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鳳
中圖分類號:S664.2?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4-3020(2019)06-0084-02
核桃Juglans?regia,又稱胡桃、羌桃等,屬胡桃科胡桃屬,落葉喬木。其果實可食用,也可榨油,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核桃仁中,其水分、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比分別為3.6%、14.4%、62%、18.4%以及1.6%的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商品價值極高,市場前景看好。
核桃因?qū)嵣绮灰妆3帜副镜膬?yōu)良特性,結(jié)果時間較晚,不能盡快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所以為了達到良種化、生長快、結(jié)果早的目的,在實際生產(chǎn)中一般都要進行嫁接。而采取本砧嫁接的方式,因親緣關(guān)系的緣故,接穗與砧木的親和力較強,嫁接的成活率也就越高。因此,培育實生苗的采種到苗期管護一系列工作非常重要。
1?采種
苗木種子應(yīng)從適應(yīng)性強、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殼薄、取仁容易、出仁率和含油率高、進入盛果期(20~30?a)的優(yōu)良單株母樹上采集。同時,為確保種仁飽滿、發(fā)芽力強,建議在采摘商品用核桃時,將樹冠外緣及中上部光照充足處的果實留作種子,推遲10~15?d采集。也可購買種子,但一定要注意到正規(guī)的種子公司購買,宜選擇比較新、品質(zhì)好的種子,為控制種植成本,一般1?kg能有20~30顆種子為宜。
2?種子的處理
將采回的帶青皮的果實,在室內(nèi)堆成厚度約30~40?cm的果堆,并在果堆上面加蓋10?cm左右的鮮草以保濕。大約5~7?d后,其表面的青皮開始脫落,就可以進行脫皮處理了,脫皮后還要對種子進行清洗。
3?催芽
對播種前的種子,需要作催芽處理,這是因為核桃的種子外皮堅硬且厚,雖然催芽時間相對較長,但能夠大大節(jié)省育苗的時間。催芽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沙土催芽法。先將核桃種子用清水浸泡3?d左右,讓核桃種子充分吸收水分后,再將核桃種子與濕潤的沙土進行充分混合、并以35?cm左右的高度堆放10?d左右,待沙堆中的核桃種子開始破嘴露出白頭就說明催芽成功,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種植了。二是浸泡催芽法。先將種子放入50?℃的熱水中浸泡24?h撈出曬2~3?d,又用溫水浸泡24?h后用新高脂膜液浸泡30?min,撈出曬4~5?d。待核桃出現(xiàn)裂縫后,采用小包裝的形式獨立包裝,置于營養(yǎng)液中浸泡2~3?d后播種。
4?播種
(1)場地選擇。核桃適應(yīng)性比較強,在年均氣溫9~16?℃以上、年降雨量800?mm以上,比較溫暖、土壤較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或輕壤土都易生長,但要注意選擇陽坡和背風(fēng)處播種。
(2)場地處置。因核桃為深根性樹種,所以在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30~40?cm的深耕,稀松的土壤更加有利于根系的充分舒展,為幼苗的健壯生長打好基礎(chǔ)。對于比較粘重的土壤,可在其中添加砂石和有機肥,達到對土壤進行改良的目的。
(3)下種。分為春播和秋播。如果選擇秋季播種,就必須趕在上凍前完成,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發(fā)芽力。因時機不易把握,且易遭受鼠害、兔害,所以建議采用春季覆膜育苗法,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初進行。春播宜淺種,依據(jù)土壤含水量多少,注意做到旱時宜深播、澇時須淺播,每畝用干種子約100~150?kg,預(yù)計可出苗8?000~10?000株。
考慮到核桃種子較大,所以一般采取開溝點播的方式播種,溝距一般為30~50?kg,溝深5~8?cm,種子之間的間距為12~15?cm,為了更有利于出苗,要盡量做到讓縫合線和地面垂直。覆土厚度以5~7?cm為宜,薄了土層容易被風(fēng)干,不利于保持水分從而影響出苗,厚了則容易導(dǎo)致種子腐爛,造成缺失。
5?苗期管理
正常情況下,春季播種約20?d后,種子就能發(fā)芽破土,約40?d出齊。為培育出優(yōu)質(zhì)健壯的核桃苗,苗期的田間管理工作應(yīng)做得扎實有效。
(1)及時施肥、灌水。為避免土壤的板結(jié)而造成出苗困難,一般來說,只要不出現(xiàn)嚴重干旱,出苗前無需灌水。但當(dāng)土壤中水分過少時,應(yīng)適度澆水,同時應(yīng)對表層進行疏松耕作。待苗出齊后,為促進幼苗的快速成長,則應(yīng)及時灌水。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核桃苗木的關(guān)鍵生長期,應(yīng)視墑情澆水2~3次,同時,每次按照畝均播撒10?kg左右的尿素進行追施速效氮肥,在雨量較多的七、八月份,還應(yīng)適時播撒適量的磷鉀肥,注意控制氮肥和水的供給,以增加樹體物質(zhì)積累,提高樹體抗性,以利安全越冬。
(2)中耕除草。苗圃地雜草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對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吸收力強,極大地阻礙了幼苗的生長,而且部分雜草還充當(dāng)了病蟲害的寄生體,對幼苗的健康成長形成了潛在的威脅。所以,對苗間的雜草要及時清除,最大限度地控制雜草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為核桃苗的健壯生長提供有利的便利條件。
(3)避免燒芽。幼芽因表皮嬌嫩,遇高溫容易焦枯,影響其后期生長,甚至造成幼苗夭折。為防止日灼,在種子播下后,可在其表面覆蓋草簾,既降低了地表溫度,遮陰保濕,還可防止在澆水時因水量過大沖走種子上的覆土,造成種子裸露,影響發(fā)芽率。
(4)病蟲害防治。對于核桃苗來說,比較常見的病害主要是細菌性黑斑病和炭疽病。發(fā)病周期較長,一般從6月下旬開始一直到9月初,嚴重時可造成苗木頂部變黑壞死或造成苗木早期落葉。防治方法除人工清除病源外,可采取噴布等量式波爾多液,具體為6月噴布300倍液,7月下旬后可加大濃度至200倍液,每隔15~20?d噴灑一次。也可與甲基托布津交替噴灑,濃度為1500倍液。
(5)苗木假植。為防止核桃苗木受凍受傷,有必要進行起苗假植。主要采取坑埋法,分兩種形式。一是挖1.2?m深、2?m寬的溝,首先在溝的底部鋪上濕度以手握不成團、不出水為好的濕沙10?cm,然后將苗一排挨一排平放,注意苗的根部要朝一個方向,且后一排的根系壓在前一排的莖上,依次擺到頭,擺完一層后,埋一層濕沙踏實,再擺第二層,依次擺到距離地面30?cm處,用濕沙填平后,上面再覆20?cm厚的土。二是挖0.6?m深、1.5~2?m寬的溝,先在底層鋪上5~10?cm,然后從一頭開始,苗根朝下斜擺,排一排苗培一層濕沙踏實,再擺第二層,依次擺到頭為止,而后用沙土將苗莖全部埋上即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根系的覆土厚度要合適,一般在20?cm左右即可;二是土壤濕度要合適,最簡單的檢測方法是手握成團,松開即散;三是覆蓋根系的土壤不可有夾雜物;四是盡量做到邊起苗邊假植,從而最大限度的保持根系水分,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
(6)摘心。當(dāng)核桃苗長至高度30?cm上下時,要及時對其打頂,以有效控制其高生長,有利于加粗生長,為下一步的嫁接創(chuàng)造條件。
(責(zé)任編輯:夏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