占15.6%,肥胖癥占8.2%,其他占11.5%。并且大多數(shù)參與保健課的學生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感到有壓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帶來自卑情緒,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
表1 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的基本情況
常州工學院體育保健課開設的內容主要包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部分主要是以體育保健康復的概述、基本原理和運動處方為主;實踐部分主要包括身體成分測試、運動處方指定、球類康復練習和傳統(tǒng)養(yǎng)生練習。實踐部分以太極拳、養(yǎng)生氣功和有氧運動為主,結合學生的興趣,并把乒乓球、羽毛球、慢走加以輔助,注重傳授健身方法和養(yǎng)生知識,教學內容不能過難,講究簡單易學。保健課教學內容主要以健身氣功和太極拳為主,結合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動靜結合。第一學期重點學習健身氣功·八段錦,第二學期學習易筋經,第三學期學習簡化太極拳,第四學期學習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和穴位按摩。
體育保健課對于指導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不斷學習養(yǎng)生保健知識,強化自身素質,增強保健課學習的實效性和自主性,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和增強自我身體恢復的能力。因為考慮到學生不能劇烈運動,所以體育教學部對于申請保健課的學生采取早鍛煉免簽的方式,學生把每天慢走的行程步數(shù)發(fā)送到保健班QQ群里,個別腿部殘疾的學生例外。在QQ群里,保健課師生經常進行互動,保健課教師把養(yǎng)生氣功的視頻和保健知識共享到QQ群里,上傳勵志的視頻和文章,在課堂內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和課堂表現(xiàn)作為期末考核的一個重要標準,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表2 保健課教學內容
體育保健課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尊重保健班學生的隱私和身心差異,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前提,使學生在保健課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健康鍛煉的習慣。
教育心理學認為:殘疾、體弱大學生在心理上就表現(xiàn)出較正常大學生更脆弱的心理耐受能力,若學生在已經降低體育課教學內容難度和評價標準難度時仍得到較低成績,不但會加劇他們的自卑心理,而且有可能使他們更加逃避體育鍛煉。[2]大量研究表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與其心理健康的程度有極大關系,身體是心理的物質載體,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心理健康有利于身體疾病的治療,會促進身體健康。所以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為這些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增強其健康促進意識,樹立“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觀念。
體育保健課的開設是讓學生了解人體在體育活動中的保健規(guī)律、措施及如何利用保健知識指導自身鍛煉的一門課程,因此,承擔此課程的教師不但要具備一定體育術課的技能,同時要有扎實的運動人體科學相關知識。[4]一個良好的體育保健課指導教師,需要具備指導特殊群體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體育教學的能力、語言溝通和心理疏通能力、處理意外事件能力、組織動員能力、殘疾人輔具識別和使用的能力、特殊服務禮儀能力和開發(fā)生活體育資源的能力。[5]加強指導教師的特殊教育培訓,在理論和技能方面都能應對體育保健課的教學。
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在完成教學內容的難度往往較普通學生大,內心害怕失敗,不敢嘗試,這種現(xiàn)象在正常體育課也有普遍存在,所以導致傷殘體弱學生害怕體育課。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耐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多一些鼓勵與贊揚,多給他們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滿足他們對于正常體育課的渴望。在體育保健課中,指導老師應該經常給學生一些心理暗示:“我能行”“ 我可以”“這個難不倒我”,教學內容設置容易上手的課程,肯定他們的努力,對于他們的參與態(tài)度進行欣賞與尊重。在保健課中,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教師的指導與幫助,自由、安靜的參與體育鍛煉,獲取更多的身體經驗,體驗更多體育帶來的樂趣。
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與普通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并且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相對都屬于弱勢群體,教師需要多一些理解和寬容,了解其身體和心理狀況,運用適宜的教法去幫助輔導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期待,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寬容他們的不足,幫助他們從消極自卑的心態(tài)中轉變過來,努力使其真正喜歡體育。
(1)培養(yǎng)傷殘體弱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鍛煉的能力,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2)65%傷殘體弱學生參與保健課最主要的動機是康復身體,提高身體恢復的能力,15%體育鍛煉受傷的學生參加體育課是恢復身體,等運動損傷恢復以后,參加正常體育課和國家體質健康測試,17%學生認為豐富課外業(yè)余生活、調節(jié)心理、獲取學分等。8%身體超重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有助于減肥,增強心肺機能,選擇晚上進行一小時慢跑。(3)加強保健課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保健課的指導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較強的業(yè)務指導能力。(4)從傷殘體弱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調查結果來看,45%的學生對羽毛球、乒乓球感興趣,但是鑒于學校沒有更多空閑場地,大部分時間乒羽場地人數(shù)飽和,希望他們可以選擇避開人數(shù)眾多的時刻進行練習。(5)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85%剛開始對于健身氣功不了解,剛開始學習八段錦時有排斥心理,隨著課程的學習與深入,逐漸對健身氣功有了新認識,45%的學生表示會一直練習。
參與體育保健課65%的學生普遍認為心理因素 (如自卑、缺乏自信心等 )是阻礙他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最主要因素,他們同樣具有強烈的健身意識,促使他們有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傾向,但是過于關注自身的不利條件、長期缺乏運動興趣以及沒有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和場地設施等都對他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有很大的阻礙作用。希望體育弱勢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轉變健身觀念,增強自主鍛煉的意識,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選擇適宜自身特點的運動,小負荷鍛煉,每天堅持健身,量變引起質變。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據波特蘭大學體育項目負責人Krista Kennedy先生介紹,美國殘疾人大學體育:致力于全方位融合。在學校推行著這樣的體育融合理念,也就是所有的體育項目稍加改良就可以讓殘健學生一起參與。美國健康衛(wèi)生部提出:“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致力于增加殘疾人的健身機會,目標就是增加殘疾人的健康機會。[3]保健課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康復計劃。
新形勢下的高校殘疾體弱的體育教學要將“康復、保健、健身”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使學生掌握康復、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終身體育與保健打下基礎,從而有效地推進健康教育。[6]
指導教師根據每個傷殘體弱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適應他們身心特點的“運動處方”,因材施教,建立健康檔案,保護學生的隱私,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努力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質量的提升。
隨著保健課人數(shù)越來越多,有個別普通學生為了逃避國家體質健康測試部分50m、800m和1000m,選擇去學校醫(yī)務室開體育課免修單,使得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45),遠遠超出正常體育班人數(shù)(37人),造成體育保健課教學質量一般,容易造成對于有體育保健課需求的學生出現(xiàn)不公平的現(xiàn)象。希望學校教務處和體育教學的部門加強管理,提高體育保健課教學的質量,為體育保健課的順利開展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