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程
摘 要:漢語的語義具有模糊性是不可否認的問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使用具有模糊語義特點的詞語。通過分析現(xiàn)代漢語不同詞類,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中具有模糊語義的詞大都集中在名詞、數(shù)量詞、形容詞和副詞等。本文通過舉例分析其詞義,并運用認知語言學原型理論分析漢語的模糊語義問題,試圖從主觀量范疇和語用交際等角度探討漢語具有模糊語義的原因。
關鍵詞:漢語 模糊語義 認知分析
一、引言
詞義的模糊性是指詞義對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的反映是抽象的、概括的,詞義的中心是明確的,但詞義的外延只有一個大概范圍,其界限模糊不清。這里的“模糊性”是相對語言精確性而言的,是詞義的性質之一。尤其是在口語中,為了表達的需要,我們往往傾向于選擇具有模糊性的詞語。
對于語義的模糊性,上世紀80年代便有學者對其進行探討,此后亦有學者做出諸多有益探索。從高元石(1988)[1]探討關于模糊語義的問題開始,此后從整體上討論語義模糊問題的學者從未間斷,如:王家齊(1991)[2]討論模糊語言的性質與功能,吳振國(2000)[3]討論模糊語義的聚合,胡?。?001)[4]討論模糊語義的特征,孟春梅(2007)[5]從言語交際的角度討論漢語的模糊語義問題等;也有從個案角度探討的,如王欣(2010)[6]分析了現(xiàn)代漢語量詞的語義模糊性,李金樹(2013)[7]從模糊語言學的視域分析“三”字的夸張運用,信曉倩(2013)[8]分析以“百”字打頭的四字格成語的模糊語義,危艷麗(2014)[9]分析虛詞“半”的模糊語義特征等;還有不少從翻譯角度探討語義模糊問題的,如郭建民(1990)[10]、張耘(2011)[11]等。
通過對相關模糊語義問題研究的文獻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很少有人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本文試圖運用認知語言學原型理論對漢語的模糊語義問題進行探討,分析產生模糊語義的原因,并運用“量”范疇理論解釋漢語日常生活中使用模糊詞的現(xiàn)象。通過分析,我們認為站在認知語言學角度分析模糊語義問題,更有符合人們的認知思維習慣,并且更益于人們接受和理解。
二、具有模糊語義特點的漢語詞類
模糊性是非人類語言的本質特征,漢語也不例外。對于漢語,伍鐵平(2000)[12](P272-290)分析了三組實詞的模糊性,對于虛詞的模糊性主要分析了“和”和“或”,另外專章討論了顏色詞、味覺詞和溫度詞的模糊性,尤其是對于顏色詞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遺憾的是最終也沒能給出顏色詞的分類和釋義。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不自覺地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詞語,據(jù)此,通過對不同詞類的考查,我們認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具有模糊語義的詞大致有“名詞”“數(shù)量詞”“形容詞”和“副詞”等幾類。此外還有部分“連詞”的語義也是模糊的,但是由于語義比較虛泛,很難把握,我們在日常交際中不做區(qū)分,所以不單獨歸類。
(一)名詞
名詞中具有模糊性特點的詞大都是時間名詞和表示年齡的詞。一天中,我們可以把24小時分成不同的區(qū)間,并且分別給予其名稱,如:“清晨”“早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夜里”等。《現(xiàn)代漢語詞典》[13]對“清晨、早晨、早上”釋義分別是:“清晨,日出前后的一段時間;早晨,從天剛亮到八九點鐘的一段時間;早上,早晨。”從詞典釋義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詞都具有模糊性,都沒有明顯的界限。
在漢語中,有用來表示年齡階段的詞,然而這些詞所指年齡并不是絕對明確的。比如,用“嬰兒”“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詞去分別標志不同的年齡段,這些年齡段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造成標志這些年齡段的詞在詞義上也劃分不出絕對的界限。英語中表年齡段的詞語,其語義就具有絕對的明確性,如“teenage”,通常我們將其譯為“青少年”,對應的年齡段為13~19歲,該詞能夠給出明確的年齡段是因為“-teen”是數(shù)詞13~19的形式標記,與“age”組合也就使得“teenage”具有明確的年齡段。
(二)數(shù)量詞
在漢語的日常使用中,經常會出現(xiàn)模糊的數(shù)量用法。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說“幫我摘兩根蔥”,這里的“兩根”只是一個模糊性的說法,并不一定指只有兩根,而是表示“一些”義。再如,“我有兩件衣服要洗”“兩個碗要刷”“三、四輛車”都具有模糊性。在文言文和一些成語中,本來表示具體數(shù)字的數(shù)詞,也由實指數(shù)目變?yōu)樘撝覆欢〝?shù)目,如“千里之外”“千言萬語”“三言兩語”等成語也都有著模糊性,這些都是由數(shù)詞的計數(shù)功能慢慢退化造成的。
(三)形容詞
具有模糊語義特點的詞大都是描述事物性狀的形容詞和顏色詞兩類詞。事物性狀類的詞在生活中被普遍使用著,尤其是部分具有相反語義的、成對出現(xiàn)的形容詞,例如:“大”“小”“胖”“瘦”“高”“矮”等。這類詞彼此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因為沒有明確的標明究竟什么樣的身高被稱為“高”,什么樣的身高會被定位為“矮”,這使得這類詞被貼上模糊性的“標簽”。這類詞存在模糊性與我們日常使用的頻率也有關系,最典型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反義詞時的不平衡上。比如,“那個人有多高?”回答可能是“挺高”,也可能是“很矮”。這里的“高”,實際上已經包含了“矮”的意義。性質完全對立的兩項往往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描述的原型。在實際用語中,使用對立的兩項來表示事物的某方面性狀,被認為是增加了表達的模糊性。
