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芬
【摘 要】 教育是以情感為紐帶開展的系列活動,情感教育元素的滲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深入,訓練學生的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情感滲透讓學生心存感動的話,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思維欲的深入。
【關鍵詞】 情感;初中;動力;目標
情感教育歷來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版初中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在教學目標上,將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置于首要地位。這樣的調整要求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正確處理知識目標和情感教育目標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幫助、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和平,追求公正和諧,能較好履行自己的社會義務。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式的選擇應該服務于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對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任課老師要根據(jù)課程標準具體要求,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況、學生的生活經驗、學?,F(xiàn)有的教學設施,采用比較符合實際的教學方式,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的心靈能真正得到觸動,讓情感元素通過各個細節(jié)滲透到學生的活動中來,讓學生的心靈在不知不覺的活動中有所觸動。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充分開發(fā)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設置具體的問題,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方式的選擇要能更多的從學生的生活、學習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在學習中,有話可說,容易形成思想上的共鳴。
例如,在教學《享受學習》這節(jié)課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fā),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束縛,對“學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這一主題,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開展辯論活動,讓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的基礎好的學生認為學習是輕松和快樂的,而有的學困生認為學習是痛苦的,因為自己很難跟的上教學進度。教師在他們開展辯論的過程中,深深融入自己的情感,特別是給予學困生很大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擺脫自卑情緒的困擾,并要求基礎好的學生幫助他們戰(zhàn)勝困難,從而引導學困生享受學習,以實現(xiàn)最大化的教學效果。
由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校園生活密切相關,學生都有自己的切身體會,沒有具體的標準答案,這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就有了全員參與的基礎,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話說,都有真話說,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得到學生的積極反饋,讓情感教育落到了實處。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時并不在于教師要用花哨的教學手段,而在于要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解決學生的困惑,為他們指明發(fā)展之路。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滿足情感教學的目標
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在更加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欲望。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精心策劃、細節(jié)落實。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真正心理需求、面臨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在構建彼此信任、尊重、互愛的師生情感鏈的基礎上,設計具有針對性、目標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融入到學習活動過程中,從內外兩方面促進學生的思維跟進。
比如,在教學《做更好的自己》這一課時,教師為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情境,對多媒體進行充分的運用,教師選擇了在學生群體中比較流行的歌曲、與教學有關的漫畫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更加輕松、快樂地去學習,這樣學生的內在動力更容易被激發(fā)出來。其中有一個學生選擇了首著名的勵志歌曲《我相信》,我特意點評了其中經典的歌詞“大聲歡笑,讓你我肩并肩。拋開煩惱,勇敢的大步向前”。讓學生在活動的體驗中深刻感受到,一個人要有雄心壯志,要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否則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別呢?鼓勵學生做更好的自己,也為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教學情境。
為了能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積極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教學設施,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呈現(xiàn)出圖文并茂的狀態(tài),將學生討論、分享學習成果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教師一言堂,更不能簡單劃重點。要鼓勵學生敢說話、說真話,從而有利于教師因勢利導進行情感教育。
三、創(chuàng)設恰當教學情境,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
為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從而讓教學更加有效,教師要精心策劃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目的在于讓學生能積極求知、樂于探索,在他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更具感染力,教學方法更具時代性,選擇的素材更具現(xiàn)實性。讓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狀態(tài)下,主動進行學習過程,讓自己的情感得到體驗、升華。
比如教學七年級下冊《青春萌動》一課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了一個女孩阿美,通過她的口吻來說出女生青春期的變化,比如喜歡和男生在一起,喜歡自我展示以吸引男生的關注,喜歡梳妝打扮、喜歡追韓劇,喜歡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一個歐巴等。然后進行設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壞女孩嗎?然后讓大家進行討論、分享,教師引導學生看教材內容,補充相關知識。這樣,通過學生有著切身體會的話題來讓學生身處其中,進行熱烈的討論、知識的學習,在老師的引領下,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同時,學生通過分享,疏導了心中的壓力,讓他們心理壓力減輕,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建立在學生發(fā)展第一的前提下,為了學生,為了所有學生,為了所有學生的一切。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并不是說,教師可以更加輕松了,實際上,教師的作用更加重要,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yè)化要求。教師要主動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積累素材。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則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應該對此非常重視,并積極培養(yǎng)學生較為完善、健康和積極的情感因素,保證學生實現(xiàn)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社會快速發(fā)展提供必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