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年,秦始皇消滅了六國,建立了統(tǒng)一的秦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他把全國劃成一個個郡,讓人修建長城抵御匈奴,還把全國的錢幣和文字統(tǒng)一。
秦朝的“秦”字原來的樣子是“琹”,秦始皇對這個“琹”字一直很不滿意。一天,他上朝時對大臣們說:“我們國家的這個‘琹’字不好,你們看,這個字分明是在說兩個王同時立在樹上,一個國家怎么可以有兩個王呢?朕要從史書上找一個同音的字代替,只是不知道從哪一本書上找?!?/p>
大臣們聽后議論紛紛,這時,一個臣子站出來說:“皇上,天和地誕生開始,所有的事情都記載在《春秋》這本書中,皇上您可以從這本書上找。”
秦始皇聽了,低頭想了想說:“朕是千年以來最有權(quán)威的帝王,就選‘春秋’的一半當(dāng)成國家的名字吧!”
“春秋”的一半是什么呢?大臣們都感到疑惑不解,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秦始皇于是命人拿來竹簡和毛筆,大筆一揮,在竹簡上寫下了一個字,然后叫人把竹簡拿給大臣們傳閱。
大臣們一看,恍然大悟。原來秦始皇把“春秋”兩個字一半的偏旁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秦”字。大臣們紛紛贊嘆秦始皇的英明,表示贊成他的主張。從此,“秦”這個字的寫法就流傳下來了。
(選自《漢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