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遠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同時,他還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才華橫溢的詩人,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寫了很多詩歌。這些詩歌和他寫的“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閃首傳真”(老一輩革命家吳玉章為1959年出版的《李大釗選集》題詩中的一句)的雄文一樣,曾被魯迅先生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現(xiàn)把李大釗所寫的一些詩歌類說如下,以饗讀者。
憂國憂民,用詩抒發(fā)心聲
1908年,李大釗在“筑聲劍影樓”寫了兩首七律《登樓雜感》?!爸晞τ皹恰笔抢畲筢撛诒毖蠓ㄕiT學校時自用的齋名。筑聲,出于戰(zhàn)國時代高漸離以筑擊秦始皇的故事。李大釗將自己讀書寫作的小樓命名為“筑聲劍影樓”,表現(xiàn)了當時他憂國憂民、崇尚俠義、立志推翻清王朝腐朽統(tǒng)治的強烈愿望。這兩首感慨悲歌的七律詩是李大釗的最早詩作,其一為:“荊天棘地寄蜉蝣,青鬢無端欲白頭。拊髀未提三尺劍,逃形思放五湖舟。久居燕市傷屠狗,數(shù)覓鄭商學販牛。一事無成嗟半老,沉沉夢里度春秋?!逼涠椋骸案锌厝A似水流,湖山對我不勝愁。驚聞北塞馳胡馬,空著南冠泣楚囚。家國十年多隱恨,英雄千載幾荒丘。海天寥落閑云去,淚灑西風獨倚樓?!睂戇@兩首七律詩時,19歲的李大釗正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二年級讀書。此詩表達了他對時局的感嘆,以及對自己快到弱冠之齡卻不能為國赴難的急切之情。
1909年冬,李大釗因想念友人寫了兩首五律《歲晚寄友》。“友”即指蔣衛(wèi)平。
蔣衛(wèi)平1883年1月17日生于河北灤縣。1905年在永平府中學堂與李大釗結識。后到東北從事革命宣傳工作,積極投身抗俄運動。1910年在黑龍江省黑河擔任中方主要代表,與俄談判四十八旗屯與紅夢河金礦歸屬事宜。8月5日在赴俄談判歸國登船時,被俄國西伯利亞總督戈畢莎爾密令士兵開槍殺害。
此時的蔣衛(wèi)平,正在東北的長春任鼓吹捍衛(wèi)國權、抨擊清朝政府所謂“立憲”的《長春日報》編輯?!稓q晚寄友》其一為:“江山依舊是,風景已全非。九世仇堪報,十年愿未違。遼宮昔時燕,今向漢家飛。歲晚軍書急,行人歸未歸?”其二為:“幾載不相見,滄桑又一時。廿年余壯志,千里寄新詩??犊纪豆P,艱難未去師。何當驅(qū)漠北,遍樹漢家旗?!贝嗽娛且晃粦n國憂民的反帝愛國志士所抒發(fā)的真實情感,字里行間飽含著異常惦念摯友之情。此詩后在天津的《言治》月刊1913年4月1日出版的第一期發(fā)表,署名“李釗”。
1910年,李大釗得悉蔣衛(wèi)平慘遭殺害的消息后極為悲痛。他懷著哀惋的心情寫就《哭蔣衛(wèi)平》詩兩首。其一為:“國殤滿地都堪哭,淚眼乾坤涕未收。半世英靈沉漠北,經(jīng)年骸骨冷江頭。遼東化鶴歸來日,燕市屠牛漂泊秋。萬里招魂竟何處,斷腸風雨上高樓?!逼涠椋骸褒埳撑f是傷心地,憑吊經(jīng)秋只劫灰。我入平山遲一步,君征絕塞未曾回。玉門魂返關山黑,華表入歸猿鶴哀。千載胥靈應有恨,不教胡馬渡江來。”1913年9月1日,《言治》月刊第四期刊出《哭蔣衛(wèi)平》,署名“筑聲劍影樓剩稿”。
以史為鑒,用詩鞭策自己
1913年6月,李大釗與好友筱舫(原名尼鼎云,河北任縣尼家莊人)、壽山(原名劉錫齡,河北灤縣古冶王輦莊人)等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yè)。北京政府陸軍總部派尼鼎云、劉錫齡等用大車運送一批軍火前往科布多。兩人臨行前,李大釗賦詩一首相贈,這首題為《筱舫、壽山將往阿爾泰,詩以贈之》的七絕詩曰:“一聲笳咽一腔淚,萬里城環(huán)萬仞山。最是多情今夜月,共君猶自出邊關。”后又寫一首《前意未盡更賦一律》贈之,詩曰:“策馬玉門關,不為兒女顏。悲歌辭易水,壯志出天山?!贝嗽妼Ψ纯箯姳┑膫b客義士給予充分的肯定,并以戰(zhàn)國末年易水河畔燕國志士殺身成仁的壯舉,作為同學間互相勉勵的精神支柱,鞭策自己和好友反對強暴,扶危濟貧,舍生取義,以利天下。此詩發(fā)表于1917年4月1日《言治》季刊第一期。
