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鈞*,單敬志,田振宇
?
基于三維建模技術和網(wǎng)絡平臺的鉗工教學改革研究
薛鈞*,單敬志,田振宇
(沈陽工業(yè)大學遼陽分校工程實踐中心,遼寧遼陽,111003)
本文將網(wǎng)絡及三維建模技術結合到鉗工教學中,對鉗工教學改革進行研究。開放實習教室,使用網(wǎng)絡微信公眾平臺實現(xiàn)教室預約功能,針對性的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實習教室的使用率。利用SolidWorks配合WEB3D對傳統(tǒng)鉗工教學進行改革,提高學生識圖、繪圖和空間想象力。利用SolidWorks Composer制作三維虛擬裝配說明書,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快速提高鉗工技術。適合推廣。
鉗工;教學改革;網(wǎng)絡;SolidWorks;WEB3D
鉗工是機械制造中最古老的工種,它以手工操作為主,配合各種工具來實現(xiàn)零件的加工、設備的安裝以及維修。但人不是機械,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鉗工需要掌握大量的相關知識,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做重復練習。這就需要專業(yè)的場地以及專業(yè)、科學的指導,而現(xiàn)在的鉗工培訓時間普遍不多,對于真正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習的同學來說時間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時間緊任務重這就是鉗工實習存在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及三維建模技術做出如下改進: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在京發(fā)布的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9.1個百分點。其中,手機網(wǎng)民占97.5%??梢娢覈讶怀蔀榱艘粋€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大國,如何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學生的教育教學相結合從而調高效率,我想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
傳統(tǒng)的實習教學是根據(jù)課表進行實習,在一批學生實習結束到另一批學生實習開始前的這段時間內,實習教室是空閑的。而這段時間可以利用網(wǎng)絡微信公眾平臺實現(xiàn)教室網(wǎng)上預約功能,使教室空閑的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政府和企業(yè)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并實現(xiàn)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每個人都可以免費注冊微信公眾平臺的賬號,成本低廉功能強大。
在學生實習結束后推薦他們關注公眾平臺,將學期內的教室空閑時間用公眾平臺下發(fā)給學生,感興趣的、想進一步深入學習的,甚至是一些想自己手工加工零件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行安排時間進行預約。這樣可以保證預約學生都經(jīng)歷過鉗工實習,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不需要實習指導教師從頭教起浪費時間。由于本身預約的學生就對這門科目比較感興趣,其學習效率也將會大大提高,適合針對性的培養(yǎng)。這樣,實習教室既滿足了正常的實習教學需求又可在其空閑時間對部分同學進行培養(yǎng),一舉兩得。
作為一名合格的鉗工必須要有良好的識圖和繪圖能力,參與實習的同學都已經(jīng)系統(tǒng)的學習過了機械制圖等相關課程,有一定的識圖繪圖基礎,但是沒有經(jīng)過實踐,多少還有些不足。
SolidWorks是一款功能強大的三維建模軟件,他可以將平面的圖紙轉化為三維零件模型或裝配體,將圖紙更直觀的在計算機或者其它視頻設備進行顯示。合理的運用三維建模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還可以將一些比較大型的或者比較昂貴的零件、設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習效率。
WEB3D又稱網(wǎng)絡三維,是一種在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基礎上,將現(xiàn)實世界中有形的物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虛擬的三維立體展示并可互動瀏覽操作的一種虛擬現(xiàn)實技術。
將SolidWorks制作的三維模型上傳到3D秀秀、ICREATOR、Wish3D等WEB3D網(wǎng)站,使學生們不需要下載任何軟件就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直接查看瀏覽相關的零件和裝配體。
設備的裝配是鉗工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tǒng)的裝配實訓是老師根據(jù)裝配圖紙和說明書采用現(xiàn)場演示教學的方法進行示范,再由學生自行操作完成實訓。但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裝配過程中對細節(jié)的把控不是很好,往往達不到裝配標準甚至損壞設備。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個體差異,不能在老師的講解中完全掌握裝配方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使用SolidWorks Composer工具制作生成一個交互式的三維虛擬裝配說明書,將每個步驟更直觀的展現(xiàn)學生面前。對老師來講省去了重復的演示教學,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
一些設備由于體積和經(jīng)費原因是不能在實習當中進行拆解裝配的,傳統(tǒng)教學只能利用書本、黑板、或傳統(tǒng)的ppt進行講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吸收效率低下。現(xiàn)在老師可以利用SolidWorks Composer進行虛擬裝配演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鉗工教學形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現(xiàn)階段教學的實際需求,對其進行教學改革是時代進步和學科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提高鉗工技術是授課和學習的最終目的,所以教學改革也應以此為目標,利用上述方式對鉗工教學進行針對性的完善和改革,以此提升教學效率。
[1] CAD/CAM/CAE技術聯(lián)盟. SolidWorks 2016中文版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 (1).
[2] 陳超祥. SolidWorks Composer使用指南(2014版)[M].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4, (1).
[3] 王若愚. 基于Web3D的交互式產(chǎn)品演示設計探索[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3, (18).
[4] 徐達. 基于三維技術的機械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 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2003, (04).
[5] 王全先, 張玉華. 機械類專業(yè)人才三維數(shù)字化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0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ksmith Based on 3D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Network Platform
XUE Jun*, SHAN Jingzhi, TIAN Zhenyu
(engineering practice center of liaoyang campus of shenyang industrial university, liaoning liaoyang, 111003, China)
This paper combines network and 3D modeling technology in the instruction of fitter and gave studies on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fitter teaching. The open practice classroom used the network WeChat platform to make an appointment of class instruction, thus increasing students' learni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classroom. Traditional teaching fitter is reformed by combing SolidWorks with WEB3D, thus improving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drawings, drawing and spatial imagination. SolidWorks Composer was used to compile 3D virtual assembly instructions, making full use of limited time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rapidly improving fitter technology. This practice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fitter; Teaching reform; Network; SolidWorks; The WEB3D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8.01.062
G642.423
A
1672-9129(2018)01-0154-02
薛鈞, 單敬志, 田振宇. 基于三維建模技術和網(wǎng)絡平臺的鉗工教學改革研究[J]. 數(shù)碼設計, 2018, 7(1): 154-154.
XUE Jun, SHAN Jingzhi, TIAN Zhenyu.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ksmith Based on 3D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Network Platform[J]. Peak Data Science, 2018, 7(1): 154-154.
2017-2-5;
2017-3-4。
薛鈞(1991-),男,遼寧沈陽,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E-mail: 20304011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