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斐然
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堪稱絕妙,就其書法成就而言,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據(jù)說唐太宗愛之尤甚,稱:“右軍之書,朕所偏寶。就中逸少之跡,莫如《蘭亭》。求見此書,勞于寤寐?!薄稌x書·王羲之傳》中稱其:“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笨梢?,其在書法上的藝術成就毋庸置疑。然而,作為一篇書序,卻能夠艷壓《蘭亭集》中的所有詩文,流傳至今。僅憑這一點,我們便可窺其在文學上的意義與價值。
同學們學習這篇古代散文,大多只悟出“時光易逝”“物是人非”之類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對文本的精神內核卻并未把握。因此,對這樣有深度的文章,我們需要把目光投向深處,去探尋其中的生命力量。而這尋幽探勝路上的明燈便是文中的“樂”“痛”“悲”三字。
湯顯祖《牡丹亭》里的唱詞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蓖醪凇峨蹰w序》中也說“四美具,二難并”??梢?,遇到“四美”當然是心情愉悅的。因此,王羲之在序言中說:“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边@兩處是序言中最明顯能看出其樂之心情的地方,尤其是第二處在“樂”前加上了一個“信”,意為:“實在是值得高興啊?!蓖豸酥谔m亭美景的觸發(fā)下,自然是情不能自禁,發(fā)出那樣的感慨,也是“情所應當”的。
然而,倘若我們在此將王羲之的“樂”僅僅歸為良辰美景帶來的純粹的快樂,又難免有失偏頗。原因有二,其一,在第一處“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后說的是“亦足以暢敘幽情”。言外之意,這美好景象,好就好在可以痛快地敘“幽情”。那么,何謂“幽情”呢?“幽情”即“深遠的情思”,這“深遠”便韻味無窮了,總難讓人跟“歡樂”“痛快”聯(lián)系起來,這“幽”中何嘗不是含著憂傷的呢?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說:“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虛靈化了,也情致化了?!边@滿眼的山水之景,恐怕更多的是為內在的深情所左右的。
其二,“信可樂也”一句在抒發(fā)前也是有所鋪墊的,即文中所言:“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這里的“俯仰”不僅是一種體察萬物的姿態(tài),更是王羲之的一種觀照人生的方式。西哲柏拉圖曾道:“靈魂就是由騎手駕馭的兩匹馬,一匹通體透明,日行千里,駛向崇高壯麗的天國;另一匹則黑暗而愚鈍,頑固地拖向大地,拖向物的世界。心靈的翅膀渴望高高飛騰,現(xiàn)實的桎梏最終將我們拖向地面。我們全部的痛苦即來源于此,而最終的幸福也將來源于此。”的確,人生在世,我們時時被這“兩匹馬”拖著,我們不能跟著任一匹單獨跑了,只能在雙方的對峙中尋求平衡點。如此,一切的悲與樂便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把觥斌w現(xiàn)的是一種對蒼穹的叩問,一種對理想的追尋,一種即使遍體鱗傷也要掙扎著起來的勇氣;“俯”體現(xiàn)的是一種對世界的認真態(tài)度,一種對現(xiàn)實的正視,一種對萬物生靈的敬重。想必,王羲之也在這“俯仰”間掙扎過,并且找到了某種平衡點,于是,他筆下的世界方顯得空闊無比。當然,也不止王羲之一個人。例如《周易·系辭下》言:“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再如孫綽《答許詢詩》言:“仰觀大造,俯覽時物”?!案┭觥背蔀樵S多士人對宇宙自然進行審美觀照的方式。
文章在抒發(fā)完“信可樂也”之后,忽然轉至“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有人將此歸結為“樂極生悲”,我倒覺得并不合適。與其說是“樂極生悲”,莫不如說是“悲從中來”。也有人將此處的“痛”與后文的“悲”混為一談,認為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對此我也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巴础笔且环N自己觸及的能真切體會到的感覺,它比“悲”要來得直接。而“悲”更傾向于一種大徹大悟后的理性思考。
