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雙喜
軍人作為特殊的職業(yè),承擔著繁重的日常戰(zhàn)備和軍事訓練任務,時時處于“打仗和準備打仗”狀態(tài),極易使官兵產生復雜的心理變化。尤其是在調整改革期間,面臨單位撤并降改、個人進退走留的選擇;在實戰(zhàn)化訓練中,面對高難度、超強度、硬碰硬的考核;在執(zhí)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面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不僅基層官兵會有心理問題,機關的同志也會有心理問題,甚至領導干部也可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可以說心理問題在各個層面上都存在,只不過表現(xiàn)各異、程度不同。如果發(fā)現(xiàn)不及時或心理干預失敗,患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官兵輕者會喪失戰(zhàn)斗能力,重者會導致激情犯罪或自殘、自殺,直接影響部隊的安全穩(wěn)定和軍事斗爭準備。各級領導和基層帶兵人特別是醫(yī)務人員,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教育疏導方法,及時調整和疏導官兵不良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軍人心理服務質效,前提是切實找準影響官兵心理健康的深層次原因。影響官兵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官兵個人性格、經歷、修養(yǎng)等個性特征的內因,又有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等客觀環(huán)境的外因,當然也有思想政治工作適應新形勢不夠、指導不科學、工作跟不上的原因。在這眾多的因素里面,大量的是基層的人文環(huán)境不夠貼心溫暖、個人的實際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官兵的期待受挫的心理素質較弱等,需要我們從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的方位去分析、研究和思考,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探求總結加強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當前軍隊“脖子以下改革”已近尾聲,部隊調整部署基本完成,各級在部隊調整改革期間,應注意保留優(yōu)秀的心理醫(yī)生和骨干,防止人才流失。首先,應按照新的編制和醫(yī)療體系,建立一支以醫(yī)院心理醫(yī)生為支撐、部隊醫(yī)生為骨干、營連衛(wèi)生員為成員的專兼職心理服務隊伍。要通過院校培訓、集中訓練、以會代訓等形式,使他們能夠真正掌握心理問題發(fā)生的癥狀、實施心理干預的手段、預防心理問題的措施等。其次,旅團部隊應具體明確在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下,政治工作干部和醫(yī)療衛(wèi)生干部具體工作職責。政治工作干部在負責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做好官兵一般心理失調問題的調適工作;醫(yī)療衛(wèi)生干部在負責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的診治工作基礎上,做好官兵心理思想工作。再次,應重視在基層軍官和士官中培養(yǎng)心理教育疏導工作骨干?;鶎榆姽俸褪抗傩睦硭刭|的好壞、心理教育疏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基層官兵整體心理教育疏導效果。因此,應加強軍官和士官的心理素質修養(yǎng),使他們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成為穩(wěn)定官兵思想情緒的“壓艙石”。
心理科學是一門系統(tǒng)化、理論化、實踐化的學科,必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反復學習、創(chuàng)新應用。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尤其是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人員調整分流已成新常態(tài),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學知識,不善于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心理問題等現(xiàn)象,在部隊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普及心理科學醫(yī)學知識,是搞好心理教育和疏導工作、培養(yǎng)官兵良好心理素質的當務之急。首先,要針對社會生活和軍事斗爭準備給官兵帶來的心理壓力,組織軍內外專家學者編寫教材,把近年來發(fā)生自殘自殺、激情犯罪等典型性案例梳理出來,針對官兵心理問題發(fā)生頻率高的個體性特點,傳授相關技能,使教材成為幫助官兵了解和掌握科學有效的心理調適方法的工具書,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學會自我解壓、調適、矯正、治療和激勵。其次,應充分發(fā)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真正把心理科學知識教育納入思想教育和衛(wèi)生訓練內容體系。利用全軍教育訓練網、宣傳文化網和部隊閉路電視、有線廣播系統(tǒng),有條件的還可采用微電影、網站(頻道)、客戶端、手機報等,大力開展形象化教學,讓官兵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心理服務。第三,應廣泛開展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健康一周一談、心理疾病一事一議、心理知識問答等活動,及時開辟心理健康園地、心理咨詢信箱等形式,有計劃地請心理學專家到部隊講課,請心理醫(yī)生面對面指導,堅持多種教育手段并用,切實把普及心理科學知識的有關活動,貫穿滲透于部隊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第四,把握好教育疏導和心理醫(yī)療的時機和方法。部隊工作千頭萬緒,官兵心理千差萬別。心理教育疏導只有審時度勢,把握時機,才能選準切入點,增強吸引力和實際效果。從一些部隊近幾年心理教育的實踐看,主要應把握四個時機:社會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時、部隊任務急劇轉換時、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時、官兵切身利益面臨調整時。這四個時機帶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極易引發(fā)官兵的思想動蕩,造成心理障礙等問題。抓住這些時機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教育,更容易使官兵認可和接受,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通過持續(xù)不斷地把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一體抓,培養(yǎng)官兵的四種能力,即:適應部隊緊張生活、以苦為樂的能力,適應訓練艱苦環(huán)境、聞戰(zhàn)則喜的能力,適應遵紀守法要求、服從命令的能力,適應各種變化壓力、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
積極健康、融洽和諧的內外環(huán)境,對提高官兵控制和調節(jié)不良心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優(yōu)化軍營人際環(huán)境。重視官兵的精神、心理、情感需求和私人空間,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環(huán)境與熏陶,使官兵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部隊是一所大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堅決糾正人際關系中存在的權錢交易、侵占官兵利益等“微腐敗”問題,努力形成尊干愛兵、平等相處、親如兄弟的融洽關系。第二,建立公開競爭平臺。在處理官兵入黨考學、立功受獎、選改士官、職級提升等切身利益問題上,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爭取官兵認同。真正做到想干事業(yè)有機會、能干事業(yè)有崗位、干好事業(yè)有地位,切實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第三,暢通反映意見渠道。事關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應充分尊重官兵的民主權利,不斷疏通民主渠道,讓官兵有暢所欲言的時機、途徑和場所,使官兵口服心服,心情舒暢。第四,完善心理服務設施設備。目前,大多數(shù)部隊都建有心理服務室,但設施老化、要素不全、服務人員能力不強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應當與時俱進,利用已有設施進行改造完善。更新計算機模擬測試題以及疏通緩解官兵情緒的音樂、器材和藥物等,有條件的單位應安排一些溝通能力強、保密意識好的女軍人做心理服務工作。第五,加強心理問題診治。把心理健康問題納入部隊年度體檢范疇,遇到心理問題嚴重的人員應及時安排住院治療,防止把心理問題簡單當成思想問題。第六,科學安排教育和訓練。年度安排教育訓練,切實把握好工作節(jié)奏,防止“五多”。既要保證任務完成,又要尊重官兵休假探親和休息的權力;既要肯定加班加點干工作,又要提倡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因工作安排過滿造成官兵心理壓力過大而引發(fā)問題。第七,真心幫助官兵解決實際困難。被關愛、被尊重、被理解,是每一名官兵天然具有的心理需求。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在官兵對自身的問題、困難,不能正確對待、處理,合理需求得不到解決,導致思想包袱過重而誘發(fā)的。各級領導應切實把官兵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在政策允許和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為官兵排憂解難。對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做好解釋引導工作,并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爭取官兵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