另外,語言中的顏色詞,比如“紅”,就顏色深淺的不同,會有不同種類的“紅”,就產生了模糊性。顏色詞的模糊性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的語言中,在同一種語言中也存在。不同語言中的顏色詞的模糊性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在同一種語言中,顏色詞意義的模糊性主要表現(xiàn)在顏色詞之間的分界是模糊的,它們之間存在某種過渡狀態(tài)。比如“綠”,《現(xiàn)代漢語詞典》[13]釋義為:“像草和樹葉茂盛時的顏色,由藍和黃混合而成。”但是,在大自然中,草和樹葉的顏色是各不相同的,且是有變化的。至于藍顏料和黃顏料,隨著“藍”“黃”程度的不同,其混合的顏色也是不同的?!掇o?!穂14]對“綠”的釋義為:“像草和樹葉茂盛時所呈青中帶黃的顏色?!痹撫屃x并沒有明確告訴我們什么程度才是“青”,帶黃又要達到什么程度。
(四)副詞
副詞中,具有模糊特點的最突出的就是程度副詞。程度副詞是經常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表示程度意義的詞。如“很”“最”“更”“特別”“十分”“稍微”“略”等。這些程度副詞所表示的程度到底是怎樣的“度”,基于個體認知的不同,很難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
另外,還有一些時間副詞,也具有模糊的特點。比如,“瞬間”“立刻”“即刻”“一會兒”都是表示時間短暫的詞,但是我們都不能確定這些詞的具體時長。當我們說“我一會就來”時可能自己心里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聽話者也不知道過多久會來,對雙方來說,“一會”就是個模糊的概念?!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這些詞的釋義也都采用模糊的表達。
三、漢語模糊語義的認知分析
詞義范疇屬于語義范疇,漢語語義的模糊大都是因為詞義的模糊所致,因此要想分析漢語的模糊語義,分析好詞義的模糊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試圖用認知語言學的原型理論對漢語的模糊語義進行分析,也對漢語復雜空靈的語義進行一般的認知解釋。
張敏(1998)[15](P48)指出,范疇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是人類認知中的一種過程,是人類基于相似性,將可分辨的不同事物處理為相同的,然后對其分類,進而形成概念的過程和能力。某一事物在范疇等級中可以有不同的名稱,而某一具體范疇在命名上具有優(yōu)先地位,事物首先在此等級上被劃分,那么,這一等級范疇就是基本范疇。對事物命名,首先考慮基本范疇,這樣更易于被命名、掌握和記憶,并且此時事物的名稱往往最簡潔、使用頻率最高。在確認基本范疇后,又以原型為中心,以家族相似性為紐帶,逐步向外擴展。
家族相似性范疇理論表明:事物范疇的劃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范疇之間的界限也不是絕對的、離散的,而是具有連續(xù)性;范疇內各成員的地位并非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典型和邊緣成員之分。因而,在范疇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認知上顯著的“原型”。這就是范疇化的原型理論。原型理論認為:個體范疇化的依據(jù)是其屬性而非其基本特征;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不固定的,相鄰范疇常常不是由嚴格的邊界劃分的;同一范疇內的成員有較好樣本(典型成員)和較差樣本(非典型成員)之分,最好的成員即最具原型性;范疇中原型性更高的成員具有更多的與同類其他成員共有的屬性,并具有更少的與相鄰類別的成員共有的屬性。基于原型理論的認知特點,人類心理詞庫在語義上也是模糊的。例如,顏色詞“紅”,在色彩譜系上是一個連續(xù)的區(qū)間,到底“紅”位于色譜中的哪一段,我們很難區(qū)分,更別說基于紅色延伸的“粉紅”“桃紅”“紫紅”了。張敏(1998)[15](P50)指出美國人類學家伯林和凱通過對98種語言顏色詞系統(tǒng)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世界各語言里一共存在著11種被稱作“基本顏色詞”的顏色種類的普遍集合,它們構成一個嚴格的蘊涵等級,即“黑、白<紅<黃、藍、綠<棕<紫、粉紅、橙、灰”(“X 四、產生模糊語義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產生都有其深層次的原因,語言也不例外。其中,既包括內部的,也包括外部的;既有語言自身的因素,也有非語言因素。我們認為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客觀事物本身的模糊性 語言是反映客觀世界的,而客觀世界中的各種客體,許多都是沒有絕對精確的界限。由于這類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相互過渡階段,要想找出它們絕對精確的外延界限,顯然是不可能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模糊主要是“邊界不明”,這也是語義模糊性特點之一(張喬,1998)[16]。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間便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其間也不存在明確的界限,因為我們并不知道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是中午?;诓荒艽_定到具體的點就造成了不確定性,也就造成了語言的模糊性。 (二)人們的主觀感受的差異 由于人們的世界觀、性別、年齡、文化修養(yǎng)、職業(yè)、社會經歷、生活環(huán)境,甚至個人愛好不同,基于上述因素的影響,我們便會對同樣的詞語形成不同的認知。通俗的講就是會對同樣的詞語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所要表達的意思,受話人因為認知的不同在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尤其是在量上。關于量范疇,有主次之分。我們知道語言是人們反映客觀世界的同時加入個人主觀認識的最終表達手段,從而可以看出我們最終的表達是加入個人主觀認識的,這就會導致交際中的語義變得更加模糊。如,“美”與“丑”,“咸”與“淡”,“大方”與“小氣”,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因而使這些詞產生了模糊義。 (三)基于表達的需要 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我們會因所處環(huán)境的需要,在表達過程中刻意去采用模糊的表達手法。如,在中日建交過程中,釣魚島是關系雙方能否正式建交的關鍵因素,這是周恩來總理提出對于釣魚島我們與日本“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最終兩國得以正式建交。但是仔細考慮到底雙方擱置什么具體爭議,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此例就可以看出模糊性的語言在此過程中發(fā)揮著獨有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模糊性語言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引起弊端,容易造成對語義的錯誤解讀,或者,掩蓋了真實的信息。另外,在日常的交流中,往往會不自覺地使用一些模糊語,這不僅能使語言表達得更加自然、得體,有效的傳達人們的情感。有意識的使用模糊性的詞語,可以更加靈活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幫助交際者順利達成交際目的。比如,在面對一些客套的對話時,就可以使用模糊語,“改天上我家看看去”這里的“改天”是不具備具體的含義的,因為說話人并沒有賦予它確切的時間性,或者說,連說話人自己也不會知道這里的“改天”指的是哪一天,所以聽話者也不可能知道具體是哪一天。這樣的交際用語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使交流的氛圍變得融洽,更加有利于人們的交際。
(四)詞素義的范圍廣
詞素使用頻率的高低和詞素表義的范圍是影響不同詞義項多少的兩個主要原因,使用頻率的高低與語詞的語法化、詞匯化的程度成正比。馮平(2016)[17]通過分析反義語素合成形容詞發(fā)現(xiàn),使用頻率的高低與詞義義項的多少也密切關聯(lián)。頻率使用的高低又與詞素義的范圍相互影響,詞素義的范圍大小一般會直接影響其使用頻率的高低。其中,語言的經濟原則似乎也在起作用,詞素義的范圍廣又會體現(xiàn)在詞義的模糊性、主觀性上,雖皆為形容詞性,但其主觀性和模糊性的程度卻不相同,例如“大小、高低”與“老少、快慢”,前者語義范圍廣,主觀性與模糊性都比后者強,相應地詞義義項也比后者多。
五、結語
對于任何事物,我們都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必須認識到其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對于模糊性,也不例外。基于認知理論,我們對事物的命名優(yōu)先選擇具有典型范疇意義的詞,這樣就不可能對某一具體事物進行全面的描述,此時我們便會選擇模糊的表達方法。漢語中具有模糊語義特點的詞大都集中在形容詞、程度副詞等詞類中,運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并結合主觀量范疇和語用等因素考慮產生模糊語義的原因,更有助于人們對該現(xiàn)象進行解釋。
參考文獻:
[1]高元石.有關模糊語義的幾個問題[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88,(2).
[2]王家齊.論模糊語言的性質與功能[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1,(3).
[3]吳振國.模糊語義的聚合[J].語言研究,2000,(4).
[4]胡健.試論模糊語義的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
[5]孟春梅.淺析語言交際中運用模糊語義的幾種類型[J].科技資訊,2007,(22).
[6]王欣.現(xiàn)代漢語量詞的語義模糊性[J].宜賓學院學報,2010,(9).
[7]李金樹.模糊語言學視域下的“三”字夸張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3,(4).
[8]信曉倩.以“百”字打頭的四字格成語模糊語義及其英譯研究[J].淄博師專學報,2013,(4).
[9]危艷麗.虛詞“半”的模糊語義特征[J].語言研究,2014,(3).
[10]郭建民.數(shù)詞的模糊語義及翻譯[J].外語教學,1990,(3).
[11]張耘.語言模糊性的表現(xiàn)層面及其翻譯透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12]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4]夏征農,陳至立.辭海(第六版)[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15]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6]張喬.模糊語義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7]馮平.“形+形”式反義語素合成詞的認知分析[J].河池學院學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