那么,王羲之因何而痛呢?用原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奔捌渌染?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仔細分析這幾句,無疑都指向一個因素——對時間的恐懼感。在王羲之看來,生命是如此短暫。由“俯仰”“暫得”這些詞中無不流露出一種生命的倉促感。人與人相處是短短的幾十年,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只是暫時擁有,世界是如此多變,最終一切都將化為烏有。時間是殘酷的,在時間里,一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死亡的不可抗拒使得我們無奈又無力。故而曹操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薄豆旁娛攀住防镆灿蓄愃频木渥?“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边B向來豁達樂觀的蘇軾也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蹦敲?,對于王羲之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人來說,更是感慨萬分。沉浸于此,生命的確是痛的。當然,這樣的“痛”多少有些“與生俱來”的意思,但也有其觸發(fā)點。兩晉政治空前黑暗,統(tǒng)治集團內部相互傾軋,殘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于是,士大夫們不得不面對時刻都可能發(fā)生的死亡,并由此展開了關于人生的追問,生命的思索。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中把晉人輕裘緩帶,居喪無禮等都歸結為吃藥的緣故,并說道:“因為他們生于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并非他們的本態(tài)?!睂r局混亂的恐懼加重了這一份“痛”。
王羲之的最后一聲嘆息是隨著“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一句而發(fā)出的。倘若個體生命的短暫算是一種痛,那么集體的“痛”就很容易演化成“悲”了。這里,已經不是個人真切體會到的“痛”了,它已經成了“千古同悲”。王羲之把目光看向了古人:“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此時,王羲之以“仰”的姿態(tài)追問古人,穿越歷史的長河,透過千年的文字,感受古人的悲痛,恍然間有心心相惜之感。原來,即使跨越千年,悲痛情懷也是一樣的。
當然,這里面也有否定,比如對“一死生,齊彭殤”的反對。即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虛妄的。王羲之對生命有自己的思考,他并沒有隨許多人那樣把生死等同看,把壽夭等同看,也并沒有因為生命的短暫就否定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相反,他更能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誠如李澤厚所說:“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生活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它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tǒng)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fā)現(xiàn)、思索、把握和追求?!?/p>
那么,到底該如何把握生命的意義呢?還好,作者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庇梦淖謱⒁磺杏涗浵聛?,唯有文字的生命是最頑強的。無怪乎古人將“立言”作為人生的“三不朽”之一,更有曹丕:“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苯袢藙⒘脸淘凇督裆袷赖淖C據(jù)》中也曾道:“對于這樣的世界,我證明我曾經來過,我用我的方式來為這虛無的人生做一些執(zhí)著的努力?!惫沤裰疄槲?,其致一也。
學法指導
本篇文章兼具幾重身份:“文言文”“魏晉散文”“序言”“天下第一行書”。所以,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很多。本篇文章處于蘇教版必修五“心連廣宇”專題“送懷千載”板塊。本專題旨在讓同學們體驗人類文化經典中宇宙論和人生論的精華,認識到人的最高境界是體認人與宇宙的關系,進而思考人之所以為人、人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等終極追問。因此,本課的一大學習目標應該是:體味作者的生命情懷,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并非易事。這篇文章的深度是較難探尋的,同學們與這樣的文章觸碰是有距離感的。在基本掃清文言障礙之后,須把理解的重點放在對“樂”、“痛”“悲”三個字的體悟上。同時,需要給同學們一些抓手,可以結合相關的資料介紹,也可以配合《滕王閣序》《逍遙游》兩篇一塊看,關鍵在于學生自己的感悟,能不能調動其已有的人生經驗。
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魁在《論文偶記》中說:“行文之道,神為主,氣輔之。”并由此提出了“因聲求氣”的說法:“爛熟后,我之神氣即古人之神氣,古人之音節(jié)都在我喉吻間?!蔽蚁?對于《蘭亭集序》這樣的文質兼美的文章,通過讀來求文章之“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當然,除了全篇讀,在中間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設置品讀個別語句,分段讀,組內互讀,讀評結合等活動,以文促讀,以讀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