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DB4113/T 053-2009》的規(guī)定,前茬農(nóng)作物為非豆科類作物。
根據(jù)不同的栽培季節(jié)和模式,結(jié)合當?shù)厍闆r,選擇抗逆性強,商品性好,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抗蟲、耐運輸?shù)钠贩N。如純品九粒白、無絲豆1號等。種子質(zhì)量應符合《NY2619-2014》 的 要 求, 純度≥94%、凈度≥98%、發(fā)芽率≥85%、水分≤12%、粒籽大小一致。
1.育苗設(shè)施。育苗多用于溫室大棚等保護地設(shè)施,露地生產(chǎn)一般采用直播。因菜豆根系再生能力差,必須采用營養(yǎng)缽、紙袋或營養(yǎng)土方育苗。
2.種子處理。將篩選好的種子晾曬1 ~2 d,嚴禁曝曬。棚室播種應在播種前用55 ℃溫水浸種,不斷攪拌至水溫降到30 ℃,浸種2 h,撈出后播種。露地栽培不需要浸種,以防爛種。用種子質(zhì)量0.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枯萎病、炭疽病)。也可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浸種4 ~6 h(防細菌性疫?。?。
3.育苗床準備。用近3年來未種過豆科作物的園土與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混合,配制床土,有機肥比例不低于30%。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銅Ⅱ水劑250倍液均勻澆灌苗床消毒。
4.播種。根據(jù)栽培季節(jié)、氣候條件和品種,選擇適宜的播種期。地膜覆蓋一般在3月下旬進行播種,露地直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秋茬栽培在7月至8月直播。溫室栽培應根據(jù)人為的上市期,確定定植期,再減去苗齡則為適宜的播種期。 春季提早栽培在大棚土壤10 cm深處、地溫穩(wěn)定在15 ℃以上時可定植,再據(jù)此確定適宜的育苗播種期;秋延后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為適播期。播種量根據(jù)品種而定,一般每 667 m2播種量為 3 ~4 kg。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深翻細耙,使土地平整,土壤細碎,土壤與有機肥充分混合。結(jié)合整地,每667 m2施用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 4000 ~5000 kg,配合施用尿素3 ~5 kg、磷酸二銨10 kg、硫酸鉀10 ~15 kg,普撒后耕翻 25 ~30 cm,整平做畦。
用 福 爾 馬 林 50~100倍 液,1 ~1.5 kg/m2進行土壤消毒,密閉24 h,放風7 ~10 d后定植。
地溫穩(wěn)定在10 ℃以上時定植,栽苗后稍鎮(zhèn)壓,然后按畦澆水,以水能淹透營養(yǎng)土塊為度。栽后為了保溫保濕,可支小拱棚,保持氣溫在20 ℃左右,土壤潮濕,一般經(jīng)3 ~4 d 即可緩苗。
棚室內(nèi)緩苗期白天 20 ~25 ℃,夜間 12 ~18 ℃;開花結(jié)莢期白天25 ℃左右,夜間不低于15 ℃。菜豆生長期間空氣相對濕度保持65%~75%,適宜的土壤相對濕度60%~70%。
定植后秧苗長到3~4片真葉時,結(jié)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5 ~10 kg、硫酸鉀 5 ~8 kg,結(jié)莢后每15天左右用同樣方法追肥澆水1次。澆水要掌握澆莢不澆花的原則。
要及時搭架引蔓。結(jié)莢后期植株進入衰老時,要及時摘掉植株下部的病、老、黃、死葉片。
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豆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高畦栽培,培育壯苗,及時拔除病株,摘掉病葉和病莢,并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
每667 m2鋪銀灰色地膜5 kg,或?qū)y灰膜剪成10 ~15 cm寬的膜條,膜條間距10 cm,縱橫拉成網(wǎng)眼狀。
在棚室內(nèi)設(shè)置30 cm×20 cm規(guī)格的黃板,在板上涂10號機油(加少量黃油),每20 m2設(shè)1塊,設(shè)置于行間, 與植株高度相平,隔7 ~10 d重涂1次機油,誘殺溫室白粉虱、蚜蟲和美洲斑潛蠅。
1.銹病。 發(fā)病初期,噴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500~800 倍液,間隔 6 ~7 d 噴 1 次 ,連噴2~3次。
2.枯萎病。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間隔7 ~10 d噴1次,連噴2~3次?;蛴蒙鲜鏊幰汗喔恐?50 mL。
3.炭疽病。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間隔6~7 d噴1次,連噴3~4次。
4. 細菌性疫病。發(fā)病初期,噴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100萬國際單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間隔6~7 d噴1次,連噴3~4次。
5.蚜蟲。當秧苗有蚜株率達15%、定植后蚜株率達30%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間隔 6~7 d噴1次,連噴2~3次。
6.白粉虱。用22%敵敵畏煙劑熏蒸,用藥量0.5 kg/667 m2,于傍晚密閉棚室熏蒸。在白粉虱數(shù)量不多時進行早期用藥,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噴霧。
7.紅蜘蛛。當點片開始侵害時,以葉片背面為重點噴藥,可輪換使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15%噠螨酮乳油1500倍液噴霧,間隔6~7 d噴 1次 。
8. 豆野螟。在盛花期或2齡幼蟲盛發(fā)期用5%甲維鹽8000~10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第1次噴霧,隔7~10 d 噴1次,連噴2~3次。一般在清晨花開放時噴藥,噴藥重點部位是花蕾、花朵和嫩莢,落在地上的花、莢也要噴藥。
一般蔓生菜豆播種后65~75 d即可開始采收。結(jié)莢盛期,每1~2 d采收1次,采收時應采大留小,趁果莢充分長大,而莢壁仍處于幼嫩狀態(tài)時采收。采收過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剔除殘次莢果,按無公害標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