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北京時間2018年3月5日上午,美國揭曉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其中,有一個今年呼聲很高的影片叫《三塊廣告牌》,這部在2017年9月4日亮相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影片,自上映以來受到無數(shù)好評,獲得第75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項大獎,成為角逐2018年奧斯卡的頭號影片。
雖然它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競逐,但是最終卻惜敗給了《水形物語》。盡管如此,這部影片仍然可以說已經(jīng)是最大贏家了,因為它不僅收獲了大家一致的好口碑,而且獲得了兩座獎項: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1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位母親在女兒遭到性侵而身亡后,無能的警方?jīng)]有找到殺害女兒的兇手,這位母親就買下了女兒遇害時那條公路的三塊廣告牌,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小鎮(zhèn)的警察局局長。
這三塊廣告牌上面分別寫著:1.事情進展得怎么樣了?威洛比警長2.依然沒有回應(yīng)?3.強奸而死。
但是警察局長身患癌癥,要死了,然而這位母親依然采取了強硬的態(tài)度。
然后,本來作為受害者的她從此就成了小鎮(zhèn)的“人民公敵”。
警探來訓(xùn)話,被她懟走了;牧師來訓(xùn)話,被她懟走了;前夫帶著19歲女友來給她教訓(xùn),被她懟走了;連兒子都感到這種做法讓他倍感痛苦,這也讓她想起了那天女兒走的時候,是因為自己沒有借車給她而感到深深的自責。
但是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警察局長居然頂不住壓力自殺了!
于是,連她自己都感到很沮喪。
先是遭到了警察局長妻子的譴責;他的兒子在學(xué)校被欺負;甚至有陌生人前來挑釁;而她的廣告牌也被燒了。最終,這位母親沒有被打垮,她依然選擇奮起反抗,她一把火燒了警察局,但是警察局長的死也帶來了轉(zhuǎn)機,他替她付了下個月的廣告費,他告訴一向敵視她的警探迪克森:只有愛才能化解仇恨。
這就是故事的結(jié)局,兩人都不知道是不是應(yīng)該去找到罪犯,是不是應(yīng)該殺了他。但是或許答案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學(xué)會了愛。
2
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故事,卻沒有那么幸運。原型故事中的母親依然還在尋找女兒的尸體。
原型故事中的母親叫瑪麗安,是一位生活在美國密蘇里州的母親。
她的女兒安琪在2003年11月1日失蹤,距今已經(jīng)快15年了。
在一次生日派對上,一直沒有等到安琪的瑪麗安有了不好的預(yù)兆,她第二天就去警察局申報了失蹤人口,然而很長時間過去了,所有信息都石沉大海了。
瑪麗安決定用自己的方法找回女兒。
正如影片中的母親那樣,瑪麗安也買下了路邊的廣告牌,并在上面放上了安琪的照片、懸賞金額和電話。
除了廣告牌,她還印刷了無數(shù)小海報,隨處張貼。
終于,在安琪失蹤四年后,她的丈夫終于承認是他在和安琪發(fā)生爭吵后,誤殺了她。知道真相的瑪麗安感到非常痛苦,但是更讓她痛苦的是安琪的丈夫卻死活不說他把安琪安葬在了哪里。
從此,瑪麗安就走上了獨自尋找女兒尸體的道路?!拔冶仨毜谜业桨茬鳎鳛樗哪赣H,我必須找到她,我永遠也不會放棄。”
她在后備箱一直存放著小鐵鍬,準備隨身把安琪的尸體挖出來。
看到瑪麗安的背景,米叔感到一陣心酸。這是一個母親的背影,她很柔弱,但是又如此決絕,如此堅強。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母親的肩膀是單薄的,但是只要是為了我們,她就可以為你抗下所有困苦。這就是母愛的力量。
3
如果母愛的力量是外柔內(nèi)剛的,那么父愛的力量可以說是外剛內(nèi)柔的。例如發(fā)生在2月份的這則新聞故事。
美國當?shù)貢r間2018年2月2日,密歇根州伊頓縣巡回法庭,一位父親和他三名遭受性侵的女兒,在法庭上控訴美國奧運體操隊前隊醫(yī)。其中一個女兒在詳細描述隊醫(yī)是如何在她13歲時侵犯她時,這位父親越聽越感到憤怒。
他先是向法官要求能否給他五分鐘,讓他與納薩爾獨處,但遭到了法官的拒絕。
父親退而求其次地說:“給我一分鐘,讓我教訓(xùn)一下那個混蛋!”,法官再度拒絕,這位父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了,他沖向了隊醫(yī)。
無奈這位父親被隊醫(yī)的律師一個大臂給擋回去了。嚇得隊醫(yī)趕緊蹲下躲到了律師的身后。
隨后,這名父親被三位警員死死地摁在了地上。
這位父親大聲叫罵:“讓我好好教訓(xùn)他,讓我有一分鐘修理他,只要一分鐘!”
但是沒有人回應(yīng)他。
他竭嘶底里地問:“如果是你碰上這種事,你會怎么做……”
隨后,這名父親被幾位警員直接帶出了法庭,他走的時候,依然在回頭憤憤地看著侵害女兒的兇手。
善良的檢察長雖然不鼓勵他的做法,但是也沒有起訴他藐視法庭罪。
這段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后,網(wǎng)友們都視這位父親為“英雄”,但是這位父親卻說:“我的女兒們才是真正的英雄。還有,這件事件中所有的受害者和幸存者都是英雄”。
雖然我們看到這些故事感到的是憂傷和感動,但是,我們應(yīng)該清醒地認識到:煽情是沒有用的,流眼淚也是沒有用的,同情心泛濫更沒有用,真正有用的是整個社會能正視這個問題——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護我們的孩子。
現(xiàn)在席卷整個美國的“MeToo”運動已經(jīng)告訴我們:弱勢群體的聲音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遭受侵害的人的聲音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整個社會追求正義的聲音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
如果法律對強奸犯進行嚴懲,如果教育能首先教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緊盯成績,如果家庭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而不是只管物質(zhì),如果整個社會多傳遞些愛,少傳遞恨,那么,這種事情才有可能真正得到避免。
李鐵摘自“這才是美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