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煊?/p>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眼耳鼻整形外科 上海 200031)
激光醫(yī)學是飛速發(fā)展的一個領域,不斷有新的儀器、理念推陳出新。激光在眼、耳、鼻、喉及面部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眼科和面部皮膚美容領域,都是新激光技術應用最前沿的學科。激光是物質受激輻射產生的一種相干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強度大、單色性好、相干性強、偏振性好等特性,利用這些特性發(fā)展出來的激光技術,在顏面部及五官腔道內疾病的治療中,具有定位準確、范圍精確、創(chuàng)傷微小的特點。在眼、耳、鼻及頭面部疾病治療與美容應用數(shù)十年的歷史中,其優(yōu)越性越來越得到廣泛重視[1]。
激光治療疾病有4大生物學效應,包括光熱效應,光機械、壓力效應,光生物調節(jié)作用,光化學效應。本綜述詳細概述了各類激光治療眼、耳、鼻、喉及面部疾病的生物學效應,從激光生物學效應以及機制水平對激光治療五官及面部疾病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激光治療由于其出血少、組織反應輕、患者痛苦小、恢復快、感染率低,在醫(yī)學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但是很多臨床醫(yī)師在使用激光的時候,比較注重臨床技術上的應用,只是把激光當成一個使用工具,而在激光治療的原理和激光生物學效應方面都缺乏認識,這樣在使用激光的時候容易產生副反應或者達不到預期療效。本綜述有助于讀者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的了解。
激光誕生于19世紀60年代,1960年第1臺紅寶石激光器誕生。之后激光技術迅速發(fā)展,在各個領域使用廣泛。激光醫(yī)學是激光技術的一個分支,其在科研創(chuàng)新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激光自身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新激光原理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激光功率、能量以及峰值功率持續(xù)提升,激光脈沖寬度進一步壓縮到阿秒,激光波長全面擴展(向深紫外、X線甚至γ射線短波長拓展),激光聚焦能量密度提升,這都將推動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激光干涉儀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和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產生高密度超短光學脈沖的方法——啁啾脈沖放大技術CPA”與“光鑷及其在生物系統(tǒng)的應用”都是激光相關技術,尤其后者是將激光用于醫(yī)學診斷做出的貢獻。
激光美容也是近年來發(fā)展非常迅速的一個產業(yè)。激光醫(yī)療美容主要原理是采用對人體有益、透過能力較強、人體組織吸收率高的光波波段,利用光的選擇性熱解原理及光化學作用、光機械作用等,改善面部膚色晦暗、色素沉著、皮膚松弛、皺紋、毛孔粗大、皮膚粗糙等,起到美容效果。光電類醫(yī)療設備具有無創(chuàng)、無痛,治療后可以立即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優(yōu)點,成為五官及頭面部皮膚及淺表疾病治療和美容的優(yōu)選方式之一。
隨著新型激光器的不斷涌現(xiàn),新的技術與激光器相結合,如達·芬奇機器人與各類激光相結合用于咽喉、頭頸部疾病的治療,甚至有研發(fā)達·芬奇機器人與飛秒激光器相結合用于口腔和咽喉部軟組織疾病的治療,這都會使激光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但同時適應證的把握也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對各類激光的生物學效應有很清楚的認識。
各類激光在各個疾病應用方面的生物學效應不盡相同。本綜述將各類激光器在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美容等領域應用的生物學效應做了詳細描述,對臨床醫(yī)師掌握激光原理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