1913年6月,李大釗由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yè)后,去北京住在中國社會黨北京支部陳翼龍創(chuàng)辦的平民學校里。這次的北京之行,李大釗寫了如下的四首詩:
第一、第二首詩的總題目為《夕陽影里,笳鼓聲中,同友人陟高岡,望圓明園故址,只余破壁頹垣,殘峙于荒煙蔓草之中,唏噓憑吊,感慨系之》(被后人改為《吊圓明園故址二首》),是李大釗與友人憑吊圓明園故址時,面對破壁頹垣,回顧當年屈辱,悲痛至極,唏噓不止所作。其一為:“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逼涠椋骸坝耜I瓊樓委碧埃,獸蹄鳥跡走荒苔。殘碑沒盡官人老,空向蒿萊撥劫灰?!眱墒自娦蜗蟮孛枥L出了當時圓明園的悲慘狀況。中國社會黨北京總部主辦的機關刊物《公論》第四期(1913年7月15日出版)發(fā)表了這兩首詩。
第三首詩是《玉泉流貫頤和園墻根,潺潺有聲,聞通三海禁城等處,皆溯源于此》(被后人改為《詠玉泉》)。此詩是李大釗感慨帝王奢華和平民艱難之作,詩曰:“殿閣嵯峨接帝京,阿房當日苦經(jīng)營。只今猶聽宮墻水,耗盡民膏是此聲?!庇袢侵副本┪鹘加袢缴狭飨聛淼娜?,泉水流經(jīng)頤和園。序中的“三?!敝副本┏莾?nèi)的中南海(即中海、南海)和北海而言。“三?!钡乃际菑挠袢鬟^來的。禁城:紫禁城,即故宮。詩中的“殿閣”指頤和園內(nèi)的宮殿樓閣。“阿房”:秦始皇窮奢極侈建筑阿房宮,浪費了無數(shù)人力物力。這是指清末慈禧太后做壽時,把建設海軍的經(jīng)費拿去建筑頤和園削弱了中日戰(zhàn)爭時中國的海軍力量,這是當時中國在海戰(zhàn)中潰敗的原因之一。此詩發(fā)表于1913年《言治》月刊第六期。
第四首詩是1913年秋,李大釗在赴日本留學之前,給友人天問寫的一首詩,題為《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被后人改為《贈天問》),詩曰:“班生此別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矄。去國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說岳家軍。風塵河北音書斷,戎馬江南羽檄紛。無限傷心劫后話,連天烽火獨思君。”此詩發(fā)表于1913年《言治》月刊第六期。
立志報國,用詩表達理想
1913年冬,李大釗前往日本留學。來到日本后住進東京牛込區(qū)戶冢町520番地的基督教青年會,開始學習日語和英語。1914年9月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學部。
1916年1月底,為了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運動,李大釗由日本的橫濱市乘船返回上海,途經(jīng)太平洋時,因為對于竊國大盜袁世凱的賣國行徑無比憤慨,所以就揮筆寫了一首題為《乙卯殘臘,由橫濱搭法輪赴春申,在太平洋舟中作》(被后人改為《太平洋舟中詠感》)的五言古風,詩曰:“浩渺水東流,客心空嘆息。神州悲板蕩,喪亂安所極?八表正同昏,一夫終竊國。黯黯五彩旗,自滋少顏色。逆賊稽征討,機勢今已熟。義聲起云南,鼓鼙動河北。絕域逢知交,慷慨道胸臆。中宵出江戶,明月臨幽黑。鵬鳥將圖南,扶搖始張翼。一翔直沖天,彼何畏荊棘?相期吾少年,匡時宜努力。男兒尚雄飛,機失不可得?!痹娭械摹鞍迨帯敝刚只靵y,社會不安?!对娊?jīng)》有板、蕩兩篇,皆詠周厲王無道;“八表”猶言八方;“一夫”指袁世凱;“五彩旗”指辛亥革命后的中華民國國旗,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義聲”指云南起義,1915年12月25日蔡鍔等在云南通電反對袁世凱稱帝,組織護國軍討袁;“鵬鳥”語出《莊子》,此處指南方革命勢力的興起。此詩面對太平洋“浩渺水東流”,借用大鵬鳥“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及當時愛國人士的雄心壯志,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此詩于1917年4月1日在天津的《言治》季刊第一期刊出。
