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光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迄今已延續(xù)1900余年,在現(xiàn)代工業(yè)化紙張生產一統(tǒng)天下的今天,傳統(tǒng)手工造紙業(yè)日漸式微,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秦嶺腳下長安區(qū)北張村三組,張逢學一家人卻仍守護在自家百年老紙坊里,從事手工楮皮紙制做。
79歲的張逢學出身造紙世家,9歲隨父學藝,13歲獨立操作,以天然楮皮做紙漿,抄制毛邊紙,其技藝遵從家傳古法,至今未變。據(jù)張逢學的兒子張建昌介紹,早先楮皮紙多用于木版印刷和高檔中藥、茶葉包裝,在西北地區(qū)銷量很大,開一池紙坊可以輕松養(yǎng)活全家。如今毛邊紙主要作為書畫用紙,這得益于楮皮紙良好的韌性和紙面漂亮的纖維紋路,在書畫市場上獨樹一幟。
制做楮皮紙須先將天然楮樹皮蒸熟軟化后浸泡在水里提取纖維,再經過洗瓤、搗漿、打飛、抄紙、貼紙、揭紙等10余道工序方能完成。一張紙從抄出到晾干需一整天時間,工序繁瑣,產量很低,一家人忙碌一天僅能制做出300余張。天然楮皮制作的毛邊紙纖維長,韌性強,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由于配方中加入了中藥,即使在潮濕環(huán)境下也能保證紙張不霉不腐。
張家手工毛邊紙銷售方式為等客上門,客商以陜西本地為主,南方湖北、江蘇、福建、廣東等地也有較大需求。楮皮毛邊紙賣5元一張,而市場上機制木漿毛邊紙每張2元,部分再生紙僅賣七八毛,“東西好有啥用,市場認的是價格,”張逢學對此很無奈。好在張家有一批固定的老客戶,每月2000張左右的銷量維持住了一家人的生活。
手工抄紙需站在齊腰深的地坑中操作,地坑濕氣對腿關節(jié)形成侵害。66年抄紙生涯讓張逢學患上了嚴重的關節(jié)炎和腰椎間盤突出癥,每次出坑都需要兒孫們的幫助。
2014年6月,張建昌因突發(fā)腦梗導致身體右側麻痹,雖經3個月治療后能夠行走,卻從此失去勞動能力,家里的活落在了父親和妻子身上。
兒子張建昌生病第二年,張逢學招回了正在上技校的孫子張剛。紙坊里搗漿、切番等工序都是體力活,需要勞力,家中唯一能頂缺的只有孫子,那一年張剛17歲。從2015年起,張逢學將主要精力放在向孫子傳授技藝上,由于沒有文字可循,傳藝全憑口授和實操,抄紙時擺簾的力度和出水時機直接影響到紙張的厚度和均度,需長時間反復練習,形成固定的手感。張逢學認為學手藝除了勤奮還需要一點天分,孫子張剛做得不錯,已經掌握了手工造紙的幾處關鍵技術,可以獨立操作。
張剛愿意投身家族事業(yè),張建昌既欣慰又憂慮,“咱這作坊靠市場生存,沒有福利,沒有醫(yī)保,沒有養(yǎng)老,因病停工沒人給你發(fā)一分錢,楮皮和水、電費都在漲,紙卻壓著不敢漲,現(xiàn)在還能維持,以后的事情說不來。”他很羨慕在單位上班的人,日子過的踏實。
當過3年兵的張逢學是家中的“指導員”,孩子們有消極動搖念頭時他會及時召開家庭會議,“端正思想”:紙坊從太爺爺輩傳下來,不僅是張家的“飯碗”,也見證了北張村過去的造紙業(yè)歷史,張家的造紙技術“原汁原味”,數(shù)代不變,他堅信純天然手工紙不僅不被淘汰,將來還會成為珍稀品種。
2009年,張家的楮皮造紙作坊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張逢學視這一榮譽如生命,定下家規(guī):原料不變,工序不變,全程手工。帶領兒孫竭力維持紙坊,用雙手和汗水傳承這份老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