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zhèn)華豐小學 繆春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生的學習過程是學、思、問合一的過程。2016年9月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指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為學會學習,包括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彪S著真學課堂的深入推進,我校把“問題導學”作為“真學課堂”重點研究項目,旨在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成功。
1.“問題”問什么?問要教的內(nèi)容,問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
2.“導學”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既包括課前的先學引導,還包括課堂的引導自主探究。
3.“問題導學”即:讓問題成為貫穿單元教學、課堂教學的線索。課堂教學由主問題開始,設計問題鏈展開教學,通過教師的追問技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課堂彰顯智慧和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質(zhì)疑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教學回歸主問題結(jié)束,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提升學習能力。“問題導學”堅持以問題為核心、以引導為橋梁、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使學生在探究問題中掌握知識,在探究問題中習得方法,在探究問題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1.行政推動。每學期制定重點項目推進研究方案,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并在各學科組分解學習。
2.骨干引領。每學期的推進活動中,各學科骨干教師圍繞研究專題開展課堂示范引領。
3.活動推進。開展同題異構、各學科“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課例研究等教研活動;開展適合本學科特點的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研究、教師追問技巧和學生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的主題研討活動。開展賓山教學研共同體公開教學活動。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問題導學”模擬課競賽活動,凸顯項目研究主題。
4.反思提升。根據(jù)項目進度,及時進行項目中期小結(jié),收集資料,形成部分研究成果,總結(jié)成敗,反思得失,找準后階段研究重點,繼續(xù)項目研究,并圍繞項目子課題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沙龍、交流活動,展示研究成果。
5.總結(jié)成果。根據(jù)研究的逐步推進,形成校本化的“問題導學”操作要義,并拍攝“問題”課堂錄像或課堂片段,制作成光盤。
1.確立子課題,讓重點項目研究目標更明確
“問題導學”作為重點項目的大主題,我們細化出明確、易實踐的子課題:(1)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研究;(2)教師追問技巧;(3)學生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4)問題導引下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5)情境課程背景下的問題導學實踐研究。
2.制定學期方案,讓重點項目研究推進更有序
自“問題導學”重點項目立項以來,我校每學期均制定了切實可行、循序漸進的實施方案,并按照方案有序推進實踐研究:
2017年3月,圍繞研究項目,進行項目研究內(nèi)涵再解讀,制定研究方案。
4月~6月,行政力量推動實踐研究: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研究方案,各學科組深入細致學習重點項目推進方案;開展了同題異構、各學科“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課例研究等教研活動;進行了各學科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研究、教師追問技巧和學生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的主題研討活動,承辦了賓山共同體公開教學活動。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問題導學”模擬課競賽活動,凸顯重點項目研究的主題。
9月,我們對重點研究項目中期小結(jié),收集、整理前一學期的研究資料,形成部分研究成果,總結(jié)成敗,反思得失,找準了后階段研究重點,微調(diào)實施方案,繼續(xù)項目研究。
10月~12月,借助“華豐、九總”教研共同組和“賓山共同體”的活動平臺,各學科教師進行重點項目研究成果的公開課展示、沙龍研討活動。
2018年1月,拍攝了我?!皢栴}導學”優(yōu)課錄像,部分錄像課參加了“一師一優(yōu)課”的評比。
3.明確“月專題”,讓重點項目研究思路更清晰
自2018年2月,通過總結(jié)、反思前兩學期重點項目研究的過程,結(jié)合全縣情境課程的推進,我們將研究思路再清晰,開展“每月一專題”研究活動,3月:情境課程背景下的主問題及問題鏈設計的研究;4月:情境課程背景下教師課堂追問技巧、引導策略的研究;5月:情境課程背景下低、中年級學生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6月:情境課程背景下的問題導學對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研究。
4.達成學科共識,讓重點項目研究形成基本流程
在本學年的不斷實踐、探索和總結(jié)反思中,我校“情境課程背景下的問題導學”重點研究項目,形成了具有學科特點的操作要義(課堂流程):
(1)語文。語文學科運用“問”導“學”呈現(xiàn)“總—分—總”的菱形狀:圍繞主問題,師生多途徑生成子問題,在子問題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踴躍展示,習得方法,最終實現(xiàn)用問題“導讀、導聽、導說、導寫、導思、導悟、導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數(shù)學。數(shù)學學科著力運用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歸納、總結(jié)、創(chuàng)新。通過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產(chǎn)生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動腦、動手、動口,自主思考,探究問題,再通過小組合作,展示交流,剖析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歸納,并根據(jù)學情適時提出拓展性新問題,學生進行再思考、再探究,最后當堂反饋,解決問題。
(3)英語。英語學科通過課前學習活動,包括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先學,或播放跟本課相關的歌曲、視頻,或做相關的游戲來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并能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通過讓學生對圖片或視頻進行觀察與猜測,從而提出相關問題,導入新課。教師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剖析,通過自讀、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逐步解決所有問題。最后在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本堂課進行有效的評價,并對學生提出相關要求,讓他們課后準備,在下一節(jié)課進行解決,也就是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完成對下一節(jié)課的預習工作,從而完成整堂課的教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边@句名言揭示了“思”與“問”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讓我們對“情境課程背景下的問題導學實踐研究”的實踐有了進一步的反思:如何培養(yǎng)學生“問得巧”的能力,讓學生成為思維的智者,借力問題導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又該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及提問能力呢?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在重點項目攻關路上繼續(xù)思考、實踐的主題,需要我們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