1916年春,在日本寫了一首《丙辰春,再至江戶,幼蘅將返國,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飲,風雨一樓,互有酬答。辭間均見風雨樓三字,相約再造神州后,筑高樓以作紀念,應名為神州風雨樓。遂本此意,口占一絕,并送幼蘅云》(被后人改為《送別幼衡》)的七絕詩,詩曰:“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痹娭械摹包S龍府”:指金國的京城(故城在今吉林省農(nóng)安縣),南宋岳飛率兵抗金,對部下說:“直搗黃龍,于諸君共飲?!边@里指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痛飲祝捷。幼衡即福建人劉以芬。此詩前兩句首先指出這次送別是壯別,是去實現(xiàn)商量好的宏圖大業(yè),故一掃離愁別恨和凄清的調(diào)子。次句抒發(fā)理想抱負,直搗反動派老巢,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全詩對取得革命的最后勝利滿懷信心,充滿著激昂豪邁的戰(zhàn)斗情懷。此詩于1917年4月1日在天津的《言治》季刊第一期刊出。
李大釗送別幼衡后不久,又一友人相無(貴州人劉明×)與他分手,于是他寫了一首五律《幼蘅行未久,相無又去江戶,作此送之》(被后人改為《相無去江戶》),詩曰:“逢君已恨晚,此別又如何?大陸龍蛇起,江南風雨多。斯民正憔悴,吾輩尚蹉跎。故國一回首,誰堪返太和?”詩中的“大陸”指中國;“龍蛇起”指各地討袁軍的興起;“風雨多”指戰(zhàn)事頻繁,當時討袁軍和袁世凱的反動軍隊正在南方作戰(zhàn);“斯民”即“這里的人民”;“憔悴”指饑餓貧困;“蹉跎”指自己報國的志愿沒有實現(xiàn),又白白錯過時機的感嘆;“太和”即“太平”。作者在日本寫此詩,旨在感嘆祖國的軍閥戰(zhàn)亂,渴望祖國人民奮起旋轉(zhuǎn)乾坤,使祖國回復太平。此詩于1917年4月1日在天津的《言治》季刊第一期刊出。
托物言志,用詩描繪山景
1908年至1924年,李大釗曾先后七次在河北省昌黎縣境內(nèi)的五峰山(距樂亭縣李大釗出生地大黑坨村36公里)山居(在韓文公祠)和政治避難,并先后寫了七首白話詩。
1918夏天,李大釗第四次到五峰山避暑時,將在五峰山的感受寫成了白話詩《山中即景》(三首),其一為:“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絕無人跡處,空山響流泉?!逼涠椋骸霸圃谇嗌酵猓嗽诎自苾?nèi)。云飛人自還,尚有青山在。”其三為:“一年一度果樹紅,一年一度果花落。借問今朝摘果人,憶否春雨梨花白?”前兩首后在1919年9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五卷第三號發(fā)表。第三首則從未發(fā)表過,只是在友人的日記中幸有記載。第一首詩在清幽、邈遠、闊大的背景中謳歌了大自然的美。頭兩句詩,全用口語,在倒裝句中回環(huán),看似平常,實則頗有深意。第二首詩更在山姿云色的描繪中寫出自己的襟懷。起首兩句,出現(xiàn)了屹立的青山、飛動的白云和登高的健兒三種形象,它們?nèi)珉s技中的疊椅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點而疊加。第三首則依稀可見與果農(nóng)促膝相談。
1919年10月,李大釗攜其十歲的長子李葆華第五次來到五峰山。此次山居,李大釗除集中精力寫了與胡適論戰(zhàn)的公開信《再論問題與主義》外,還寫了《悲犬》《嶺上的羊》《山峰》《山中落雨》四首白話詩。
《悲犬》的“悲”,既在輕松中點化了詩的嚴肅主題,又彰顯了作者鮮明的立場?!叭彪m“可悲”(看大門,搖尾乞憐),但那些政治舞臺上的成了主子幫兇的人更“可悲”。作者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溢于言表。詩曰:“我初入山,犬狂吠門前;我既入山,犬搖尾乞憐:犬哉犬哉!何前倨而后斂!”此詩發(fā)表于1919年9月15日《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三期。
