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發(fā) 張黎杰 周玲玲 姜若勇
摘 要: 概括介紹了宿遷塑料大棚辣椒的產業(yè)現(xiàn)狀和連作障礙的成因及其表現(xiàn),并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和本單位的研究實踐成果,從品種選擇、菇椒輪作、高溫悶棚、熏蒸處理、生物殺菌等5個方面,總結出適合宿遷地區(qū)的大棚辣椒連作障礙綜合治理技術,為生產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辣椒; 塑料大棚; 連作障礙; 綜合治理
辣椒是江蘇省重要的蔬菜作物,每年設施栽培面積約6.7萬hm2,按照667 m2平均產量1 800 kg,平均產值以4 000元計,全省總產量約180萬t,年產值約40多億元。江蘇省辣椒設施生產已成為江蘇現(xiàn)代高效農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設施辣椒生產相對簡易,經濟效益較高,已成為江蘇尤其是蘇北地區(qū)發(fā)展設施蔬菜產業(yè)的優(yōu)選蔬菜作物[1]。宿遷地處蘇北地區(qū)腹地,冬春光熱資源豐富。2016年底宿遷市蔬菜復種面積已達8.84萬hm2,其中約有5 300 hm2辣椒是通過塑料大棚等設施進行春提早、秋延遲栽培。塑料大棚是高投入、高產出的保護地設施之一,但由于多年利用和片面追求效益,常導致塑料大棚內規(guī)模生產蔬菜品類及栽培模式單一,不能有效合理輪作,生產中連作障礙突出。辣椒連作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土壤耕層越來越淺,土壤次生鹽漬化及病蟲害嚴重,尤其土傳病害發(fā)生率高、防治難,影響大棚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在沒有較好地解決設施連作障礙之前,其效益主要來源于大量化肥、農藥的投入,但這種生產方式顯然是難以為繼的,而且隨著連作年限的延長,連作障礙會逐漸成為大棚辣椒發(fā)展的瓶頸問題[2]。
1 塑料大棚辣椒連作障礙的成因
造成宿遷地區(qū)大棚連作障礙的主要原因有:(1)肥料施用不當導致土壤養(yǎng)分不均。椒農施肥一般總是偏重氮、磷肥,導致土壤中的氮、磷含量偏高與富集,而鉀及中、微量元素相對缺乏。(2)土壤次生鹽漬化和酸化。宿遷地區(qū)大棚土壤鹽分含量普遍偏高,設施栽培土壤的次生鹽漬化更易發(fā)生。(3)土傳病蟲害的流行。辣椒連作后土傳病原菌和害蟲在土壤中大量積累,而連年使用農藥又使病原菌和害蟲的抗藥性增加,連作幾年后極易出現(xiàn)病蟲害大流行。(4)植物自毒作用明顯。連茬作物根系分泌物和作物殘茬腐解等途徑釋放一些物質,對同茬或下茬同種或同科作物生長產生抑制作用,進而影響作物根系發(fā)育導致減產。
2 塑料大棚辣椒連作障礙的綜合治理技術
2010年以來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宿遷農科所結合當地辣椒生產實踐和國內蔬菜連作障礙防治的最新成果,進行了辣椒等蔬菜作物連作障礙消減技術研究,從品種選擇、菇椒輪作、高溫悶棚、熏蒸處理、生物殺菌等方法進行了多年試驗,采用農業(yè)、物理、化學、生物等措施,形成一套大棚辣椒連作障礙綜合治理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主根發(fā)達,熟性早、耐低溫弱光、膨果速度快、皮薄質脆、品質優(yōu)良、前期產量高、抗逆性強、適宜當地栽培的設施專用品種,如‘蘇椒14號‘蘇椒17號。
2.2 菇椒輪作
春提早辣椒栽培后種植高溫型草菇1茬,草菇采收后,將草菇菌渣用旋耕機翻整兩遍后,整地做畦,可再種植秋延遲辣椒,每2 a(年)種植1次草菇。
2.3 高溫悶棚
夏季高溫閑茬時,將大棚內土壤耕翻成大塊,不需打碎,灌水至有積水,上鋪地膜,地膜一直拉伸到棚外溝邊蓋嚴[3]。然后用透光性好的農膜(以新膜為宜)蓋嚴大棚,高溫悶棚10 d以上,且累計至少有7 d最高氣溫35 ℃以上的晴熱天氣。至棚內溫度在45 ℃以上、10 cm地溫在50 ℃以上后揭棚。后茬作物定植前5~10 d揭去地膜和棚膜,待地表干濕適宜后,即可整地做畦和播種移栽。
2.4 熏蒸處理
連作障礙特別嚴重的地塊可使用氰氨化鈣(石灰氮)熏蒸,667 m2用50%顆粒劑32~64 kg。熏蒸處理前先進行土壤處理,待處理土壤要先施下基肥,翻耕施藥后耙細整平,保持田間持水量60%~70%,3~4 d后將石灰氮均勻撒施到土里,然后耙細土壤,必要時澆水使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55%,并立即用地膜嚴密覆蓋土面[4]。達到要求的熏蒸時間(一般是15~20 d)后,先于傍晚揭開地膜的邊角通氣,并設立明顯標志警示人員不應在通氣口長時間停留。第2天全部揭除地膜并松土通氣。
2.5 生物殺菌
生防菌粉劑可選用B1619(解淀粉芽胞桿菌)水分散粒劑(含菌量為1.2×108 cfu·g-1,江蘇省蘇科農化有限公司生產)。定植前處理土壤:定植前按每株6 g將生防菌粉劑均勻地撒入在定植溝穴中,隨后移植辣椒苗,澆灌活棵水,667 m2使用生防菌粉18 kg(667 m2 按3 000株苗計算)。田間管理:定植后的第1、第2次澆水前,按每株3 g將生防菌粉用小湯匙定量撒在植株根部,隨后澆水。667 m2每次使用菌粉9 kg(667 m2按 3 000株苗計算)。
在以上技術措施中,優(yōu)先選用農業(yè)和物理措施,盡量減少化學措施使用。在應用生物措施時,不與物理和化學措施同時使用,但可在物理和化學措施全部程序完成后再用,以提高各項措施的綜合治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寶貴,王述彬,劉金兵,等. 江蘇省設施春提早辣椒生產關鍵技術[J]. 辣椒雜志,2015(4): 9-11.
[2] 周海燕,李進,張雪峰,等. 南通地區(qū)大棚辣椒連作障礙的成因分析[J]. 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11): 119-120.
[3] 徐冉,孫玉東. 塑料大棚辣椒連作障礙防治七要點[J]. 西北園藝,2008(7): 43.
[4] 羅杰,劉小英,胡偉,等. 夏季高溫悶棚技術試驗總結[J]. 上海蔬菜,2014(6):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