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軒
一部《紅樓夢》,幽情辭藻吟,唱出我國古典小說巔峰之風騷,娓娓道來那家族榮辱興衰的人情世態(tài)。曹雪芹為后人呈現(xiàn)了這一場荒唐可悲的夢境,也讓后人在這夢境中徹悟著不同的人生真諦,體味了鮮明人物間的傳愁愛恨!
《紅樓夢》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悲劇。
就拿林黛玉來說,曹雪芹將其塑造成一個獨具靈性、異常聰穎卻偏又多災(zāi)多難的讓人憐愛的病態(tài)少女。凄涼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孤高自詡的獨特個性。她出生在一個走向衰落的封建家庭,但由于母親過早去世沒有受到禮教、婦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訓(xùn)練。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卻因身體羸弱,功課上得不到嚴格要求。正因如此,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等社會知識對她的影響非常有限,這使得她能一直保持著純真的個性。但同時也因為這樣的個性,使她寄居在聲勢顯赫又充滿著仇恨、傾軋、勢利的榮國府中時“步步小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是黛玉“自尊、自愛”的表現(xiàn)。這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寄人籬下的生活是那樣的無奈和凄涼,更讓我們感到黛玉的可憐、可敬。
書中多次寫了女孩子們結(jié)社吟詩,或是自吟自詠。于是,我們聽到了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的大觀園,在她眼里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清幽的瀟湘館里,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的生活?!霸概{下生雙翼,隨風飛到天盡頭”則寫盡了她對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盃柦袼廊z收葬,未卜儂身何同喪”是觸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對困境的無助的吶喊。“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則是黛玉對自己的悲慘處境——“紅顏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預(yù)言。
雖然她只活了17個年頭,也許正是這生命的短促,給了我們后人無盡的猜測和遐想。在我們心中,她永遠是一個謎,遺憾的生命使她更完美。無論多少年,我們都不會忘記那個多愁善感、纏綿含蓄、高出流俗的“行止見識”的美人林黛玉,那樣的哀婉,那樣的悲情,那樣的凄絕,而誰又能理解她滿懷的凄婉和曠世的悲情?
(作者系四川省都江堰中學高一·11班學生)