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融融 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一(13)班
“他上了二級臺階,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
我猜,他的心不免惶惶,但在外人眼中,只會看到他有力而踏實的步伐。
生活于孫少平而言至少談不上厚待,從只能吃丙菜的日子開始算起,他就接二連三被離棄、被打磨:郝紅梅籃球場邊的刻意回避,絞水時轆轤從手中割出的半桶血,從王世才肚里狠狠穿過的鋼梁,還有,還有他得知曉霞在洪水沖刷中離去后,向深淵墜落的大地……
本以為,作為小說主人公的他,自有可以迎刃而解的法子,化干戈為玉帛。可越往后讀,卻越覺著或許路遙筆下的孫少平與大多數的我們都不一樣。
他是只能吃丙菜,但卻會因收到郝紅梅的白面餅而充滿了力量;他是與郝紅梅有過糾纏,但依舊挺身而出為她辯解;他是受著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打壓,但即使肉體疲憊,卻依舊可以在夜晚挑燈以求得精神上的豐愉;包括師傅的意外、曉霞的離去,那個滿身泥漿神態(tài)純粹得像個瘋子的孫少平,也依舊會在第二天打點好自己并幫助惠英嫂和平平——他似乎已經把艱辛的勞作看作生活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依舊心平氣和地繼續(xù)耕種。
我知道,這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積極樂觀,這是對生活的擔當,是一種只屬于黃土高原的淡然風骨。換句話說,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自己: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廣大,對人生看得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高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才會心平氣和地對待歡樂和幸福。
是了,心平氣和。
有時候,心平氣和是一個人在歲月中沉淀下的最豐厚的資本。資本?資本是在勇氣和視野夾雜中滋生的崖邊花。礦場上因為血壓不達標的孫少平,有找護士求情的勇氣,一如他所言像貝多芬一樣“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絕不屈服的勇氣;不愿意在少安經營妥當的磚廠做工,卻更想為了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去城里攬工做活。這朵脆弱的崖邊花在生活的風雨下冒出了芽,而孫少平,用自己從書本上獲取的精神養(yǎng)分來灌溉它,呵護著它變高、變堅強。
當年,蘇格拉底在聽到法官判了他死刑的消息時說道:“大自然早就判了他們的死刑?!笨ǚ蚶鹱炙暗莫{身人面像在時間的洗禮下平靜地看著太陽升升落落又一個四千年,對抗時間,對抗永恒?!霸矫潭巫匀弧钡娘捣胚_無所求。靜坐在瓦爾登湖旁欣賞著光陰的梭羅,看花,看草,聽鳥聲,感受湖上吹來的微風和帶起的漣漪,平和而寧靜。
他們身上平和的氣息讓人不免也想起了那朵“崖邊花”。只是此時,所謂心平氣和似乎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蘇格拉底用哲思作為澆灌的養(yǎng)分,獅身人面像的補給卻是歲月留下的平靜,嵇康是從老子那里汲取的真正“自然”,梭羅澆下的是親近的水。
這似乎與那黃土高原上孫少平面對苦難的“心平氣和”又有些許的不同,但細思,其實無外乎是心靈與外界的統(tǒng)一。不一定要像川端康成一般“一朵花很美就可以活下去”,但至少也要學學加繆“走向世界,其實是走向內心”。
精神的豐愉,內心的豐愉,造就了處世的波瀾不驚,也給予了人面對一切的勇氣。
我看到書的末尾,孫少平——“他上了二級臺階,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
東邊,有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里響著銅鈴鐺的小狗。
而我知道,東邊,還有即將升起的太陽。
是孫少平內心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