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教師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學生為提高閱讀能力也耗費了大量精力,然而效果卻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囿于語文教材的單篇教學,不能將教材進行有效整合,致使教學處于無序低效狀態(tài)。擬在具體教學中按照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學習,注重講練結合、一課一得,使教學更有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閱讀復習;一課一得;講練結合
一、語文閱讀復習“一課一得”問題的提出
在初語復習教學中,部分教師非常重視閱讀教學,課上課下用了大量的時間,然而復習的效果卻是事倍功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未與其付出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閱讀教學復習無序。教師囿于語文教材的單篇教學,不能將教材進行有效整合,在各種文體的版塊閱讀復習中,沒有一條明晰的復習序列。二是教學目標不明確。在一節(jié)課內(nèi)學生閱讀訓練的能力點過多,導致教學無重點。三是講練脫節(jié),形成有效的能力遷移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課堂講解占用時間較多,學生當堂練習時間較少,知識消化吸收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以系統(tǒng)理論為指導,以建構主義心理學和遷移理論為依據(jù),參照《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教學建議,提出打破冊與單元的界限,將一至六冊教材按照文章體裁重新整合,將零星散布在六冊書里的知識按照不同的文章體裁梳理成系統(tǒng),在九年級復習階段實行“一課一得”閱讀教學的策略,教學取得了較好效果,復習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提高。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我們總結出九年級語文閱讀復習“一課一得”教學策略,以供同行共同研究。
二、“一課一得”的內(nèi)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課一得”的理念:“在一堂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或理解一個問題,或明白一個道理,或掌握一種方法。”20世紀80年代陸繼椿先生提出語言訓練“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即以寫的能力為主線,以訓練點為要素,使學生“一課有一得”。我借鑒上述理念,針對九年級閱讀復習中存在的一節(jié)課之中教學內(nèi)容過多、講練脫節(jié)、教學缺乏針對性等問題,以《語文課程標準》為綱,在注重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序列”的基礎上,以課題組編制的學案為載體,以一個主要的能力點為教學重點,注重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講規(guī)律教方法;注重講練結合,加強當堂針對性練習;注重當堂反饋,促進學生能力遷移。簡言之,每節(jié)課教學目標不可太多太寬泛,確定“一個最主要的”目標,整節(jié)課就圍繞“這一點”展開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這個“最主要的教學目標”點上有“一得”。如此循環(huán),學生所學便能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網(w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即可實現(xiàn)螺旋式上升,提高了復習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三、九年級語文閱讀復習“一課一得”教學策略
(一)重組單元,構建知識系列
1.重組單元,整合課程資源。我們按照文章體裁將初中語文課本1-6冊的閱讀文本分為5個單元,即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和詩詞賞析。大多數(shù)的九年級語文閱讀復習模式都采用版塊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詩詞鑒賞等大塊復習內(nèi)容安排是有序的,問題出在各板塊的閱讀復習沒有一條明晰的復習序列。例如,記敘文的閱讀復習到底有多少個知識點、能力點并不明確,先復習哪個點后復習那個點并不明確,每個點怎么復習不明確,這導致學生頭腦中該形成的知識框架無法建立,遷移能力無法形成。為此,教師為每個板塊構建知識序列尤為關鍵。
2.穿起知識鏈條,構建整套閱讀復習教學序列。我們打破了初中語文教材冊與單元的界限,將零星散布在書中的知識梳理成系統(tǒng),從而建立起5條閱讀復習的有效序列:
(1)記敘文系列:分析文章思路,概括情節(jié),理解概括文章中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修辭的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特定文段和語句在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及人物描寫的作用;記敘文線索,人稱、記敘順序、標題的作用,開放試題的解答。
(2)說明文復習系列:辨析說明對象,概括主要內(nèi)容;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說明順序及其作用;說明文語言的賞析,概括篩選主要信息,說明文標題或文段的作用。
(3)議論文復習系列:準確找出或概括出文章的論點;理解段落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思路;判斷首段或開頭文字的作用及論點的提出方式;判斷論證法及作用,論據(jù)能不能刪除或調(diào)序并說出理由。
(4)文言文復習系列:理解概括文言文的內(nèi)容;賞析文言文的寫作手法;把握文言文的內(nèi)涵。
(5)詩詞賞析復習系列:詩詞內(nèi)容賞析;詩詞語言賞析。
語文特級教師余漪老師說過:“語文學習就像喝糖水,糖水中的糖分就是語文知識。”上述“重組單元,構建復習教學序列”就是在做將糖水中的糖分“析出”的工作,將語文知識與能力訓練點“外顯化”,再將這些知識點和能力點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編排成序列,并按此方案進行復習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與認知規(guī)律,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二)編寫學案,繪制學習路線
