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玲 李雅如
(1 江蘇省泗洪縣教師發(fā)展中心 宿遷 223900; 2 江蘇省泗洪姜堰實驗學校 宿遷 223900)
真菌是一類真核生物,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有幾萬種。常見的真菌主要是蕈類、霉菌和酵母。歷史上,真菌曾被認為和植物的關系很近,甚至曾被植物學家誤認為是一類植物。
教材中安排了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培養(yǎng)和觀察,使學生掌握真菌的主要特征。然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按照教材的操作提示能看到饅頭和橘皮發(fā)霉,但由于混有雜菌,學生難以觀察到典型的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形態(tài)結構。且青霉分生孢子梗上成串的孢子容易碰落,菌絲容易斷裂,蓋蓋玻片時要特別小心,既緩慢又不能移動位置,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文嘗試制作青霉與匍枝根霉模型,可以讓學生觀察到清晰、完整的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形態(tài),不僅能很好地詮釋教學難點,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白色、黑色和青綠色三種超輕黏土(超輕黏土易造型、成型快和定型性好,制作好后風干定型可以長期保存;重量輕、不粘手和顏色豐富多樣,還可根據(jù)自己需要用不同顏色進行混合配色。青綠色也可用黑色與綠色按1:1混合制成)、細鐵絲(作為內(nèi)部支撐與連接的骨架)、泡沫板(作為底座)、刀、鋼絲鉗等。
(1) 首先取廢棄泡沫板制成兩塊長30cm×寬15cm×高10cm的長方體,分別作為青霉和匍枝根霉的模型底座。用鋼絲鉗將細鐵絲剪出10cm的十幾根、5cm的十幾根和1cm的小段若干。
(2) 取白色的黏土搓出長約10cm左右、直徑0.5cm左右的長條,在每一端插入一10cm的細鐵絲,插入深度約5cm左右,共制作十幾根。各選取幾根將露出的鐵絲部分按一定距離插在泡沫板上,分別作為匍枝根霉、青霉的直立菌絲。
(3) 用白色黏土搓出直徑約0.5cm的長條若干,連接各個直立菌絲的基部,并分別在兩個泡沫板側面做出根狀結構,作為兩種真菌的營養(yǎng)菌絲。
(4) 取黑色黏土揉搓出幾個直徑1cm左右的球
形與1個直徑1cm左右的半球,分別固定在其中一塊泡沫板的直立菌絲頂端,作為匍枝根霉的孢子囊。用黑色黏土做出直徑約2mm的小圓粒20個左右,一部分黏在黑色半球的截面用以演示孢子囊內(nèi)的孢子,余下的黑色小圓粒用1cm的鐵絲不均勻地固定在泡沫板上,作為散落在地上的孢子(圖1)。
圖1 匍枝根霉模型
圖2 青霉模型
(5) 用青綠色黏土揉搓出直徑約2mm的小圓粒100個左右。將5cm長的鐵絲一端串上大約5個小圓粒,鐵絲余下部分包上白色黏土,這樣3根為一小束,2小束為1大束固定在另一泡沫板的直立菌絲頂端,作為青霉掃帚狀的分生孢子。余下的青綠色小圓粒用1cm的鐵絲不均勻固定在泡沫板上作為散落在地上的孢子(圖2)。
這種青霉與匍枝根霉的模型易于制作和演示,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將肉眼難以辨別的微觀結構放大,突出展示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的結構特征,有助于學生掌握兩種真菌的結構特點以及兩者的區(qū)別。這種模型還可以由學生自己制作完成,既能加深學生對真菌結構特點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