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安豐中學
我縣教育局提出了讓學引思的教改理念和模式,要求我們認真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也有助于促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除了智力因素外,我們還要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的地理學習久而不厭,學生樂學、好學、輕松學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么,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實施高中地理合作學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組織領導、拓展合作學習的領域、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方式這幾方面入手。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策略,我們要以人為本,讓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和成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任重而道遠。教師要根據(jù)教材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有目的地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細化教學任務,使高中地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求索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學習小組規(guī)模不要太大,小組成員搭配要合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兼顧。至于組織領導,就是要求教師要選擇好組長和副組長。
在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激勵學生探索未知的和跨學科的知識領域,鼓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合作學習的任務目標要符合課標、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定位準確,具有可操作性。我們要將課本中的知識與自然、生活、社會有機地融合起來。我們要有效整合合作學習資源,融會貫通知識領域,結合生活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學生在和諧互動中更加熱愛地理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練習及再認識的一個鞏固、提高、深化的過程。教師應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根據(jù)講授內容的重點,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搭建思考與升華的平臺,以實現(xiàn)小組目標為抓手,把學生引向合作探究的境地。此外,質疑能力也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能力之一。學生間相互提問、相互質疑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進行準確的角色定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融合作探究與思考交流于一體。我們還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成績作為獎勵和表揚的依據(jù),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主動投入地理學習的動力。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合作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學會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恰當?shù)剡\用生動的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我在教學《城市區(qū)位與城市體系》時,先讓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問題:世界聞名古國發(fā)祥地為什么和河流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城市為什么會比較密集?然后,借助幻燈片展示中國主要河流,引導學生分析武漢、重慶、宜賓等城市處在河流交匯處的原因,并對廣州、上海、天津這三座城市的位置分布共性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傊處熞獮閷W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快樂地、興趣盎然地主動探索。
合作學習中好的評價肯定會帶來好的結果,以合作促優(yōu)化,以合作促效益。合作學習的過程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也是體現(xiàn)合作學習評價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jù),這樣就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重點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大家合作達標。教師要在一旁觀察,或者經(jīng)常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去,以關注學生的合作動態(tài)以及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關于高中地理的合作學習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去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心中有學生,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xiàn),讓互動合作成為課堂的主旋律,讓學生快樂學習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這樣,他們就能深入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提高學習效率。久而久之,學生的合作能力一定會得到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