《嶺上的羊》通過目睹攀援于云山霧嶺之上的羊群,耳聽天際傳來的山羊的叫聲,利用擬人化手法,表達了對善良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蘊藉著對邪惡的強暴者和壓迫者的斥責和仇恨。詩曰:“我在古寺門前站立,山羊的聲音,來自天際??窗?!嶺上的羊,白的摻著黑的。一個一個的爬上山去。羊??!我細聽你的聲音里:纖弱帶著仁慈,悲哀含著戰(zhàn)栗,你不曾傷過別的東西,你不曾害過你的伴侶;天天只傍著那山水,吃些草葉或草子;只有你怕人,沒有人怕你;我不但不怕你,而且憐你;我不怕你,并且憐你,就是你的勝利!”此詩發(fā)表于1919年9月15日《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三期。
《山峰》是一首托物言志的短詩,描寫的是云遮霧掩的山峰頭,上面長著幾顆松樹。片片白云停留時,它沒;白云飛移時,它現(xiàn)。表現(xiàn)了青山堅韌不拔的形象和性格。正是通過這樣簡單的景物描寫,抒發(fā)和流露出對祖國山水的熱愛和頌揚,表達了作者堅定的志向與博大的襟懷。詩曰:“一個山峰頭,長著幾棵松樹。片片的白云,有時把它遮住。白云飛來便去,山峰依然露出?!?/p>
《山中落雨》運用象征手法,抒發(fā)了作者在山中風雨中的心情:高山煙雨,飛云流瀑,象征了紛繁復雜的斗爭環(huán)境。前山后山,“不知有多少樵夫迷了歸路”,寄寓了對勞動人民熱切關懷和血肉相連的深情厚誼,并借此告誡廣大人民群眾在風雨中莫要迷失了政治方向。詩曰:“忽然來了一陣煙雨,把四山團團圍住,只聽著樹里的風聲雨聲,卻看不清云里是山是樹?水從山上往下飛流,頓成了瀑布。這時前山后山,不知有多少樵夫迷失了歸路?”此詩發(fā)表于1919年9月15日《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三期。
歡迎戰(zhàn)友,用詩表示喜悅
李大釗和中國共產(chǎn)黨另一重要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1879—1942)是在1918年1月開始共事的,二人都在北京大學任教。同年12月,二人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熱情謳歌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大造革命輿論,積極領導了五四運動。
1919年6月11日晩,陳獨秀到北京前門外、新世界商場散發(fā)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傳單時,遭北洋政府逮捕入獄。這件事引起知識界、教育界的極大震驚,各界人士紛紛譴責,要求保釋陳獨秀。陳獨秀9月16日獲釋后,李大釗于11月1日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六號發(fā)表《歡迎陳獨秀出獄》一詩,詩曰:“你今出獄了,我們很歡喜!他們的強權和威力,終究戰(zhàn)不勝真理。什么監(jiān)獄什么死,都不能屈服了你;因為你擁護真理,所以真理擁護你。你今出獄了,我們很歡喜!相別才幾十日,這里有了許多更易:從前我們的‘只眼忽然喪失,我們的報便缺了光明,減了價值;如今‘只眼的光明復啟,卻不見你和我們手創(chuàng)的報紙!可是你不必感慨,不必嘆息,我們現(xiàn)在有了很多的化身,同時奮起;好像花草的種子,被風吹散在遍地。你今出獄了,我們很歡喜!有好多好青年,已經(jīng)實行了你那句言語:‘出了研究室便入監(jiān)獄,出了監(jiān)獄便入研究室。他們都入了監(jiān)獄,監(jiān)獄便成了研究室;你便久住在監(jiān)獄里,也不須愁著孤寂沒有伴侶。”這首詩也是李大釗一生中寫的最后一首詩。
1920年2月,李大釗為了被保釋出獄的陳獨秀避免再遭拘捕的危險,親自護送陳獨秀化裝乘騾車離開北京,去天津轉(zhuǎn)赴上海,返回了相對安全的南方。據(jù)說,在由北京去天津的途中,兩人共同商議了組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大計,從而為黨史留下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
責任編輯 / 陳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