1.反復切磋,確定學案編寫原則。經(jīng)課題組多次討論,確定5個板塊的每一個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并為其寫一份學案,學案編寫遵循“兩個研究”和“四個結合”原則?!皟蓚€研究”指:研究《語文課程標準》;研究近年來各省市中考試題?!八膫€結合”為:結合本校優(yōu)質(zhì)復習資源;課題組成員原有的課題研究;新版部編教材;近三年各省市中考真題。學案編寫力爭做到目標明確、有例有法、有練有結,達到“一課一得”效果。
2.反復實踐,確定學案5步基本結構。經(jīng)課題組成員反復試講后,確立語文閱讀復習課的學案基本結構如下:
(1)透視目標,綱舉目張。目標的確立主要是從《語文課程標準》中找到相關知識和能力點為依據(jù),再參考《河北省學科考試說明》確定復習教學目標。之后是對考點知識進行解說、歸類、總結和方法簡述,讓學生一目了然,理解考點且知道接下來需要練習、掌握、提升的能力。此環(huán)節(jié)就如同讓孩童學走路前先要確立好“目標”。
(2)重溫經(jīng)典,扎根課內(nèi)。從課本中找到經(jīng)典例文來解析考點,總結規(guī)律,教授方法,這樣做容易使學生有親近熟悉之感,使其對知識的掌握更為容易,對方法的習得更為便捷,可為學生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打好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如同家長教孩童學“走路”。
(3)再現(xiàn)中考,舉一反三。指的是從歷年中考試題中找到考查相關考點的部分來解析考點和解析答法。由課內(nèi)遷移至課外,由測驗遷移至中考,讓學生認識中考考題形式,清楚的掌握解題技巧,輕松得分。做到有例有法、舉一反三。此步驟相當于學走路階段的“扶著走”。
(4)夯實目標,提升能力。尋找本省或外省的相關中考習題進行集中訓練,將該考點知識和解題技巧夯實,迅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此步如同“放手”讓孩子練習走路,使其在實踐中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5)自我歸納,反思升華。指的是由學生自主學習后總結所得,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及知識的概述總結等。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意圖在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學會學習。
按照上述基本結構,編寫出的5個序列的28套學案形成一整套閱讀復習的實驗教材,該教材以學案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法上基于文本,發(fā)揮“例子”作用,引領學生學習“文本之法”;實現(xiàn)從“溫故”到“知新”、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教學”到“自學”的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同時,上述結構也是復習課的基本結構,是教師教學由 “收”到“放”,由“扶”到“不扶”,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手段。
(三)完善學案使用,以“先學后教”為根本形成復習模式
學案中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自學為主,后兩個環(huán)節(jié)以教師講解或小組合作學習兼教師輔導為主。前兩個環(huán)節(jié)可在課下以預習形式讓學生自學,也可放在課上,視學習內(nèi)容難易情況而定。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種課型:
1.自主合作式。此種課型適合難度不大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基本能夠完成任務,教師可視學情對存在的問題予以點撥。自主合作式課型體現(xiàn)了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2.講練結合式。對于學習難度較大的教學內(nèi)容,或是中考高頻考點適合講練結合式課型,比如記敘文考點“詞語的表達作用、人物形象分析、重要句子的含義理解”,議論文考點“理清論證思路”等內(nèi)容,一個知識點的學案教師可安排一至二課時。對于“講”的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對于知識點的講解要系統(tǒng)與細致,細化和分解答題操作性要領,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更為顯著。對于后面“練”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時刻關注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注意調(diào)整練習的難度,對學案練習題目的使用可采取小坡度、密臺階策略,其間也可將語文課本課后或相關練習冊中典型的練習題穿插使用。對于學案的使用,教師應本著合理利用原則,盡管精心編制但也不能完全依賴,或是囿于學案的局限,教師要做到充分利用,使其為我所用。
3.個別輔導式。此模式適合解決個性問題。語文學習到了一定階段進行階段性檢測,教師對于檢測中的共性問題一般在講評試卷時解決,對于少數(shù)學生知識掌握存在的個性問題就需要進行個別輔導,此種方式適合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指導更具針對性。教師的個別輔導時間靈活,可利用課間、自習課,或?qū)iT抽出課時進行。
“九年級語文閱讀復習‘一課一得策略的探究”課題的“大單元、學案導學、一課一得”策略解決了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設計等的優(yōu)化問題,解決了貫徹新課標關于自主學習操作問題,特別是閱讀復習的自主復習問題,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優(yōu)化了閱讀復習教學過程,較好地促進了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素質(zhì)。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謝華輝.語文閱讀“一課一得”教學方法的內(nèi)涵與實踐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2015,(2).
【基金立項:本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九年級語文閱讀復習‘一課一得策略的探究”(課題編號:17041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高彩云(1970—),女,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學高級教師,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