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食堂火了,因為打飯窗口畫風突變。“咸菜肉片2.5元”“玉米青豆3元”的菜單下面,居然出現了“不錯過花開的美麗/屋檐躲一場雨/星星眨眼的秘密”“友人拍下肩/要順其自然/指尖無意間/老去的容顏”的詩句。這些詩全是食堂的一位師傅寫的。師傅名叫宋成寶,從小嗜書如命,即使輾轉多地打工,也未丟掉閱讀的習慣。2006年,他開始嘗試寫詩。這位“掃地僧”的傳奇被推送后,引來了出版社的關注,著名詩人黃亞洲很有興致地點評了其中幾首。
在公眾印象中,廚師與詩人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稱號。作詩上千首的“廚師詩人”,確實令人驚艷?!皬N師詩人”成網紅,當然與兩種身份之間的巨大懸殊密切相關。但透過表象,還應該看到這一樁爆款新聞背后具有的極其豐富的內涵。
解讀
[解讀]
1.低頭人間煙火,抬頭詩和遠方。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但寫詩卻是一種小眾化的追求。在豐富多彩的當今世界,作為曾經流淌著唐詩宋詞的國度,很多人對“詩意的棲居”雖然心向往之,但囿于種種因素,難以轉化成實際行動?!皬N師詩人”宋成寶師傅,用他的熱愛和堅持,給我們做出了表率:只要真正鐘情于詩意的生活,是可以把生活過成詩的。生活就是這樣,質樸而又真實,我們可以嘗試著把生活寫成詩,把日子過成詩情畫意。
2.教育價值。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大多滿懷憧憬步入大學校園。前不久,中青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很多“00后”大一新生不愿“吃喝玩樂過四年”,91.2%的受訪大一新生稱會給自己立規(guī)矩。但問題是,在諸多“誘惑”面前,起初的雄心壯志常常會漸漸消減乃至沉淪。在斗志松懈的時候,如果打飯時抬頭看到櫥窗上展示的詩歌,又將作何感想?身邊活生生的事例所起的教育作用,或許勝過課堂上苦口婆心的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